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地不容

概况

异名:地不容(《滇南本草图说》),地乌龟、白地担、金不换、山乌龟(云南)。

基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部分种类的根。

原植物:正品地不容一般指地不容Stephania epigaea H.S.Lo(Stephania delavayi auct.non Diels.),又名金丝荷叶、荷叶暗消(云南)。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 H.S.Lo和云南地不容Stephania yunnanensis H.S.Lo的块根也广泛作地不容入药。

历史:地不容始载于《唐本草》一名“解毒子”,所指产地在山西。《证类本草》引《图经本草》之记载则作“地不容生戎州(即现贵州安顺),味苦,大寒无毒,蔓生,叶青如杏叶而大厚硬,凌冬不凋。”此二书的记载皆与云南所产的防己科地不容不同,应是别种植物。《植物名实图考》所载地不容谓“其根、苗大致似交藤,而根扁而瘠,叶厚而圆,开小紫花……其叶易衍,其根易硕,殆无隙地能容也。”所附之图与描述一致,为现今所用之防己科地不容(Stephania epigaea H.S.Lo)。兰茂著《滇南本草》所载地不容,无论植物描述,附图及产地亦都与本种相符。本种过去文献常误用一文钱的学名Stephania delavayi Diels作为其拉丁名。两种的主要区别是:一文钱的根细,不具肥大的块根,雌花萼片3~4,花瓣2~3,而本种具有大型扁球状块根,雌花左右对称,只有1个萼片和2个花瓣。

形态:多年生草质落叶藤本,长达数米,全体无毛。块根大,扁球形,直径达30cm,外皮暗灰褐色,内面黄白色。茎上部缠绕,常紫红色,密布淡绿色细点,下部多埋土中,稍木化。叶互生,纸质,干时近膜质;叶柄长4~6cm,盾状着生于叶片基部1~2cm处;叶片扁圆形或近圆形,长3~5cm,宽5~7cm,顶端钝圆,微凹,具一小突尖,基部略圆,上面深绿色略有光泽,下面略呈白粉状,全缘,掌状脉约11条。复聚伞花序腋生,雌雄异株;雄花序簇生数个至10余个小聚伞花序,雄花萼片6,花瓣3,紫色;雌花序较紧密,雌花花萼、花瓣各1片,花瓣罕2片。核果倒卵形,长约8mm,宽约5mm,熟时红色,内果皮背部二侧各有小横肋16~20条。花期5~7月,果期8~9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69)

生境与分布:生于石灰岩区多石的山坡、草丛、石缝、林边等阴湿处及灌丛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药材主产于云南、自产自销。

广西地不容与地不容的主要区别为块根肉质,直径达30cm。枝、叶不含红色液汁。复伞形聚伞花序;花序非头状,花期可见假伞梗,雄花花瓣内面有2个腺体;内果皮上的雕纹钩刺状。花期5~7月,果期8~9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70)生于石山壁缝穴中。分布于广西、云南。药材主产于广西、云南。自产自销。

云南地不容与以上两种主要区别为块根肉质。枝、叶折断有紫红色汁液渗出。雄花萼片有紫色斑纹;花瓣橙色,有紫色条纹。内果皮背部的柱状雕纹顶端扩大呈头状。花期6~7月,果期7~9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71)生于石山壁缝或丛林中。分布于云南,当地有少量栽培。药材主产于云南,自产自销。

其它尚有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又名山乌龟、金不换(海南)。块根略呈球形,直径5~20cm。枝叶有淡黄色或白色液汁。(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77)生于大山石缝,峭壁,乱石堆的半阴处或溪边及丛林中。分布于海南。小叶地不容Stephania succifera H.S.Lo.et Y.Tsoong,又名山乌龟、金不换(海南)。块根类球形,直径10~50cm。枝、叶含红色液汁。雄花花瓣内面无腺;内果皮上柱状雕纹的顶端呈弯钩状。(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78)生于大山次森林斜坡石缝中或峭壁半阴处。分布于海南。短蕊千金藤Stephania brachyandra Diels,又名白线薯(云南),块根肉质。枝、叶无淡黄色或白色液汁。复伞形聚伞花序头状,花期不见假伞梗;雄花花瓣内面无腺体。内果皮上的雕纹末端膨大呈头状或锚状。生于山地河谷、溪边和岩石隙缝等处。分布于云南。桐叶千金藤Stephania hernandifolia(Willd.)Walp.,又名毛背千金藤(广西)。无肉质块根。叶片较大,长宽通常在5cm以上。下面被丛卷毛。生于疏林中或林缘,山坡灌丛或沙地。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以秋季采为佳,除去地上部分、根须及泥沙,晒干。药材主产于云南。

鉴别

性状:块根略呈扁球形,直径4~18cm,切片直径2~6cm,厚3~5mm,卷曲不平;外皮可见突起的类圆形皮孔,切面皱缩不平,略可见三生维管束环状排列呈同心圆状。折断面黄色或灰黄色。

显微 地不容块根(外侧1cm处)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靠近栓内层处有单个或成群的石细胞散在,石细胞椭圆形、类圆形或尖方形,直径17~52μm,长35~140μm,壁厚4~14μm。中柱占根的大部分,有多数韧型三生维管束环状排列呈数轮。导管直径21~52μm。薄壁细胞内含多数草酸钙棒状结晶或方晶,方晶直径7~12μm;并含淀粉粒,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33μm,脐点裂缝状或点状,复粒由2分粒组成。(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72)

