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底,项英、陈毅等率领约300人,先后到达赣粤边地区,同当地党组织和游击队会合,以()中心,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
A.梅岭
B.油山
正确答案:B 解析1935年红军长征后,陈毅与项英率部从中央苏区突围来到信丰县油山地区,并以此为中心,建立赣粤边红色根据地,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及为争取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的光辉足迹,并写下了脍炙人口《梅岭三章》、《赣南游击词》等光辉诗篇。梅岭也在附近。
相关资料1928年初,粤赣边的南雄、信丰、赣县、南康等县,在党的组织领导下,举行了农民武装暴动,但均遭到国民党军警的残酷镇压,保存下来的部分农民赤卫队改编为游击队,在赣粤边的山区坚持武装斗争,以油山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
1930年,在油山恢复了南雄县苏维埃政府,开展各项活动。
1934年冬,成立中共赣粤边特委和军分区,李乐天任特委书记和军分区司令员。
1935年春、项英、陈毅率红军一部,来到油山,仍以油山为中心开辟粤赣边根据地。
经过不断地扩展,其范围包括广东南雄、江西信丰、大庾、南康、赣县、虔南、龙南、定南、上犹、崇义和湖南桂东、汝城等县的大部分山区,成为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广阔战场。
详细资料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和地方武装,由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项英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等领导继续坚持斗争。12月,中共赣南省委根据苏区中央分局指示,成立信(丰)(南)康赣(县)(南)雄特别委员会(后称赣粤边特委),李乐天任书记,杨尚奎任副书记。同时,成立信康赣雄军分区,李乐天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月下旬,李乐天、杨尚奎率特委、军分区机关和1个营共700余人,到达江西大庾(今大余)、广东南雄交界的廖地村与油山游击队会合。
1935年3月下旬,项英、陈毅等率红军第24师第70团余部转移到油山。4月初,赣南军区司令蔡会文和赣南少共省委书记陈丕显率领独立第6团80余人也突围到油山。至此,集中在赣粤边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达1400余人。与此同时,国民党粤军3个师和江西省赣南警备团、保安团共约4万人,开始对赣粤边地区进行大规模“清剿”。为打破敌人的“清剿”,项英、陈毅等领导人于4月上旬在大庾长岭村召开会议。会议根据中共中央2月来电指示精神和当面敌情,决定实行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斗争方针,并规定了游击战争的战术和各种斗争策略。会后,蔡会文率一部到江西崇义与湖南汝城交界地区游击,其余部队则以大队或小队为单位,分别到以北山、油山、上(犹)崇(义)、南山为中心的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至1936年5月,各区红军和游击队战胜重重困苦,坚持与国民党“清剿”军和叛徒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李乐天等领导人和许多指战员英勇牺牲,部队减少到不足300人。6月,两广事变爆发后,赣粤边地区的国民党军兵力有所减弱,形势有所缓和,项英、陈毅乘机相对集中兵力打击国民党地方部队,使红军和游击队有所恢复。此后一年间,红军和游击队在反“清剿”斗争中发展到500余人(后发展到700余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赣粤边红军和游击队根据中共中央与国民党达成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协议,于1938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2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