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隋唐都城

隋、唐两代的首都或在长安,或在洛阳,在长安的时间约占十分之八强,其余在洛阳。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581)代周称帝,沿袭西魏、北周之旧,都于西汉所创建的旧长安城。次年,在旧长安城东南龙首原南侧营建新都,名为大兴城;开皇三年迁都大兴城,习惯上仍称新都为长安。仁寿四年(604)炀帝即位,诏以洛阳为东京;大业元年(605)营建洛阳新城于汉魏旧城西十八里,迁都于此。此后长安虽仍居“京师”之名,但朝廷百官常驻东京,成为实际上的首都。大业五年改称东都。

唐初都长安。高宗显庆二年(657)以洛阳为东都,官司准长安。此后二十多年到他在洛阳去世,往返两都间达六次,居洛阳时间较多于长安,惟名义上长安仍为“京师”。武则天称制,遂定都洛阳。光宅元年(684)改东都为神都,京师为西京。神龙元年(705)中宗即位,复以洛阳为东都,长安为京师(通称京城或西京);次年,还都长安。

长安本为雍州治所,洛阳本为洛州治所,玄宗开元元年(713)升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是为升京都所在州为府之始。

自开元五年起,玄宗曾五次移居洛阳,共约十年。开元二十四年以后才定居长安,天宝元年(742)以京师为西京(东都为东京), 肃宗至德二载 (757)改西京为中京,上元二年(761)复为京师,宝应元年(762)建号上都。天祐元年(904)朱温迫昭宗迁都洛阳(东都),其时实际政治中心已在朱温的驻所汴州。三年后,朱温称帝,唐亡。

隋炀帝大业六年“制江都太守秩同京尹”,在实质上将江都郡作为陪都,但未加“京”、“都”称号。

唐代除长安、洛阳两处更迭为首都、陪都,合称两都或两京外,太原、蒲州、凤翔、成都、江陵五处曾先后建为陪都。开元以后,以长安、洛阳、太原三都并建为常制,至德到宝应时又曾建五京。

武则天称帝,以并州乃武氏故乡,比汉之丰沛,长寿元年(692)以并州为北都;神龙元年中宗即位,罢北都。开元九年改蒲州为河中府,置中都,当年罢都,复为蒲州。十一年又以并州乃高祖起兵处,复置北都,升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元年改为北京,肃宗上元二年罢京号,宝应元年复为北都。

安史乱起,两京沦陷,玄宗奔蜀郡,肃宗即位于灵武,明年移跸凤翔。至德二载收复两京,肃宗从凤翔、玄宗从蜀郡先后回到长安,诏改西京(京兆府)为中京,以凤翔为“中兴驻跸之所”,建为西京凤翔府,蜀郡为“上皇南巡之地”,建为南京成都府;合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为五京。肃宗上元元年以荆州为南都江陵府,制置准两京,成都府罢京号。二年停东、西、南、北四京号。宝应元年复以京兆府为上都,河南府为东都,凤翔府为西都,江陵府为南都,太原府为北都。不久,罢西都、南都,复为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