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考古工作者普遍有一共识,在中华大地上,如果说哪个省的文明古迹遗留在地表上的最多,那就是唯一的山西省。而山西留有古迹最丰富的地方,莫过于五台县。
本人六次前往五台县及五台山,每次到五台后,觉得眼前古建筑目不暇接,不知该先前往哪处参观。退休后的两次五台之行,近四十天参观笔录,将五台重点名胜细细说来。
南禅寺大殿在山西五台县城西南10多公里的李家庄西测。寺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围成一个四合院形式。创建年代不详,大殿平梁下保存有墨书题记,足证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晚唐时武宗“会昌灭法”,佛寺大都被毁,南禅寺地处偏僻,幸免毁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唐代木构建筑。
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栱,承托屋檐,殿内无柱,四椽伏通达前后檐柱之外,梁架结构简练,屋顶举折平缓,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而且已普及到偏远山村。
大殿内有佛坛,宽8.4米,高0.7米,坛上满布唐代彩塑。形体、衣饰、手法与敦煌唐代塑像如出一辙。主像释迦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手式作禅宗拈花印。两侧及前面有弟子、菩萨、天王、仰望童子,以及撩蛮、佛霖等共计十七尊。各像面形丰满,神态自若,服饰简洁,衣纹流畅。塑像大多有莲花座,唯撩蛮、佛霖和仰望童子赤足踩地。各塑像雕造精巧,手法纯熟,是我国唐塑中的佳作。
寺内的龙王殿为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所建,其余殿宇为清代建筑。唐塔在山西五台县佛光寺东山腰和西北塔坪里,共七座,其中四座为唐塔。
解脱禅师四年(公元824年)建,手法古老,形制特殊,为唐塔中所罕见。塔为方形,两层,总高约10米。其座束腰须弥式,塔身中空,正面有券拱门,塔内上部为叠涩藻井。塔刹有刹座覆钵及受花,宝珠已不存。
无垢净光塔在寺东山腰,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建。平面八角形,束腰须弥座,塔身残坏,塔内出土的汉白玉雕像有佛、菩萨、弟子、金刚等。都是建塔时原作,比例适度,面形丰满,线条流畅,是优秀的艺术品。
志远和尚塔在寺东山腰,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建,八角形基座,上砌圆形覆钵式塔身,形体秀美,西向辟门,塔刹残坏。这种形制的唐塔,为国内孤例。
大德方便和尚塔在在寺东山腰,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建。平面六角形,通高4米,西向辟门,塔刹残坏。门外北向嵌有塔铭刻石,记录详细。
唐代以前我国古塔多为方圆两种形制,六角或八角形者颇为少见,佛光寺墓塔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东大殿在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内东向山腰。雄伟古朴,居高临下,俯瞰全寺,为寺内主要建筑。
根据殿前石幢刻字与殿内梁架上题记核证,东大殿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在弥勒大阁旧址上重建。
殿前基址甚高,有片石砌筑,其上筑以台基。殿身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形制。前檐当中五间安有大型板门,两尽间及两山间安直棂花窗,便于殿内后部采光。殿内外柱上有古朴的斗栱承托上部梁架和深远翼出的屋檐。天花板将梁架分为明伏(露出的梁架)和草伏(隐藏的梁架)两部分。梁枋嵌削规整,结构精巧,局部还保存有早期彩绘痕迹。殿顶全用板瓦仰俯铺盖,脊兽全为黄绿色琉璃艺术品。一对高大的琉璃鸱吻矗立在正脊两侧,使殿宇更加壮观劲健。
东大殿内佛坛宽及五间,满布彩塑三十五尊,比例适度,躯体自如,面形丰满,线条流畅,都是唐代作品,五百罗汉则为明代补塑。各间皆有主像一躯,分别为释迦摩尼佛、弥勒佛、弥陀佛及普贤、文殊二菩萨。主像两侧及前面各有肋侍菩萨和供养菩萨,并有侍者牵引狮象。佛坛两角,有金刚侍立。坛上还有施主宁公遇坐像和主特修建的愿诚和尚像。为什么总是不顺(最厉害的转财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