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ilin Shi
[外文]:Guilin Shi
世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市。位于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漓江中游。辖5区及阳朔、临桂2县。面积4195平方公里,人口约120.53万;其中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50.96万。 桂林春秋为越地,战国时属楚。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设置桂林郡,桂林属之,由此得名。此后曾为始安郡郡治、桂州州治、桂林府府治、广西布政使司和广西省首府驻地和政治、文化中心,军事重镇。1912年广西省省会由此迁南宁,1936~1949年复为广西省省会。
市境位于五岭之南,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以溶洞多,山峰奇,地下河发育,地上江流清澈,山水相依的喀斯特地貌的独特地理景观著名于世。这一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中上泥盆纪石灰岩之上,中生代早期发生的地壳运动使地层褶皱上升,形成近南北向的桂林—阳朔复式向斜及伴生的断裂构造,为桂林成为喀斯特孤峰平原奠定了基础。又经地下水对石灰岩长期溶蚀和地壳不断上升的作用,形成众多挺拔山峰,山体内分布有奇特岩洞,山峰间有时隐时现的地下河系分布,奇峰与清澈河湖相掩映,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诸景和谐地集中分布于市区及附近地区,主要风景点有七星岩、芦笛岩、 叠彩山、 伏波山、南溪山、穿山、象鼻山、独秀峰、隐山及桂林至阳朔间的漓江风光。七星岩由长814米的地下河道将8座厅堂式的石灰岩溶洞贯通,洞内有由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田坝、竖井、石珍珠等组成“神奇世界”。 芦笛岩为长约240米的古地下湖所形成的袋状岩洞,洞内钟乳堆积物瑰丽多姿,被称为“大自然艺术之宫”。漓江水质清碧,两岸峻峭群峰倒映江中,形成优美的漓江风光。桂林西湖在消失了数百年后已修复重现。
工业有电子、机械、橡胶等部门。1988年在市境建立了桂林新技术开发区。铁路有湘桂线通过,可直达上海、北京、广州、昆明。水路有轮船通阳朔、梧州、广州、香港。航空与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地有定期班机往来。每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数百万人次,仅次于广州、北京、上海而居中国第4位。
此外,桂林有新石器时代甑皮岩文化遗址,明代靖江王城、王陵等文化古迹,仅摩崖造像和碑刻就有2000多件,风景建筑200余处。1921年孙中山集师桂林准备北伐。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著名文化界人士云集桂林,故有“文化城”之称。 市境奇峰镇北端有距今约3.3亿年的核形石山,又称“汤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