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宝应怎么样(宝应名字由来)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西部,扬州市北缘。东与建湖县、兴化市、盐城市盐都区交界;南与高邮市接壤;西与金湖县、洪泽县相连;北与淮安市淮安区毗邻。县城略呈梨形,射阳湖、广洋湖环其东,宝应湖、白马湖绕其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最北缘自西安丰镇崔渡村至南端夏集镇三洋河村,直线距离约47.4千米,东端自广洋湖镇团头荡至西界山阳镇顺河村西白马湖中,直线距离约55.7千米。全县总面积146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979平方千米、占66.7水域面积488平方千米、占33.3��

宝应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宝应县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建置

春秋战国时期宝应为吴地,吴亡属越,越亡属楚,楚被秦并后属秦,始有县级行政建置,名东阳县。

西汉时期先后属于东阳郡射阳县,东阳县,平安县;东汉时属于广陵郡。

此后分而并,并而分,历经变革,至隋统一为安宜县。刘宝楠《宝应图经》记载隋代之前四境为:西境属东阳县,东境为射阳县,中部为平安县,西北境为石鳖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仓州于安宜,领安宜一县。武德七年,仓州废,安宜县属楚州。唐肃宗上元三年(宝应元年),改安宜为宝应,属楚州。宋宝庆三年(1227),升宝应州,县如故。元初为宝应军。明隶扬州府高邮州。清属扬州府。民国期间先后属淮扬道、淮阴行政督察区。县境解放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新中国成立初,先后属苏北行政公署扬州专区、泰州专区。1953年1月,宝应隶属江苏省扬州专区。1960年初析宝应湖以西置金湖县。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宝应县隶属扬州市,沿袭至今。

区划

元代之前,宝应县所隶政区未见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县城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隅4坊,农村分9乡30里。明隆庆年间改里为图。

清初沿袭明制。康熙时改乡、图为铺、庄。

民国元年(1912),沿袭清末设置,分设3市11乡。民国16年改市乡铺庄为区乡闾邻。民国23年实行保甲制,全县分设7区,下辖120乡、25镇。民国32年5月,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下设8个区。民国33年后,抗日根据地逐步推行新乡制,废除保甲,建立村组。民国37年12月,全境解放。全县除5个县属镇外,农村分设16个区。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行政区划多次变更。1949年11月,全县行政区划除县城宾曦、来薰、利成、斗拱、运西5个直属镇未变外,农村重新划分为13个区、144个乡。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全县35个乡镇合并为26个公社。1962年7月建立城镇、氾水两个县属镇。嗣后20余年间,多次进行公社、大队区划调整或更名。

1990年,全县有8个建制镇、22个乡。1991年12月,子婴河、天平、夏集3个乡撤乡建镇。1993年12月,鲁垛乡撤乡建镇。1995年1月,广洋湖乡撤乡建镇。1998年,城镇与城郊乡合并,建立安宜镇。

2000年4月,全县乡镇区划进行调整,29个乡镇撤并为16个。其中,中港乡并入安宜镇,氾光湖、石桥、韦镇3乡并入汜水镇,子婴河镇、郭桥乡并入夏集镇,小尹庄、芦村、柳堡3乡合并设柳堡镇,獐狮荡乡并入望直港镇,天平镇并入射阳湖镇,下舍乡并入曹甸镇,黄浦乡并入泾河乡,长沟乡并入山阳镇。村由413个调整为236个。

2001年5月,黄塍乡撤乡建镇。12月,泾河乡撤乡建镇。2002年12月,沿河乡撤乡建镇。2003年10月,水泗乡并入射阳湖镇。2005年10月,沿河镇并入安宜镇。至年末,全县有14个建制镇。

2017年4月6日,原齐心村(居)合一划出一部分设立爱民社区;城南生态新城设立莲花社区;增设郭庄社区,实行郭庄村(居)合一;罗巷社区、闸北社区合并,设立罗巷社区。城中社区、学墩社区合并,设立学墩社区。

2017年3月17日,黄塍镇与江苏省宝应经济开发区实行“镇区合一”管理体制。安宜镇七里村、金湾村为村和社区合一单位,由江苏省宝应经济开发区代管。宝应哪里的(宝应地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