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我练五禽图气功的体会 | 练身气功五禽戏

1. 练身气功五禽戏

因为五禽戏的推广起步较晚,缺少市场化运作,是五禽戏无法像太极和瑜伽一样普及的原因。

目前,五禽戏是国家体育总局首批推广的四种健身气功功法之一,亳州市也出台政策鼓励五禽戏进校园和社区,而五禽戏的市场化推广公司也已经成立。

2. 健身气功 五禽戏

 一、安全易学,左右对称

  “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在对传统五禽戏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编创的,便于广大群众习练。因此,动作力求简捷,左右对称,平衡发展,既可全套连贯习练,也可侧重多练某戏,还可只练某戏,运动量较为适中,属有氧训练,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调节每势动作的运动幅度和强度,安全可靠。

整套功法虽然动作相对简单,但每一动作无论是动姿或静态,都有细化、精化的余地。如“虎举”,手型的变化,就可细化为撑掌、屈指、拧拳三个过程;两臂的举起和下落,又可分为提、举、拉、按四个阶段,并将内劲贯注于动作的变化之中,眼神要随手而动,带动头部的仰俯变化。待动作熟练后,还可按照起吸落呼的规律以及虎的神韵要求,内外合一地进行锻炼。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二、引伸肢体,动诸关节

  本功法动作体现了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了有效的锻炼。总的来看,新功法以腰为主轴和枢纽,带动上、下肢向各个方向运动,以增大脊柱的活动幅度,增强健身功效。

本功法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同时,还注意对平时活动较少或为人们所忽视的肌肉群的锻炼。例如,在设计“鹿抵”“鹿奔”“熊晃”“猿提”“鸟伸”等动作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试验点教学效果检测对比数据也证实了这些动作的独特作用,有关指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

        三、外导内引,形松意充

  古人将“导引”解释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所谓“导气令和”,主要指疏通调畅体内气血和调顺呼吸之气;所谓“引体令柔”,就是指活利关节、韧带、肌肉的肢体运动。“健身气功•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姿势、以动为主的功法,根据动作的升降开合,以形引气。虽然“形”显示于外,但为内在的“意”“神”所系。外形动作既要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还要力求蕴含“五禽”的神韵,意气相随,内外合一。例如“熊运”,外形动作为两手在腹前划弧,腰、腹部同步摇晃,实则要求丹田内气也要随之运使,呼吸之气也要按照提吸落呼的规律去做,以达到“心息相依”的要求。

  习练过程在保持功法要求的正确姿势前提下,各部分肌肉应尽量保持放松,做到舒适自然,不僵硬,不拿劲,不软塌。只有肢体松沉自然,才能做到以意引气,气贯全身;以气养神,气血通畅,从而增强体质。

       四、动静结合,练养相兼

  “健身气功•五禽戏”模仿“五禽”的动作和姿势,舒展肢体,活络筋骨,同时在功法的起势、收势以及每一戏结束后,配以短暂的静功站桩,诱导习练者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和“五禽”的意境,以此来调整气息、宁心安神,起到“外静内动”的功效。具体来说,肢体运动时,形显示于外,但意识、神韵贯注于动作中,排除杂念,思想达到相对的“入静”状态;进行静功站桩时,虽然形体处于安静状态,但是必须体会到体内的气息运行以及“五禽”意境的转换。动与静的有机结合,两个阶段相互交替出现,起到练养相兼的互补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练功效果。

3. 健身气功·五禽戏

五禽戏为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创编。华佗是在《庄子》“二禽戏”就是熊经鸟伸,(就是如熊一样攀枝,像鸟一样神脚,的养生法)的基础上创编了我“五禽戏”。名称来源于《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具记载,华佗说: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是虎,二是鹿,三是熊,四是猿,五是鸟。南北朝时陶弘景在自己编著的《养生延命录》中对五禽戏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描绘,还提出了五禽戏的锻炼原则—“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就是尽力伸展做好,出汗了就可以了。

五禽戏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华佗故里,安徽亳州现在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

4. 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作用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  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还有人认为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五禽戏巧妙地把动物的肢体运动与人体的呼吸吐纳予以有机结合,使道家的“熊经鸟伸”之术(《庄子》)发展为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保健养生功法。作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五禽戏对后世的导引、八段锦,乃至气功、武术有一定影响,不仅得以流传和发展,而且成为历代宫廷重视的体育运动之一。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5. 练身气功五禽戏视频

国家大力推行的四部健身气功,易筋经、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

只要看看视频讲解,按部就班的去练,几乎没有练岔气或者损伤筋骨的可能性。。

6. 练身气功五禽戏教学视频

想学太极,得很小心地找师傅!目前多数的所谓太极已经沦为太极操了,学不到真太极,还可能将膝盖练坏了!

7. 养身气功五禽戏

五禽戏又称为五禽气功、百步汗戏、五禽操等。五禽戏在我国的传统健身方法中已经历史悠久,是由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组成的。相传是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鸟兽动作以锻炼身体的传统做法,创编了一套保健体操,其中包括熊、虎、鹿、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姿态,是一种外动内静、动静兼备、动中求静、刚柔并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它能够帮助人们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五禽戏可以算得上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与太极拳相类似,对于不能做剧烈运动的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运动方式。老年人练习五禽戏,是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具体益处如下:首先,五禽戏有助于调节身心。五禽戏在练功之前,首先要意守丹田,排除杂念,使思想集中,做到心静神凝。在练习的过程中,又要求练习者进入该戏的意境。如:练虎戏时,要意想自己成为威猛无比的老虎,体现出傲视群兽气概;练熊戏时,则要沉着稳健、憨实宽容;练鸟戏时,又要达到安然自在、悠闲宁静的状态。如此不断调整心理状态,可以帮助练习者放松精神,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8. 练身气功五禽戏的好处

五禽戏是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

在五禽戏漫长的历史时空中,五禽戏在不同地区的流传中演变出了众多门派,现有华佗五禽戏、在流传中演变出的各门派五禽戏、国家推广的2002年版五禽戏。

各个版本甚至有较大差异。这众多的版本,孰优孰劣,外人中想学习的,不知所从。为了发扬五禽戏这个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的优良传统,发挥它在人民健身运动中的积极作用。

2002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了各门派传人、体育运动科研机构、大学院校的科研人员,发掘整理研究了五禽戏的各个版本,重新选择编排了五禽戏版本,据CCTV第四频道的中医药节目介绍,五禽戏新版本经科研试验证实,这新版本是一个简单易学有效安全的好版本,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新版本的五禽戏、八段锦、易舒筋等健身方法作为“健身气功”内容向全国推广

9. 五禽戏气功五禽戏

     五禽戏属于仿生导引类的健身气功,通过模仿动物的形态和动作,内和五脏,外引气血,不惟形似,更求神似。在演练中如何表现出五禽的神态、神韵、劲力、协调等就成为判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这些要素综合表现出来就是五禽戏的“气韵”。

10. 健身气功,五禽戏

指的是动作之中所包含的韵味。练习健身气功•五禽戏不仅要“练啥像啥”,更重要的是“神似”,即有神韵。因此,光靠动作到位是不行的,必须做到身心一体,不只体悟动作意义,还要体悟动作完成的环境,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丰富的情感,集中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