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何辉认为,受此轮疫情数量多、范围广、频率高的影响,物流景气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低于50%,4月份该指数收缩率进一步上升。从分项指数来看,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平均库存指数、库存周转指数、资金周转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微物流企业持续走弱,疫情对大中型物流企业的影响也有所显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物流企业预期需求下降,资金紧张,人员压力加大,要更加重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推进和保障货运物流畅通政策的落实,短期影响将逐渐减弱。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有足够的韧性和广阔的市场,后期稳定的动力很强。
具体来看,4月份受疫情因素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国内外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新订单指数为44.4%,比上月下降5个百分点。
4月份,受多地疫情防控政策影响,从业人员指数为45.5%,较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处于收缩区间,反映出物流企业用工存在缺口,仍需密切关注。
4月份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需求放缓,各地疫情政策不协调导致物流不畅。平均库存指数和库存周转率指数徘徊在45%,较上月分别下降约3-6个百分点。
此外,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胡寒分析,4月份,全国业务量指数为43.8%,环比下降4.9个百分点,跌至近两年来的谷底,仅高于疫情最严重时期的2020年2月。长三角供应链和产业链企业分布密集,众多产业集群聚集,辐射带动效应强。地区疫情造成的长时间控制,对产业链的恢复和物流的顺畅流通影响很大。
胡热情认为,企业效益承压,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4月份主营业务利润指数不足40%,连续5个月下降。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差距进一步缩小,内生动力不足现象从小企业传导到大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倾向于微利甚至微利经营。与此同时,资金短缺加剧。4月份资金周转指数低于45%,较上月下降近5个百分点。4月底5月初,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43家重点企业进行了紧急调查。数据显示,资金紧张或流动资金不足的企业占比超过60%。企业反映人工成本、租金、财务成本在成本构成中占比高,支出大。
胡伟表示,4月底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保障货运物流畅通的力度,货运代理“白名单”有效缓解了道路货运交通问题。在大部分地区,一旦疫情得到控制,快递网点可以迅速开通,高速收费站、服务区、快递网点、物流园区等重点堵点问题大幅减少。但也要看到,全国许多地方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区域疫情防控政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堵点依然卡。一方面,跨省跨区运输中断、停顿的不确定性可能增加;另一方面,恢复生产可能面临的问题
胡玮炜指出,4月物流景气数据显示,此轮疫情短期内在多个方面频发,超出预期。在现有的三重压力下,物流需求减少、流通受阻、利润缩水等问题可能会演变成一个长期趋势,因此仍然需要高度重视畅通的物流供应链对经济的保障作用。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的工作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障货运物流畅通,坚持“两手抓”,全力以赴一手抓疫情防控,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尽快控制疫情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力以赴精准施策,抓住难点,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保持复工和经济复苏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