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中国工农红军

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人民军队。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清党反共事件后,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的屠杀和镇压,举行了南昌、湘赣边界秋收、广州三大起义和其他地方的武装起义,建立了若干工农革命军,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创立革命根据地。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全国各地建立之军队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统称中国工农红军。红军多次打破敌人的一省或数省的“进剿”和“会剿”,逐步探索到一套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到1930年夏, 主力红军约七万余人, 拥有十多个军的番号,相继组成军团和方面军。这时出现的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调动弱小的红军进攻中心城市,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从1930年11月起,各地红军陆续投入了大规模的反“围剿”战争。到1931年9月,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接连粉碎了敌人对中央根据地的三次“围剿”,至此红军的全部作战原则基本形成。徐向前、陈昌浩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和贺龙、周逸群领导的红二军团(后与任弼时、萧克领导的红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也多次打破了敌人对鄂豫皖和湘鄂西根据地的“围剿”。到1931年底,主力红军发展到约十五万人,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接着由于执行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红军遭到严重挫折。1933年3月, 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正确指挥下,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但在随后进行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因“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领导,招致失败,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其他的主力红军亦先后撤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战胜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同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及先期由鄂豫皖根据地转移来的红二十五军会合。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主力红军由第五次反“围剿”前约三十万人缩小到三万余人。留在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坚持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共中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指战员在福建漳州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