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食用野生动物背后的健康隐患20200914健康之路

以下内容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2020年9月14日节目视频要点笔记,本期主题《拒绝野味上餐桌》。做客专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馆员——张劲硕。主要内容:食用野生动物背后存在巨大健康隐患等。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不一定高。

蝙蝠

吃蝙蝠在中国其实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甚至可以说很少有人吃蝙蝠。研究发现蝙蝠大概携带有100种左右的病毒,绝大部分对我们人本身也没有伤害。蝙蝠可作为中间宿主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经过基因变异生成新的病毒。绝大部分的病毒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都会被杀死,直接食用的情况下风险是比较低的,但是在吃的背后后要进行捕捉、加工、运输、屠宰等操作,这些人是高风险的人群。

蛇肉

蛇的瘦肉较多,脂肪较少,其营养价值和牛蛙相近,它们都是两息爬行动物。其实野生动物与养殖动物相比,营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野生动物由于生存于野外,所以它的肌肉纤维发达,肌间脂肪比较少,所以野味一般也比较难嚼。

熊掌

熊掌是满汉全席中的八珍之一,虽然熊掌中含有较多的胶原蛋白,但是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和普通的肉质食品没有本质差异,其营养成分与猪蹄的相似。

鱼翅

鱼翅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但猪蹄、鸡爪、各种动物的皮中都有,而且胶原蛋白属于不完全蛋白,其营养价值远不如鸡蛋和牛奶。

斑鸠

野生动物体内易富集污染物质。斑鸠生活在野外,可能会误食有农药、杀鼠药、重金属污染等致命成分,如果人食用了有毒的斑鸠有可能因此致命。

穿山甲

穿山甲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中中华穿山甲属极危级保护动物。食用、药用穿山甲是导致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健康之路20200914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