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哭的原因很多,肚子饿了要哭,有毛病的时候要哭,撒娇、淘气的时候也会哭。不过,一般说来,身体健康、发育正常和得到母爱的婴儿都是不怎么爱哭的。心理学家曾经发现,平时能够充分得到亲人抚爱的婴儿,就哭得少,并且到一岁时候,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有额外的要求。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了安全感。爱是婴儿的精神食粮。孩子需要爱,需要皮肤营养。父母应当每天抱抱自己的孩子,亲吻他们,尽可能给予母乳喂养。 婴儿在没有学会说话之前,哭就是他们的语言。如听到新生儿的清脆、响亮、有节奏的哭声,这是他们的一种运动,是在睡眠之间的一首插曲,可以加深呼吸,增进肺活量。大人听到这样的哭声,不必急忙把他们抱起,不妨先检查一下他们的尿布是不是潮了?屁股有没有淹红等等,检查完了,让他们稍稍运动一下,再去抱他们,吻他们,喂他们。当然,不能让他们哭得太久,还要注意,别让眼泪流入他们的小耳朵。 婴儿肚子饿了,必定要哭。他们多半是因为奶量不足、奶水太稀,或者由于感冒、鼻子不通、没有吃饱,所以在喂奶后仍然啼哭,或者等不到钟点就哭。如是这种情况,他们同时会出现吸吮手指头,或者啃小拳头的现象。妈妈就应该及时调整奶量,让他们按时吃饱吃足。 孩子有病,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是肯定会哭的。大人可以从他们的哭声和神态中分辨出大致得了什么毛病,立即带去就医。如孩子患鹅口疮时,嘴里一含奶头就会哭;喉炎,哭声嘶哑;中耳炎,边哭边摇头;肚子痛,哭声忽高忽低,时急时慢,而且两条腿常常蜷曲;软骨病,常在夜间好哭;蛲虫病,夜间沉睡之后常常吭吭叽叽;骨折或脱臼,往往躺着不哭,抱起来或者碰着他们的肢体时即哭。 等到婴儿逐渐长大,他们的哭又可能有另一种意义了。假如哭声宏亮、圆润,听到有人走近,或者满足需求时,哭声顿止,不然就持续啼哭。那么,这种哭是淘气的哭,撒娇的哭,不一定马上就去哄他。因为,撒娇的哭,一旦让他尝到了甜头,得到满足,今后他们就会把哭变成一种要挟大人的"手段":要人抱则哭;想买玩具则哭;要出去玩哭;想吃东西则哭……出现这种情况,大人不能一味迁就,应抓住时当机,耐心教育,或者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迅速改正这种哭的毛病。 婴儿来到人间从第一声啼哭开始,就和哭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他们的哭总不是无缘无故的,父母应当学会听他们的哭声,找出他们哭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在此,必须指出,婴儿如果整天昏昏欲睡,不哭,或者哭声无力,大人倒要注意他们是不是脑子有病,应该迅速送去医院检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