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流程达5464千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是山西河口,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旧孟津。 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海、甘肃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山西、陕西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黄河流经9个省、区,流域面积达到75万多平方公里,沿途共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因水土流失和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其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一碗黄水半碗沙”正是黄河真实的写照。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若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变迁。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3000年~4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 黄河流域由于资源丰富、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长江一起并称为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黄河的中上游,建有刘家峡、龙羊峡等水利工程。河套地区肥沃的土壤使其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产粮基地。黄河干流总共有121种鱼类,主要经济鱼类有黄河裸裂尻鱼、瓦氏雅罗鱼、北方铜鱼、鲤鱼、鲫鱼等。此外以壶口瀑布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带来的旅游收益也成为流域经济的增长点。 由于自然灾害不断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黄河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严重的水土流失没能得到有效治理,从1972年起,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沿岸工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凸显。目前,黄河水系水质总体属中度污染,个别支流污染严重。保护和治理好母亲河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艰巨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