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的一个下午,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一片忙碌,有工作人员在修剪果树,有的在翻土,有的在采摘水果。据悉,这些工人大都是本地村民。“我们村民土地租出去有租金、分红,还有一份务工收入,日子好了村民间连矛盾都没了。”连江口镇连樟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说。如今的连樟村村民,盘活了手里的土地,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务工的同时学到了技术,挣钱同时照顾了家中老人,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享受着不输城市的医疗教育交通就业等各种资源,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很难让人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贫困村,连一条像样的进村路都没有。
据了解,在英德市,像连樟村农业科技示范园这样的项目很多,他们中或分属不同的行业领域,有着不同的业态,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提法——“四融合一保障”工作模式;一条共同的路径——探索城乡融合破解城乡二元化结构难题,一个共同的结果——推动乡村振兴。以连樟村为例:该村村民去年人均收入2.14万元,村集体收入203万元。看病不出村,职业培训有乡村振兴学院,省市县三级党校在这里都有教学点,找工作村里众多企业项目提供的岗位也不少。连樟村探索出的22条党建工作“连樟标准”被清远市全面推广,发展模式迎来全国各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更有人把连樟村比喻为今日的小岗村。
英德市委副书记罗振宇介绍,英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乡融合发展,提出并探索“四融合一保障”工作思路和模式,一面抓改革创新,一面抓项目建设,为推动农村发展和城乡资源均等做了大量工作。据了解,多年来该市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断总结。高规格高起点配置各方面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党政班子可以换届,但振兴乡村的初心不忘,发展农村经济的宗旨不丢,推动农村市进步的手段更新不停。从多年前的农村电商到红茶经济,从英石文化到特色小镇文旅项目,再到今天的连樟村样板区,涉农项目一个接一个,涉农产业链一条又一条。从脱贫到小康,从小康到富裕,再到成为振兴乡村的样板,追求越来越高,成效越来越好。“城市经济已发展到极限,处于增速缓慢的阶段,振兴乡村不仅是农村自身奔小康的课题,更期望通过农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寻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人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在英德市推进的连樟村样板区建设中,通过探索“四融合一保障”工作模式,三年时间,试验区的改革初显成效。其中“试验区核心村”——连樟村53户131人全部脱贫出列,成为广东首批实现验收摘帽的省定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突破百万元大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村民素质不断提高,乡风文明蔚成风气;先后获评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英德市提出了把连江口镇、黎溪镇、下太镇和铁溪林场建设成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构想。2019年12月,经申报,成功将连樟样板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全力推进交通先行、产业带动、文旅农旅融合、环境提升等方面项目建设。
探索产业融合 促城乡产业同兴
碧桂园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何为表示:“先进的现代农业企业及项目好比最新的航空母舰,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解决会不会用的问题。”何为介绍,他们的项目进驻连樟村时签署了协议,不光是项目建设好移交村里就走人,还要手把手地教会村民打理这些项目或企业。为了让村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何为他们积极地参与英德连樟乡村振兴学院农技课讲课。
目前,英德市以连樟村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特色小镇为重要载体和平台,辐射带动黎溪镇和下太镇,推动20个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已完工的有17个项目,其他3个项目正加快推进,项目带动农户7000余户实现就业和增收。探索建立了“主导产业 品牌战略”机制,打造全国知名生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其中连樟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突出以生态茶叶、优质蔬菜和特色水果为主导产业,带动、引导当地村民种植茶叶1000亩、蓝莓70亩、连樟西瓜70亩。同时探索“生产 加工 科技 营销 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英德属于哪个市(广州清远英德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