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ezi’er Qianfo Dong
[外文]:Kizil Thousand-Buddha Caves
约4~8世纪佛教石窟寺。在中国新疆拜城县东南约60公里的克孜尔镇。克孜尔为维吾尔语译音,意为“红色”。洞窟凿于明屋达格山的峭壁间,共计236窟(见图)。
其中形制较完整、壁画遗存较多者约占三分之一。洞窟大都属于石窟寺院,按宗教活动功能分为佛堂、讲堂、说戒堂、僧房和其他生活用房。大寺院一般有20多个洞窟,小寺院只有数个洞窟。最早的洞窟建于 3世纪末或 4世纪初,最晚的建于 7世纪末至 8世纪初,大致可分为早、中、晚3期。克孜尔千佛洞古属龟兹,处在丝绸之路的要道上,是亚欧大陆贸易商队和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随使臣、商客而来的僧徒首先在这里传教,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石窟群。石窟保存着大量早期龟兹画风的壁画,是龟兹石窟艺术的代表,体现出以龟兹文化为主体的佛教艺术,对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史和东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与调查1816年清人徐松曾经到过克孜尔石窟,并在《西域水道记》卷2中作了介绍。20世纪初,日、德、俄、英等国的探险家曾对石窟进行了调查、测绘、记录和摄影工作。1928年中国学者黄文弼作为中国和瑞典联合组织的西北科学考察团的成员,到克孜尔进行考察,对140个洞窟进行编号,并测绘、清理了部分洞窟。1946~1947年,韩乐然与赵宝麟等对部分洞窟进行编号、记录、摄影,并挖掘 1座洞窟。1953年西北区文化局新疆文物调查组进行了全面勘察。1979年起,北京大学考古系曾数次在此进行实习、考察,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文物保管所对石窟也作了测绘、记录、编号、发掘等工作。
形制与题材克孜尔石窟依宗教活动功能,设有佛堂,是寺院中礼拜和供奉佛陀的主要场所,其形制与结构大致分为中心柱窟和像坛窟两类。
中心柱窟分前室、主室和后室三进。前室均已塌毁,从残迹看,平面多为长方形,也有数个佛堂共用一个前室的。前室保存壁画很少,主要绘天王、天魔或僧众、菩萨等。主室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纵券顶。主室正壁之后凿有岩体方柱,左右为礼拜甬道。主室正壁原有泥塑佛像。主像有龛式,或结跏趺坐,或垂足倚坐,也有紧贴正壁立一大佛像,不设龛;另有在龛内立一身大佛像。以龛式佛堂为最多,是龟兹系统的主要佛堂形式。佛堂四壁和窟顶满绘壁画,大都是绘出或塑出菱形山峦,山峦间绘有菩萨和天人。主室左右侧壁绘佛说法图,顶部通常绘出日、月、风神、金翅鸟等。拱券左右两侧壁绘出数列以菱形格山峦为背景的本生故事或因缘故事画。主室前壁上方圆拱壁内,一般绘弥勒菩萨说法图,或菩萨、天王等。主室地面多为连花图案。礼拜道大多绘涅槃像或荼毗焚棺图、供养人等。
像坛窟平面呈方形,穹隆顶,后部中央设佛坛,坛上为泥塑坐佛像。壁画题材有多幅连续佛传、游化说法和乐舞供养等。顶部分条绘有佛和菩萨立像,或绘散花、乐舞飞天。除佛堂外,讲堂是供僧徒诵经、听法、坐禅之所。讲堂分前室和主室,四壁都有壁画。主室平面为方形,窟顶有拱券、穹窿和覆斗 3种形式。壁画无一定格局,主要表现崇奉佛法或皈依佛教故事及高僧讲经图,或山中修习、坐禅和供养人列像等。僧房是克孜尔特有的僧众生活的地方,通常是两进洞窟,分前室和居室。居室内有低矮石床和壁炉。室内四壁用白灰泥墙,无壁画。还有供奉高僧骨灰的高僧影堂和杂用房等。
早期洞窟以中心柱窟、大像窟和僧房窟为主,但中心柱窟无前后室。中期洞窟继续沿用早期窟形,出现了较多的方形窟。洞窟或僧房数量减少,此时的中心柱窟出现方形前室,增大了后室。后室正壁凿有涅槃台和涅槃像。主室两侧壁出现立佛。主室窟顶除纵券外,还出现穹窿、覆斗、平棊、一面坡等多种形式。晚期的洞窟类型同于中期,但规模较小,形制和题材趋于简化,显示出衰退迹象。
克孜尔石窟早、中期壁画,以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要题材,集中表现释迦本生、本行和教化的事迹,反映了龟兹地区流行的“唯礼释迦”的小乘思想长期占主导地位。晚期壁画出现千佛一类的题材,说明龟兹佛教曾受大乘佛教的明显影响。
石窟现状大约在10~13世纪时,伊斯兰教在新疆境内自西向东逐渐取代了佛教,佛教寺院和石窟寺遭到了历史性的破坏,克孜尔石窟的塑像荡然无存,壁画大多被毁。几百年来的风沙侵蚀,也使石窟遭到不可弥补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成立了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文物管理所。1953年对52个洞窟进行修缮,安装门窗,修补洞墙、洞顶、土台,架梯、清砂等。1984年成立龟兹石窟研究所,管理克孜尔、库木吐喇、森木赛姆等处石窟。1986年在国家文物局、新疆文化厅主持下,由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对克孜尔千佛洞进行勘测,制定出加固规划和设计,1988年开始在谷西区进行了第一期加固设计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