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eju
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都曾培养出不少粤剧著名演员。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清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梨园子弟,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响应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残酷杀害艺人,并下令禁止“本地班”演出,使其绝响达15年之久。粤剧恢复演出后,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始编演地方故事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戏,如《梁天来告状》、《王大儒供状》、《蛋家妹卖马蹄》等,并在“戏棚官话”(按中原音韵讲的普通话)中杂以广州方言演唱。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文明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起,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戒洋烟》、《虐婢报》、《秋瑾》、《温生才刺孚奇》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颇有改进。同时由于受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一度各竞新奇,用荒唐怪诞的剧目、音乐、舞台美术,以迎合资产阶级和小市民的口味,使优秀的艺术传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农村活动的“过山班”(又称“落乡班”),则仍保留着较多朴素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五登科》、《六月雪》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苏武牧羊》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方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璇宫艳史》、《白金龙》、《胡不归》等,以及将传统剧目加以变化改写的《佳偶兵戎》、《偷祭潇湘馆》、《火烧阿房宫》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剧《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已经摄制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见彩图)
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粤剧的“梆簧”,由于用方言演唱,并吸收、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已与一般皮簧戏不同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脚色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脚色登场后,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颇罕见。著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创建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第一个灌录唱片的艺人),以及萧丽湘、千里驹、李雪芳、苏州妹、靓元亨等。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