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周时有古蜀。今大邑县区域当时古蜀国地。
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更元九年(前316),秦灭古蜀国。今昔对比大邑县区域当时为临邛县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平定巴蜀.今大邑县区域为江原县、临邛县地。
西汉末年,王莽立国为新(9至23),临邛县改为监邛县,江原县改为邛原县。后公孙述据蜀称成家(25至36)。监邛、邛原县名仍旧。
东汉建武十二年(36)十一月,成家亡,邛原县复名江原县,监邛县复名临邛县。
历蜀汉、魏、西晋宽大初至成(汉)玉衡二年(312),大邑县区域仍置。
东晋永和三年(347),成(汉)亡。汉原县改为融县,后又复名江原县。临邛县仍置。
中经宋、齐,至梁武陵王萧纪据蜀前,两县建置不变。梁末,武陵王萧纪据蜀(552至553)。临邛县改为依政县,江原县仍置。
梁承圣二年(553),西魏统治蜀地。依政县分出部分地区置临邛县,江原县仍置。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立国。江原县改为多融县,后县,后又改为晋原县。依政县、临邛县仍置。
隋代,今大邑县区域为晋原、临邛、依政县地。
唐武德元年(618),晋原县地分出部分置唐隆县。武德三年(620),临邛、依政、唐隆3县地分出部分置安仁县,贞观十七年(643),安仁县撤销,咸亨元年(670),安仁县复置。今大邑县区域唐初未建置时,属临邛、依政、唐隆、安仁县地。
公元671年(唐咸亨二年)割晋原县西部置大邑县。
《旧唐书》、《新唐书》、《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载:“其邑广大,遂以为名。”
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撤消安仁县和火井县建制撤消,其行政区域划归大邑县。火井县境域后划归邛州。
大邑建县后,唐、宋两代建置无变化。
1377年(明洪武十年)农历五月,大邑建制撤消,境域并入邛县。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农历十一月复置。
1960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新津县并入大邑县。原新津县城关镇改为大邑县新津镇。
1962年3月25日,建制恢复,原新津县所辖区域仍归新津县管辖,10月20日,国务院补办批准手续。建县后,大邑县治历来在今晋原镇。
隶属关系:大邑县始置时隶邛州。唐天宝元年(742),邛州改为临邛郡。唐乾元元年(758), 临邛改为邛州。
五代十国时期,大邑县属前蜀国19年(907至926),后唐9年(925至933),后蜀国32年(934至965),隶邛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起,大邑属宋,邛州改为邛州临邛郡,大邑隶邛州临邛郡。
南宋宝祐六年(1258),蒙古帝国军队攻入四川,大邑隶邛州临邛郡。至元十四年(1277)后不久,邛州临邛郡改为邛州。大邑隶属邛州。十六年(1279)。大邑属元。
元至正二十年(1360),明玉珍在蜀建立农民政权,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称帝,国号夏,大邑属邛州。
明洪武四年(1371)春,朱元璋派军入川。六月,夏亡,大邑属明,隶邛州。明洪武九年(1376),邛州降为邛县,大邑隶嘉定州。
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大邑入邛县。明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复置,隶嘉定州。明成化十九年(1483),邛县复升邛州,大邑还隶邛州。
明崇祯十七年八月初八日,张献忠克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定都成都,称西京。并于十月初五破邛州,入大邑。在张献忠据蜀期间(1644至1646),大邑为大西辖县之一,其隶属关系与明末时同。
清顺治三年(1646),大邑属清,隶邛州。清乾隆版《大邑县志》载清顺治六年(1649),张献忠部属卢名仍“踞重庆、叙州、马湖及邛州一带”。清顺治九年(1652),已和南明联合的张献忠部属刘文秀出兵回川,大败已降清的吴三桂,克川南各州县。刘文秀克成都。清顺治九年,大邑属南明,隶邛州。清光绪版《大邑县乡土志》载,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反后,其总部属王藩攻占邛州大邑。吴在1674年称帝,国号为周。大邑属周,隶邛州。清康熙十九年(1680),王屏藩被讨平,大邑属清,隶邛州。
民国元年,大邑隶邛州。2年,邛州改为邛崃县,大邑隶上川南道。3年五月,上川南道改为建昌道教。17年,道制撤销,时四川正值军阀混战,延至次年才正式撤销。大邑于是直隶四川省。24年6月,大邑隶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20日大邑县解放后,隶眉山行政区。
1950年3月起改隶温江行政区。又称温江专区,1968年10月改为温江地区。
1983年5月,温江地区建制撤销,大邑县至今划归成都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