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家吐纳练气方法
练气吐纳即是运用呼吸,一吐一纳,呼气吐气,以锻炼内脏的内动方法。这种方法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照平常的习惯呼吸,一吸小肚皮鼓起,一呼瘪进去,这叫做顺呼吸;与此相反的一呼小肚皮鼓起,一吸瘪进去,名叫逆呼吸。
周天搬运的练气方法,其呼吸的运用,完全采用“鼻呼鼻吸”的方式,初学的人,以采用顺呼吸为最方便而又合理,一直练到火候深了,再进一步用逆呼吸,才容易掌握。
2. 道家吐纳法练作用和功效
吐纳风云不是成语。
正确成语有:纳新吐故,吐故纳新,叱咤风云。
【成语】: 叱咤风云
【拼音】: chì zhà fēng yún
【解释】: 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出处】: 《梁书·元帝纪》:“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嵩华倒拔。”
【举例造句】: 因此,一变而为欺人与自欺,而应当叱咤风云的武士都变成了小丑。 ★老舍《四世同堂》九�
【拼音代码】: czfy
【近义词】: 气壮山河、气势磅礴
【反义词】: 心平气和。
3. 道家气功吐纳
腹式呼吸分为两种,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我们正常的呼吸方式就是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内收,呼气时腹部外凸为逆腹式呼吸。有些桩法用逆腹式呼吸效果更好。
胎息是气功修炼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一种呼吸方式,不用口鼻呼吸,仅靠腹内空气在体内循环,如婴儿在母体巾呼吸一般,故称胎息。
老子云:“归复于婴儿,归复于无极”应该就是这种状态。不过在胎息出现前,先出现龟息。我曾经在练功中出现胎息,都是在入定忘我的状态下出现的。练气功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一不小心会被刺伤。所以气功修炼需谨慎,不得好高鹜远,更不可妄想妄求。
4. 道家吐纳练气方法是什么
阮籍擅于长啸。阮籍出生于公元210年,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阮籍善于“啸”,与嵇康的琴齐名。啸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吐纳练气的内功法门,练习时要求运丹田之气,长啸一声,使内气闯三关、过九窍、直冲顶门。他的啸相当于今天的引吭高歌,能够声震山谷。
5. 道家吐纳练气方法有哪些
气功的腹式呼吸是为了聚气,道家的吐纳为了把内气的强弱进行调整。
气功腹式呼吸比胸呼吸要深,很容易使气聚在小腹丹田处。
道家的吐纳呼吸法分几种层次:
深呼吸,急呼吸,浅呼吸,间断式呼吸,和踵息或者也叫胎息。
深长呼吸能感觉到内气的存在。
急呼吸能强壮内气。但急呼吸消耗大,不建议经常使用。急呼吸也可以叫武火呼吸法。
浅呼吸,深呼吸进一步。内气不再须要用深呼吸来加强效果,呼吸也平静下来了。
间断式呼吸,浅呼吸后面再进一步。身体像海绵那样松透通透后,呼吸就会出现间断状态了。这是内气已经相当稳定和强壮了。
踵息,是最高级的呼吸法。
身体像网状体通透空透了,皮呼吸能力提高了很多。
随着身体进一步健康,体内无用效耗也降低,日常生活也不需要那么强壮的内气去维持。
吸氧呼吸自然就像脚跟呼吸那般了,很轻。
6. 道家呼吸吐纳功法
练气吐纳即是运用呼吸,一吐一纳,呼气吐气,以锻炼内脏的内动方法。这种方法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照平常的习惯呼吸,一吸小肚皮鼓起,一呼瘪进去,这叫做顺呼吸;与此相反的一呼小肚皮鼓起,一吸瘪进去,名叫逆呼吸。
7. 《道家真气》:呼吸吐纳的要领
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字诀是一种吐纳法。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预备式 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呼吸法 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所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调息 每个字读六遍后,调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复自然。注意吐字时的口型锻炼:脏腑的内部运动和经络的运行受人体内外不同作用力的影响,而呼气时用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齿、喉产生不同型状和位置,从而造成胸腔、腹腔不同的内在压力,影响不同的脏腑。古代养生家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六个宇,分别以口型影响着不同脏器的气血运行,从而取得治病健身的效果。多年临床经验证明,开始初学时,一定要出声,这样可以使气通顺,通过发音才能正确掌握口型。因为念字的口型不一样,唇、舌、齿、喉,开口、合口、半合口、半开口部有很大的区别。正因为这种不同的念字口型,才能区别我国五声音阶上的角、徵、宫、商、羽,配合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关系。不发声则没有五音,就没有口型,那就失掉了六字诀养生法的治病效能。我在临床应用时,曾分别试验,发声的比不发声的收效快,所以就决定初练时要发声,发声时口型容易掌握。我给它起名叫风呼吸。等到口型正确,腹式呼吸练熟了,自然呼吸深长,由胸腔深入小腹丹田之内,真气调动起来,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声了。一般说来,半个月或一个月就不出声了。这时会感觉到有一种气流通行上下,有的感到热,有的感到凉,有的感到麻胀,有的感到轻松。8. 道家吸纳吐气方法
“啸”应该是一种喉音唱法,其声音不是来自声带的振动,而是喉部和部分口腔与空气的共振。
歌者可以通过调整舌的位置和口腔形状来改变音高,形成旋律,在换气的间隙里,又可以穿插着带词的吟唱。啸这种发声方式在中国先民中的历史,有文字记录可查的,已经可以追溯到约三千年前。有证据表明,啸曾被先秦古人用作招魂的一种方式。当“啸”成为道教的练气养生法门,后人将其与声乐结合,从而发展成一种吐气纳息的发声方式。自中古起,长啸即流行于士林。精通音律的文人名士尤喜揣摩其中的奥妙,因此长啸往往配合各种乐器,成为与有词之歌略异奇趣的发声法。
9. 道家吐纳练气方法的目的是什么
练气法,亦即吐纳法、呼吸法,有6个步骤。练功者需根据自己的身体强弱,体态阴阳来适当掌握练功进度。
(一)咽气法:张口吸气,卷舌,将口中气聚成团,如咽硬物,直入丹田。
(二)文吸法:在咽气后,闭口、舌抵上腭,以鼻渐渐吸气,轻轻悠悠送入丹田。
(三)武吸法:咽气后,口微开,闭齿,卷舌,以口吸气,然后轻轻悠悠将气沉入丹田。
(四)沉气法:与武吸法同时,以口吸气时足跟提起;沉气时借上身之沉劲使足跟着地,使气沉得更深。
(五)转睛法:此法又称瞳子功,双目左转50圈,右转50圈,左右横扫10次,上下直扫10次。
(六)吐气法:以舌抵齿,渐渐吐气,越慢越好。吐气时略用力,收腹,将气吐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