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f值溶剂前沿
一般跑多个样品的时候画基线是为了保证各个样品起点一样
最重要的是可以报告Rf值
Rf=组分移动的距离/溶剂前沿移动的距离
=原点至组分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致溶剂前沿的距离
在滤纸、溶剂、温度等各项实验条件恒定的情况下,各物质的Rf值是不变的,它不随溶剂移动距离的改变而变化。Rf与分配系数K的关系:Rf=1/(1+αK)。
2. 什么是rf值,为什么可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
比移值没有单位,
比移值是指薄层色谱法中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 。又称Rf值,是色谱法中表示组分移动位置的一种方法的参数。定义为溶质迁移距离与流动相迁移距离之比。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合物的Rf值鉴定化合物。
3. rf值鉴定化合物
RF=薄层色谱法中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
各种物质的Rf 值随要分离化合物的结构,滤纸或薄层板的种类、溶剂、温度等不同而不同,但在条件固定的情况下,Rf对每一种化合物来说是一个特定数值。可以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4. 为什么可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
是化合物的常数。
比移值是指薄层色谱法中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 。又称Rf值,是色谱法中表示组分移动位置的一种方法的参数。
定义为溶质迁移距离与流动相迁移距离之比。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合物的Rf值鉴定化合物。
5. rf值与溶解度大小的关系
纸层析分离中影响迁移率的因素有样品物质结构、样品分子极性、滤纸、层析溶剂、PH值、温度、展开方式和样品溶液中杂质等。
一、样品物质结构和分子极性:
样品物质结构和分子极性是影响迁移率的主要因素。
二、滤纸:
不同滤纸的厚薄和纤维松紧度各不相同,结合的水量不一样。
滤纸上所含的杂质影响迁移率,必要时要进行预处理。
三、层析溶剂: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系统中进行层析分离时迁移率不同。溶剂系统中的试剂若纯度不够,需用离心机进行预处理。
四、PH值:
溶剂和样品的PH值会影响物质的解离,从而影响物质的极性和溶解度,使迁移率改变。
溶剂的酸碱度增大,则流动相的含水量增大,使极性物质的迁移率增大。反之迁移率降低。
五、温度:
温度影响物质在两相中的溶解度,即影响分配系数。温度影响滤纸纤维的水合作用,即影响固定相的体积。在多元溶剂系统中,温度显著影响溶剂系统的含水量,即影响流动相的组分比例。所以温度的改变使迁移率变化很大,纸层析分离必须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某些对温度敏感的溶剂系统,不要配成饱和溶液。
六、展开方式:
同一物质在其它纸层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展开方式所得到的迁移率不同。
七、样品溶液中杂质:
样品溶液中杂质影响迁移率,必要时用离心机进行预处理。
6. rf分析化学
RF值是在硅胶层析板上物质移动的距离和溶剂线的距离的比值。一般物质的RF值都是不同的,可以通过RF值判断是否是目标产物。
溶剂从原点渗透到距离a(一般在20—30厘米时测定)的时候,如果位于原点的物质从原点向前移动到b,那么b/a的值(0.0—1.0)就是这种物质的Rf值。
把葡萄糖和果糖在20℃下于正丁醇-醋酸-水(4∶1∶5)中展开,可分别得到0.18、0.23的Rf值,在醋酸乙酯-吡啶-水(2∶1∶1)中展开,则分别得到0.28、0.32的Rf值。若滤纸、溶剂温度等保持恒定,则各种物质呈现特定的Rf值,成为鉴定物质的极重要的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