在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每一时代盛行的哲学思想、学术思想往往对其同时代的医学理论产生某种影响。重视亚健康的现代预防医学思想,其理论渊源源自于祖国传统医学的《黄帝内经》“治未病”学说。“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虽奠定于《黄帝内经》中,但也很可能受到了当时有影响的一些哲学思想和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启迪与潜移默化,这大概可能也是《内经》不直截了当地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原则,而是若有所指地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的原因所在。此处的“圣人”思想,恐怕与《内经》时代或其成书之前的一些先贤的哲学思想和学术思想有关。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对亚健康的表现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依据交通心肾法开展了对亚健康的临床干预,并探讨了研究亚健康的方法论问题[1~4]。本文则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学者认识[5],对亚健康的预防思想起源与形成进行了探讨和归纳,不当之处,望乞指正。
1 《内经》的心身合一养生观与《周易》的求和尚中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周易思想对《内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集中体现于防治观的中和思想。《易传·谦卦》:“鸣谦,贞吉,中心得也”。有名气而且谦逊,是心得其正。“中”包含人的心境平和、德性修养无所偏倚、言行适度和处理事情得体等内容,此代表了《易传》的核心思想。《内经》养生防病的“恬淡虚无”、“食居有节”原则即贯穿了《周易》的尚中思想。
《内经》的核心思想是要求人们能保持“恬淡虚无”的境界,以求得“精神内守”。具体原则为“无思想之患”以追求一种淡泊的心境,“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以适应社会,“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 (《素问·上古天真论》),保持一种“恬愉”的心情,从而使心身合一,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使个体达到身体、精神与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才能保持在健康的最佳状态之中。 但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语,究其思想实质来说,其所言恬淡虚无并不是绝对的无欲,精神内守也不是思维的停止,而是要求人的思想、精神保持一种安分守己、思不出位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这种相对稳定的思想状态正是一种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适中状态。 在生活方式上,《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应“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强调的是后天化源的充足、保证与合理,要有节制,不应太过与不及;起居有常强调的是生活、作息、劳作要有规律,不应违逆人体自身之节律,才能保持机能和精神的充沛状态,这些充分体现了周易的无太过不及的中和思想。若不知平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则可造成人体阴阳失衡,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甚则引发各种生活方式病。
2 《内经》的调神处世之道与诸子的儒教道教思想是息息相通的
秦汉时期,诸子学术思想盛行,各家的思想对《内经》的影响也较大,其中尤以道家和儒家思想对《内经》治未病、养生、保健、处世之道的影响最为深刻。
2.1 老子
《老子·六十四章》记述道:“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几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在这里阐述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这种“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思想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倡导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思想文近义同,提示《内经》的“治未病”思想导源于此。 老子为道家鼻祖,“自然无为”是老子道学思想的核心,主张一切事物都应顺应自然去发展,即“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从而提出“无为”的观点,并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二十五章》),意指人的行为应不妄动妄为,要顺应自然,则自然无所不为,无所不成。其倡导的“清静为天下正”、“致虚极”、“少私寡欲” (《老子·四十五章、十六章、十九章》)等清静无为思想,与《内经》“恬淡虚无”的调神保健养生原则是一致的。而其“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顺应社会、平调心境的无为思想与《内经》的观点是相通的。
2.2 庄子
庄子延续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清静无为思想,继续提倡恬淡以调神的养心之道。《庄子·刻意》里有云:“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在论述人之情志上,也崇尚情绪贵在平和,认为“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心恶者,心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 《内经》中“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素问·上古天真论》)的摄神思想或许曾受到过此种恬淡无为的观点影响。
2.3 管子
管子禀承老庄之道,并吸取儒家之长,提倡一种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遇乱正之的处世之道以适应社会,并将保持身心健康的调神原则具体化,鼓励通过“诗”、“乐”、“礼”、“敬”的修养去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以达到“内静”、“性定”的平和心境。
2.4 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之祖,倡导“仁”与“礼”的伦理道德观念,对当今健康标准的道德层次修养甚为重要。《论语·雍也》言“仁者寿”、“静者寿”,《中庸·第十七章》言“大德必得其寿”,《论语·颜渊》:“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与《内经》中“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论述有共通之处。
在“治未病”方面,《论语》特别强调“子之所慎,齐、战、疾”。所谓齐,就是要注意饮食调养和精神调摄;所谓疾,就是未病先防,有病防渐。在精神调摄上应“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在生活方式方面要特别注意起居、劳作、饮食与情绪的调节与适度。指出“寝处不适,饮食不节,劳逸过度者,疾共杀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还要注意“不多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乡党》),与《内经》“食饮有节”的观点是相通的。
总之,《黄帝内经》中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救其萌芽”、“精神内守”、“不妄作劳”、“气味合而服之” 等的防患于未然的预防医学思想,奠定了现代中西医预防医学的理论基础,为开展亚健康的保健、预防、治疗与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从其学术渊源上,我们应重视历史时代发展进程中各种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与影响,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光大。目前,对亚健康阶段即给予关注、预防和干预,已成为中西医界的共识,而探析其理论渊源必会丰富我们对其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对确定治疗原则发挥出有益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秀云,刘公望,玉井秀明,等. 关于亚健康状态的身体、心理与社会形成因素的研究. 中外临床医学杂志,2002,2(8):89-91.
2 刘公望,王秀云. 亚健康状态之我见及其中医防治对策. 中医杂志,2002,43(增刊):62-63.
3 刘公望,王秀云,杨克立,等. 中西医结合干预调理亚健康. 中外临床医学杂志,2002,2(8):87-89.
4 刘公望,王秀云. 建立亚健康中医诊断标准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探讨. 中国全科医学研究,2002,(5):55-57.
5 王洪图.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下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