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揭竿而起 - 历史百科

揭竿而起

【成语意思】: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用法分析】:揭竿而起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来源】:汉 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拼音】:jiē gān ér qǐ

【英语翻译】:start an uprising

【成语声母】:JGEQ

【揭竿而起的近义词】:逼上梁山

【揭竿而起的反义词】:忍辱偷生

【成语故事】:公元前209年7月,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出两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贫民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去防守边疆。这两个差官又从壮丁里挑选出两个身强力壮的人作屯长,让他们再去管理其余的壮丁。这两个屯长一个叫陈胜(字涉),是个雇农;另一个叫吴广,是个贫农。他俩原来并不认识,现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运,很快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陈胜、吴广一行往北拼命赶路,一点也不敢耽误。因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误了日期,是要砍头的。可是,他们刚刚走了几天,才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正赶上下大雨,只好扎了营,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个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误了,陈胜同吴广商量,说:“咱们即便走,误了日期,也是死;逃,给官府抓住,也是个死。反正是个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为老百姓除害。” 

 吴广也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同意了陈胜的意见,并商定借着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苏和深得群众拥戴的原楚国大将项燕(项羽的祖父)的名头,以号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于是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几个心腹首先把那两个差官砍死,然后提着他们的头,向大家讲明了不起义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这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吴广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将项燕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近似成语】:

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起师动众: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起凤腾蛟: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起承转合: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旧时诗文写作结构…

起兵动众: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成语造句】:

1、秦二世为所欲为,人民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推翻了秦王朝。

2、他们号召巴基斯坦人民揭竿而起,并承诺很快发布一份本拉登死前一个星期录制的音频文件。

3、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广东客家人洪秀全在岭南揭竿而起,直捣南京,建立起太平天国,又极大地激励了孙中山,所以年幼的孙中山,决心要做洪秀全第二。

4、面对孔的暴行,温布省人民揭竿而起。

5、现代生活已提出了反思和批判唯技术肌理观的要求,而现代艺术的实践已在应诺言它的要求,现代陶艺便是应现代审美要求揭竿而起的艺术实践。

6、新军的出世,不仅没能保住清王朝,反而是武昌起义南方新军揭竿而起,北方新军逼宫相迫,清王朝苦心孤诣培养的保卫者变成了王朝的掘墓人。

7、苛政肆虐,常驱使人民揭竿而起。

8、中国的农民革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那些揭竿而起的英雄们无不抱恨终天。

9、在一片”狼来了”的呼声中,中国饮料业揭竿而起。

10、如果君主体认天道,加强自我修养,开创善政,就会风调雨顺,反之则妖孽丛生,天灾人祸不断,民可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从而勾画出一幅天与民共同制约君主的理想图景。

【成语接龙】:

揭竿而起 → 起凤腾蛟 → 蛟龙戏水 → 水过鸭背 → 背曲腰弯 → 弯腰捧腹 → 腹热肠荒

荒无人烟 → 烟花风月 → 月朗星稀 → 稀奇古怪 → 怪诞诡奇 → 奇光异彩 → 彩凤随鸦

鸦巢生凤 → 凤毛鸡胆 → 胆小如豆 → 豆蔻年华 → 华冠丽服 → 服牛乘马 → 马壮人强

强直自遂 → 遂心应手 → 手无寸铁 → 铁面无私 → 私情密语 → 语重心长 → 长安少年

年头月尾 → 尾生之信 → 信口开合 → 合衷共济 → 济苦怜贫 → 贫不学俭 → 俭可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