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游击战

分散游动的作战。它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主动性、灵活性、进攻性、速决性和流动性。革命的游击战能够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在革命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战略任务是:辅助正规战和自身发展成为正规战,最后夺取战争的胜利。

简史

游击战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 512年,吴王阖闾准备进攻楚国,伍子胥向吴王提出先以三师轮番扰楚、疲楚,然后集三军进攻的计策。吴王采纳了这个建议,先后派兵到楚国的许多地方以游击作战的方式轮番进行骚扰,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惫不堪,尔后通过决战,大败楚军。《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载:“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这里记述的就是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握奇经·八阵总述》有“游军”一节,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羸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径”,对游击部队的行动特点,作了生动的描述。历史上较大的农民战争,都曾进行过游击作战,例如唐末黄巢领导的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起义,清朝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农民军处于弱小时期,大都采用出没无常,避实击虚,指东打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的战法。这种流动游击作战,常使官军顾此失彼,腹背受击,疲于奔命。起义军则避免或减少了损失,从而能较长期地与官军进行对抗。频繁出现的农民战争进一步丰富了游击战的内容。

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也开展过游击战。如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808~1814年西班牙抗法战争和1812年俄国反对法国拿破仑一世军队入侵的战争中,都有一定规模的游击战。1918~1920年,苏俄的乌克兰、西伯利亚等地的游击队,通过破坏白卫分子和武装干涉者的后方,配合红军作战,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欧洲许多国家人民所开展的游击战,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起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又通过长期的游击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赢得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中国革命战争的游击战

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对游击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就根据敌强己弱的特点,依托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保存和发展了自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大规模地、长时期地开展游击战,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规战。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适合本国情况的游击战法,如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袭击战、伏击战、地道战、围困战,等等。

破袭战,是对敌人的交通运输线、后方补给系统、指挥通信系统和重要技术兵器等目标,进行有计划的袭击和破坏。目的是使敌人交通瘫痪,补给中断,指挥失灵,力量减弱。

地雷战,是用各种地雷杀伤敌人的战法。目的是削弱敌之战斗力。它通常与伏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围困战等相结合,要求熟练使用地雷装置,掌握敌人行踪,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

麻雀战,是小群分散的狙击行动。目的是消耗疲惫敌人。特点是三五成群,忽聚忽散;出没无常,时隐时现;灵活巧妙,隐蔽突然。

围困战,是对驻止孤立之敌的作战,目的是断敌补给、联络,限制其行动,逼迫其投降或撤走。

这些灵活机动的战法,显示了中国革命游击战争的丰富多彩。

革命战争游击战的理论和原则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以往游击战的经验,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游击战理论和原则。主要有:

(1)当弱小的革命力量对抗外来侵略和阶级压迫时,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是最好的斗争形式;

(2)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游击战的基本原则;

(3)游击战的基本作战形式是以袭击为主的进攻;

(4)在一定条件下,游击战可以作为某个战略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

(5)根据地是游击战赖以执行战略任务的后方基地,建立和巩固这种基地,是长期坚持和发展游击战必不可少的条件;

(6)在围攻后围攻(扫荡反扫荡)的长期反复中,掌握好反围攻的斗争艺术,充分发挥游击战的作用,正确实行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的转变,使游击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7)游击战的指挥原则是战略的集中指挥与战役战斗的分散指挥相结合,既反对绝对的集中主义,又反对绝对的分散主义;

(8)游击战要向正规战发展。游击战因兵力少而突击力弱,很难独立地解决整个战争问题,只有积极创造条件,使游击队发展成正规军,同时使正规战与游击战紧密结合,才能加快战争胜利的进程。

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游击战

在现代战争中,游击战仍然是一些国家和人民反抗压迫与侵略的重要作战形式,在有的国家和地区,游击战仍起重要的战略作用。例如阿富汙、柬埔寨人民正在进行的游击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式武器装备不断出现,军队的火力、侦察力、机动力空前增强,给游击战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因此,游击队须提高作战技能和生存能力,以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灵活巧妙地打击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