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拓跋晃(太武帝拓跋焘长子) - 历史百科

拓跋晃

北魏景穆帝拓跋晃(428~451年7月29日),鲜卑名天真, 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太武帝拓跋焘长子,母为敬哀皇后贺氏,文成帝拓跋濬之父。

明慧强识 ,深明佛法。延和元年(432年),册立为皇太子。 太武帝攻打北燕时,留京处理尚书省事务。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攻打北凉时,录尚书事, 总理朝政, 由宜都王穆寿辅佐。 为政精明,洞察细微。 太平真君四年,追随太武帝攻打柔然, 参决军国重事。七年(446年),太武帝下诏灭佛时,父子产生矛盾。屡谏不从,设法保全很多僧侣。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为宠臣中常侍宗爱所害,忧虑而死,时年二十四, 追谥景穆太子,葬于金陵。 正平二年(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追封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人物生平

自幼聪慧

拓跋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长子,母夫人贺氏(后追封为敬哀皇后),生于神麚元年(428年)。

延和元年(432年)正月初一日,拓跋晃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五岁。 同年六月十七日,太武帝亲自率军攻打北燕,命皇太子拓跋晃总领尚书事务。

拓跋晃自幼聪慧,记忆力很强,过耳不忘。拓跋晃年长后,喜好阅读经史著作,都精通要领。太武帝认为他十分奇特。

主持朝政

太延五年(439年)六月,太武帝准备攻打北凉,命令侍中、宜都王穆寿辅佐太子拓跋晃,主持朝政 ,裁决日常事务,朝廷内外都要遵从。

八月,太武帝出兵讨伐北凉,李顺等人都说北凉都城姑臧没有水草,不能出兵,太子拓跋晃对此有些疑虑。等到太武帝到达姑臧,就诏令拓跋晃说:“姑臧城西门外边,有源源涌出的泉水,一直与北门外的泉水相接,水流之大,就象一条河。除供灌溉农田外,其余都顺着沟渠流到沙漠之中,因此这一带没有干田燥地。特意敕书告诉你,以解除你的疑虑。” 拓跋晃对宫臣说:“李顺等人做为臣子的不真实到这种程度,哪是忠诚呢?我起初听说李顺等人的话有些疑问,只是皇帝已决意出兵。李顺等人几乎误了国家的大事,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皇帝。”

随征柔然

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拓跋晃随从太武帝征讨柔然。魏军来到鹿浑谷,正好与柔然君主敕连可汗相遇。拓跋晃对太武帝说:“柔然军没想到我们的大部队突然到此,我们该趁他们没有防备时立刻进攻。”尚书令刘洁(《资治通鉴》作刘絜)却竭力劝阻,他认为:“柔然军营中尘土很大,他们的人一定很多,到平地去与他们交战,恐怕会被柔然军队包围,不如等到各路大军会集到这里之后再攻打。”拓跋晃说:“柔然军营尘土飞扬,是因为柔然士卒惊慌失措到处乱跑所造成的,不然,怎么会在军营上空有如此多的尘土呢!”太武帝为此也将信将疑,没有马上攻打。柔然部队趁机逃走,太武帝追到石水,没有追上而返回。

不久,俘获了柔然的侦察骑兵说:“柔然国没有发觉魏兵的到来,所以当得知魏军已到时,整个军营慌作一团,敕连可汗赶快率将士向北而逃,跑了六七天,知道后面没有追赶的魏军,才开始缓步行进。”太武帝听后非常后悔。从此以后,每遇军队或国家大事,太武帝都要和拓跋晃商量。

太武灭佛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太武帝下诏灭佛。拓跋晃平素就喜欢佛法,他多次劝谏太武帝,但太武帝不听。他只好拖延时间,慢慢将诏书发下去,这就使远近寺院的和尚事先得到消息,各自想办法脱身,许多和尚都逃走躲藏起来,幸免于难。

忧虑去世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八月,南朝宋攻打北魏的滑台。九月,太武帝率领军队南征援助滑台,命令太子拓跋晃屯驻漠南,以防备柔然的进攻。

当初,拓跋晃代替太武帝监管国政,曾经下令命有关官员督促京郊内的民众,使没有牛的家庭以人力牛力相交换,垦田锄地。有牛的家庭给无牛家庭一人种田二十二亩,无牛家庭以耘锄七亩为报偿,以此为等级,至于给小孩、老人无牛的家庭种田七亩,小孩、老人以锄田二亩为报偿。都以五个人的下贫家庭为标准。各自列出家庭人数,所督促耕种的面积,明确地设立账簿项目。所耕种的人在地头标出姓名,以明辨播种养殖的功效。又禁止饮酒、杂戏、弃农经商的人。垦田数额大为增加。

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中常侍宗爱却是个性格阴险暴躁的人,有很多违法行为,因此,拓跋晃很讨厌他。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很受拓跋晃的宠信,都掌握不少权力,都跟宗爱不能和睦相处。宗爱恐怕自己会被仇尼道盛等检举揭发,于是编假话向太武帝控告二人有罪,太武帝非常气愤,下令将仇尼道盛等绑到街市上斩首示众,东宫内的官员们有很多被牵连进去,也都被斩首,太武帝为此非常气愤。

六月十五日,拓跋晃因忧虑过度生病,在东宫逝世,时年二十四岁。 六月十九日,拓跋晃的遗体被安葬在金陵,谥号景穆太子。太武帝后来慢慢知道拓跋晃并没有犯法,因此感到非常后悔。

正平二年(452年),拓跋晃的儿子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遵拓跋晃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

历史评价

魏收《魏书》:①“至于初则东储不终,末乃衅成所忽。固本贻防,殆弗思乎?恭宗明德令闻,夙世殂夭,其戾园之悼欤?”; ②“明慧强识,闻则不忘。及长,好读经史,皆通大义。”

李延寿《北史》:①“景穆明德令闻,夙世殂夭,其戾园之悼欤。”;②“明慧强识,闻则不忘。及长,好读经史,皆通大义。太武甚奇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①“太子晃素好佛法”;②“太子为政精察”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太武帝拓跋焘

母亲:夫人贺氏(后追封为敬哀皇后)

兄弟姐妹

弟弟

晋王拓跋伏罗

东平王拓跋翰

临淮宣王拓跋谭

广阳简王拓跋建

南安隐王拓跋余

拓跋小儿

拓跋猫儿

拓跋真

拓跋虎头

拓跋龙头

姐妹

南安公主

上谷公主,嫁征东将军、西平王乙瑰。

妻妾

闾皇后,生拓跋浚

椒房袁氏

椒房孟氏

椒房刘氏

椒房慕容氏

椒房尉氏

子女

儿子

文成帝拓跋浚

阳平幽王拓跋新成

京兆康王拓跋子推

济阴王拓跋小新成

汝阴灵王拓跋天赐

乐良厉王拓跋万寿

广平殇王拓跋洛侯

任城康王拓跋云

南安惠王拓跋桢

城阳康王拓跋长寿

章武敬王拓跋太洛

乐陵康王拓跋胡儿

安定靖王拓跋休

赵王拓跋深

女儿

章武公主,长女,先嫁穆泰,后改嫁房菩萨。

安乐公主,嫁征东将军乙瑰之子征西将军、秦州刺史乙乾归。

博陵公主,嫁冯熙

史书记载

魏收《魏书》卷四下《帝纪第四》

李延寿《北史》卷二《魏本纪第二》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