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ang Geng
中国戏剧理论家、教育家、戏曲史家。原名姚禹玄,湖南长沙人。生于1911年1月22日。1932年在武汉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武汉分盟工作,1934年在上海任剧联常委,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蚁社流动演剧队进行抗烧宣传活动。1938年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副院长兼文工团四团团长。1950年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1952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后又兼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1979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30年代,张庚从事话剧运动,撰写关于话剧的评论和研究文章,并著有《戏剧概论》出版。到延安鲁艺后,讲授戏剧概论和话剧运动史,有《戏剧艺术引论》出版。40年代初从事秧歌剧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又致力于新歌剧的创立和研究工作。嗣后则以主要精力从事戏曲研究工作,同时也关注着话剧和歌剧的发展。
张庚早年曾翻译过德国唯物主义艺术史家格罗塞的《艺术的起源》中部分章节,并从事剧本创作和导演的艺术实践。他参加过《保卫芦沟桥》等剧本的集体创作,改编、创作过话剧《秋阳》、歌剧《异国之秋》、《永安屯翻身》等,还导演过多部话剧、歌剧,写过不少有关戏剧的文章,及时总结了戏剧运动的经验,推动了戏剧运动的发展。
张庚强调,创作、评论都要为读者和观众着想,他在30年代的一篇评论中指出:“真正的批评应当是为读者──观众来解释着作品的内容,它成功的原因,或者它之所以不能达到最崇高的境界的原因等等。”针对当时剧运内部和群众理论水平不高的情况,他致力于戏剧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普及,并综合艺术的特点阐述了剧本、演员、导演、舞美、音乐等各个部门在戏剧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戏剧与观众的密切关系,强调了演出的艺术完整性。1942年在延安出版的《戏剧艺术引论》对这些理论问题做了更为深入和详细的阐述。
张庚重视民族戏剧遗产和民族戏剧形式。他在1939年写的《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一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主张:“要彻底转变过去话剧洋化的作风,使它完全适合于中国广大的民众”,“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大众化。大众化这口号,在现阶段具体化起来,就是民族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继续深入探讨了话剧民族化的问题。张庚是中国较早介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人。他尊重民族艺术传统,注意洋为中用,反对片面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他对戏曲史的研究卓有成就,也是中国话剧史最早的研究者之一。1954年《戏剧报》连载了他的《中国话剧运动史初稿》,论述了中国话剧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特点。他认为中国“话剧的产生,并不是把某种外国的戏剧形式简单地运输到中国来的结果;也不是由于当时人们主观追求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因而在我国发生的一种特殊现象,而是在舞台上表现新生活的强烈要求的实现。”几十年来,张庚一面研究戏剧创作中的实际问题,一面通过这些研究总结中国戏剧体系的特点,在他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剧诗”说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