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赵智凤(大足宝顶石刻创刻者) - 历史百科

赵智凤

赵智凤(1159~1249),法名智宗,南宋昌州(今重庆大足)人,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七月十四日生于大足县米粮乡,大足宝顶石刻创刻者。

人物生平

5岁时,在家乡古佛岩落堡妹愚发为僧,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返乡后传密宗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命工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宝顶。发弘愿,普施法水。按键奔密宗道场的格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宝顶山“U”形沟中一次性雕琢了上万躯佛像。继承弘扬密宗柳教,清苦70余年葛跨记,营造了宏大的宝顶石窟密宗金刚部道场,使宝顶山成为巴蜀密宗中心,宝顶石窟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1999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岁时,赵智凤母亲病重,看过许多大夫,试过不少药方都不见起色。算命的先生说,只有让赵智凤去当和尚,其母的病才能康复。父母哪里舍得小儿子去当和尚受清苦呢?可是,懂事的赵智凤不顾家里阻拦,去了古佛岩庙。其母病愈之后,赵智凤便削发为僧,跟着师傅化水治病普渡众生,弘扬佛法。

赵智凤16岁外出云游,在四川瑜伽教(佛教密宗)中心区——川西弥牟镇“圣寿本尊院”,师从晚唐奉渗页局说佛居士柳本尊。他整天勤读经书,虚心求教,潜心学习了三年,拓展了知识和眼界,并精通了各门佛法。学有所成的赵智凤胸怀大志,立志要做一名大法师,把自己学到的法门传播给大家。他泪别恩师,回到了家乡大足米粮乡,考虑到当时大足地区浓厚的佛教氛围、精湛的石像雕刻技艺,赵智凤决心以石刻造像的方式建一座大型的佛教密宗道场。

要营建合乎规范的密宗道场,就必须找到合适的地理位置,不能像民间雕刻那样随意,而是要能够将密宗尊奉的神像和教义故事完整地展示出来。赵智凤在大足境内经过数十次考查,最终把建造石窟的地点定在了宝顶山,用佛家的话说,宝顶山,山秀岩深,谷幽洞灵,隐含“佛国仙境”的气象。

1185年以后,赵智凤秉持轿篮和“热铁轮里翻筋斗,猛火炉中打倒悬,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和“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的济人救世大愿,筹集资金,聘请工匠,在宝顶山的前岩后洞雕琢佛像。赵智凤以其敏锐的直觉,科学布局设计,对宝顶山石刻进行了统一规划,规划了整个石刻的整体风格,历经70余载,建成广大宝楼阁(即今之大佛湾)。

人物评价

他是宝顶山刻选像的总设计者和实施者,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在宝顶山建立的规模巨大的“密宗”道场,其山独秀,岩谷深幽,院趋删寺院雄伟,呈现一派“佛国仙境”气象,终使大足石刻成为我国晚期摩崖适像中的优秀桨多蜜地艺术代表作。

赵智凤完整规划之佛教道场,创民族化、世俗化宗教圣地,成一代密宗大师,留宋代民众生活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