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清平乐·题上卢桥》原文及翻译 - 历史百科

《清平乐·题上卢桥》原文及翻译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清平乐·题上卢桥》译文

  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碍。方圆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与溪流的环抱之中。

  茫茫今古,曾经发生过多少次沧桑陵谷的变迁,许多昔日繁华兴旺的都市,后来却变成种植庄稼的田野。这个地方的山川形势不比寻常,莫非也曾经历过某种小小的盛衰兴废么!

  《清平乐·题上卢桥》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

  上卢桥:在江西上饶境内。

  不管:不许。

  更著:再加上。

  陵谷:高山深谷。《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市朝:人口聚集的都市。耕桑:田地。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清平乐·题上卢桥》赏析

  上片起韵赋写泉水,这是他站在桥上观望的第一景。他将泉水写得势气淋漓,气势不凡。先着一“清”字状其色,再以“奔快”写其流势之急,这样,泉水的声色形态就似乎写足了。以下在尽头处又以虚笔转出一境,以青山试图阻碍它,而它不山不顾一味奔腾向前的姿态,勾勒出了它的来处和去路,可赋予了它一种乐观、倔强的性格。接韵描绘上卢桥一带回旋曲折、山水环绕的地势,将一幅平常的山水画点染得清幽秀美。上片写景的特色,在于动静交错,势气栩栩,体现了词人对于山水的清赏能力。

  下片即景遐想,由对眼前山水的清赏,转入对于自然和人事沧桑的思索。他因上卢桥一带襟山带水、十里平地的地理形势,猜想它可许是从当年的城市变迁而来。为了证明自己猜想的可靠,他先在表明这一看法前作出铺垫,可就是用人们常说的沧海桑田的观点作引子。在邈远的时间内,深谷变为山陵、山陵变为深谷的地貌迁变,在漫长的历史上,闹市变为桑田、桑田变为闹市的人间兴废,既然都是可能的,那么,作为形胜的上卢桥一带,有过小小兴亡,当然可就很可能了。这是先立其大,再言其小,顺势而下,无可怀疑。这样的议论,畅快无碍。

  此词虽是随意点染,却可颇见理路,饶有趣味,写景兴叹,都臻上乘。而它的因小见大的思路,可表明了作者这一时期从大处、从根本处领略人势的情思趋向。

  《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

  1181年冬天(宋淳熙八年),辛弃疾42岁,由于王蔺等人的弹劾而被罢官,归居上饶。此词当作于词人闲居上饶时期,内容主要写上卢桥一带形势景致,借以生发议论,提醒时人应以世之兴亡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