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河蟹“水瘪子”病防控技术要点

一、主要症状

河蟹附肢长期不坚硬、空瘪;绝大部分病蟹仍可继续脱壳;解剖发现肝胰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肝脏细胞组织不同程度受损,严重者肝脏颜色呈灰白色;河蟹腹腔积水、水肿;有的病蟹鳃丝不正常。病蟹肝胰脏轻微损害的可正常进食,中等损害的摄食量明显下降,严重损害的则完全不吃食、空肠;出现病症后多数病蟹并不会马上死亡,但一旦发病则往往难以治愈。

二、防控技术要点

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病害测报工作,集中力量,认真组织开展河蟹“水瘪子”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探究“水瘪子”病的成因,及时总结推广好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2、加强生产管理。鉴于“水瘪子”病可能是多种病因引起,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确切的病原,因此建议单位切不可病急乱投医,况且病原它本身也是一种生物,环境中一直存在,只有当机体免疫力下降,且环境条件利于病原的生长才能导致养殖品种发病,因此单位要从品种本身和水环境两个方面做好生产管理即可。一是投喂优质饲料,饲料中拌有益菌,提高河蟹体质;二是调好改底,种好、管好水草,营造适宜河蟹生长的环境。

3、做好科学防治。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科学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如外泼以碘制剂为主的消毒剂,内服保肝护肝的产品+氟苯尼考+微量矿物元素,6-7天为一个疗程。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虾蟹多维素,提高河蟹的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发现病死的虾蟹应及时捞出并作无害化处理,防止交叉传染发病。

4、抓好青虾补放。对“水瘪子”病比较严重、可能出现减产的塘口,应在7月份适当补放青虾苗种,青虾放养密度根据“水瘪子”病害程度确定,病害重多放,病害轻少放,同时抓好青虾生产管理,尽量降低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