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受(?~1860),字百禄,四川重庆府巴县(治今重庆市渝中区)人,《清史列传》作四川新都(今属成都)人,清朝将领,官至湖南提督。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战死于宣城,授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赐谥号忠壮。同治四年(1865),附祀北京昭忠祠。
周天受人物生平
行伍出身。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时任督标中营千总的周天受跟随副都统巴清德在广西追剿太平军,升守备。
咸丰三年(1853),随钦差大臣、广西提督向荣,转战于湖南、湖北、江南等地,立下不少战功,升任四川顺庆(今南充)营中军守备、保安营都司。由于周天受作战勇敢,朝廷便授予他“沙拉玛依巴图鲁”的荣誉称号,赏戴花翎。
咸丰四年(1854),升川北镇左营游击。
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大举进攻皖南,驻守徽州府(治今安徽歙县)、宁国府(今安徽宣城)的前江西巡抚张芾无法抵挡,于是请求向荣派兵支援,向荣便命周天受率领所部川军前往增援。周天受到皖南后,会合其它部队一起收复婺源、休宁、石埭等县,升参将加副将衔。
咸丰六年(1856年),周天受率军支援太平县,接连在花桥、西溪击败太平军,继而进军收复泾县,并取得双坑寺大捷,因此战功升任副将。不久,太平军再次攻陷休宁,张芾抵挡不住,只好命周天受前往增援。周天受率军先毁坏太平军在石岭街、万安街的营垒,然后进攻休宁,击败太平军,再次收复休宁。因履立战功,命军机处记名,以总兵简放。
咸丰七年(1857年),升陕西潼关营副将。周天受率军再次收复婺源,升任福建漳州镇总兵。同年中秋节,太平军驻扎陵阳镇,周天受趁敌不备,半夜出击,放火将太平军营垒全数烧毁。不久,周天受再次率军在祁门五里牌击败太平军,捣毁其军事要地,擒获斩杀众多太平军士兵。丁母忧,免其开缺,改为署理。
咸丰八年(1858年),周天受奉命率军增援浙江,将军福兴命令周天受前往防守衢州。周天受认为浙西一向未受战火,应当尽力保全,于是率部驻守樟树潭狙击太平军。太平军围攻龙游,周天受留下部队防守,然后亲自率领一千精兵进攻汤溪、宣平二地,出其不意地打击太平军,使太平军撤走。江宁将军和春上疏朝廷,说周天受善于用兵,往往能够占敌先机,但是兵力不足。于是清廷便命周天受的弟弟周天培率部前往增援,并下诏加封周天受提督官衔,让他代理浙江剿匪总指挥。
周天受将总部设在金华,派其弟周天培率军收复武义,会合江南军收复永康。这时张芾上疏弹劾周天受恃功生骄,纵兵抢劫,清廷下诏撤消他浙江剿匪总指挥之职,仍留前线作战。不久,周天受率军接连收复缙云、宣平、温州,声威大振,于是浙江巡抚晏端书上疏替周天受翻案。当时浙江战事基本结束,清廷便下诏命周天受与周天培、总兵饶廷选等人率军移往福建继续追击太平军。周天受等人与太平军交战,屡战屡胜,于是收复浦城,太平军一路败退,再次逃窜回皖南。清廷任命周天受为湖南提督,让他驻守徽州并节制前线诸军。
咸丰九年(1859年),周天受进军宁国府,当时太平军相继攻打石埭、太平、泾县等地,周天受皆派遣将领将太平军击退。
咸丰十年(1860年),清军接连在泾县、旌德击败太平军,太平军于是再次攻入浙江境内,朝廷认为周天受作战不力,将其革职留任。六月,咸丰帝三十岁大寿,以周天受父亲周文喜年过八十,赏御书匾额、紫檀三镶如意等物。当时江南大营刚刚遭到太平军击溃,周天受奉命接管江南大营的溃军,这些溃军纪律涣散,毫无斗志。周天受率领这支部队驻守宣城,太平军大举来攻,周天受弹尽粮绝于同年八月城破战死。周天受死后,清廷下诏恢复其原官职,授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赐谥号忠壮;因其弟周天培、周天孚先皆阵亡,于是命四川省城及巴县合建祠堂祭祀。
同治元年(1862),赐祭一坛。同治四年(1865),附祀北京昭忠祠。
周天受亲属成员
父:周文喜
弟:周天培
弟:周天孚
堂兄:周天元、周天顺,与周天培一起战死。
侄儿:周荣升,与周天培一起战死。
周天受人物评价
《清史稿》:邓绍良、周天受老于军事,保障皖南,军律不严,终不能保全浙境。
晏端书:周天受威望素著,调度有方。
和春:浙江诸将,惟天受尚知机宜,能占先著。
周天受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四百二·列传一百八十九》
《清史列传·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