理化:①地不容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1g,用0.6ml5%碳酸氢钠液湿润,放置2小时,然后用苯4.5ml分3次浸泡7天,浸出液用10%盐酸萃取,然后碱化,碱化液用氯仿萃取,挥干氯仿,残渣用氯仿溶解,点于碱性氧化铝板上,以乙醚石油醚(9∶1)为展开剂,以轮环藤宁、千金藤素为对照。展开后,用碘显色,斑点呈棕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9-1) ②地不容及其同属植物根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4g,加0.1%硫酸80ml冷浸过夜,滤过,将滤液装入苯乙烯磺酸钠型树脂柱(1×22cm),样品流完后,将树脂倒出,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干燥,加入适量10%氨水碱化,静置20分钟,置沙氏提取器中加氯仿回流洗脱,氯仿液用水洗至中性,加无水硫酸钠少量,滤过,滤液蒸干,加氯仿1ml溶解作为脂溶性生物碱的点样液。另将挥尽氯仿的树脂加乙醇回流洗脱,乙醇液减压蒸干,加甲醇1ml溶解作为水溶性生物碱的点样液。取上述2种点样液点于碱性硅胶G板上,脂溶性生物碱用氯仿-甲醇(10:1)为展开剂,以异粒枝碱、小檗胺、异粉防已碱、西法安生、左旋四氢巴马亭、生旋箭毒碱、高阿莫林碱、轮环藤碱、粉防己碱、异紫堇定碱为对照。水溶性生物碱用氯仿甲醇-氨水(15 4 1)为展开剂,以木兰花碱、轮环藤酚碱为对照。展距18cm,置荧光灯(254nm)下检视,或用改良碘化铋钾-碘碘化钾(1∶1)液显色,斑点呈橙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9-2) 2)取样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回流30分钟,滤过蒸干滤液,残留物用2mol/L硫酸15ml溶解,滤过,滤液加氨调pH9~10,用氯仿提取2次,回收氯仿并定容至0.3ml,点于硅胶G板上,以苯-氯仿-甲醇(85∶5∶10)或氯仿-甲醇(9∶1)为展开剂,展开后,用改良碘化铋甲试剂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9-3) 3)取样品粉末4g,按“②、1)”项下方法制备点样液,点于硅胶G-0.4%NaOH板上,以苯-乙酸乙酯-二乙胺(7 20.5)或氯仿-甲醇(101)为展开剂,展开后,用改良碘化铋甲-碘碘化钾(1∶1)试剂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9-4)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润透,切厚片,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地不容全草含生物碱0.4%~0.7%;块根含生物碱2.2%,系地不容碱(Delaraine)和16-氧地不容碱[1]。根部水溶性部分经薄层层析,还有与木兰花碱(Magnoflorine)和轮环藤酚碱(Cycleanoline)相对应的斑点。

云南产的地不容(S.epigeae H.S.Lo)块茎含l-箭毒碱(1-Curine)、异紫堇定碱(Isorcorydine)[2]、千金藤素(苯加成物)0.61%、轮环藤碱0.04%、千金藤碱(Stephanine)0.02%、l-荷苞牡丹碱(1-Dicentrine)0.02%、异斯蒂弗坦宁碱(Isostephodeline)0.006%、青藤碱(Sinomenine)0.002%、1-凯斯噻新碱(l-Cassythicine)0.0013%、去氢荷苞牡丹碱0.001%、l-四氢巴马汀0.001%、青凤藤碱0.00066%、去氢干金藤碱0.00066%[3,4]、橄榄灵碱(Oliveroline)[5]。

广西地不容块根总生物碱中主要含左旋四氢巴马亭。还含左旋卡巴灵碱(l-Capaurine)、d-异紫堇定碱、左旋若美灵碱(l-Roemerine)、去氢若美灵碱(Dehydroromerine)及去氢千金藤碱(Dehydrostephanine)。根部总生物碱经薄层层析,还有与千金藤素、小檗胺、异粒枝碱(Isochondrodendrine)、木兰花碱相对应的斑点。

云南地不容块根中有与左旋四氢巴马亭、千金藤素、粉防己碱、木兰花碱相对应的薄层斑点[7]。

附 长柄地不容(Stephania longies H.S.Lo)块茎含光千金藤碱2.56%、l-四氢巴马汀1.92%[6]。

荷苞地不容(Stephania dicentrnifera H.S.Lo et M.yang)含l-荷苞牡丹碱622%[[6]。

大叶地不容Niuphaniadolichopoda Diols)含l-四氢巴马汀2.5%[6]。

红山乌龟(Stephania glandeligera Miers)含光千金藤碱、1-四氢巴马汀、l-荷苞牡丹碱[6]。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09。[2] 药学学报 1979;14(10):612。[3] 南京医学院学报 1985;5(3):203。[4] 南京医学院学报 1986;6(2):89。[5] 中草药 1987;18(10):6。[6]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8;11(1):26。[7] 中药志.第2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0。。

药理

①肌松作用 地不容成分左旋箭毒碱的碘甲烷化物(碱Ⅰ)和。。-二甲基-左旋箭毒碱甲烷化物(碱Ⅱ)腹腔给药对清醒大鼠和小鼠有一定肌松作用。对猫和犬也有类似效果。其作用可被新斯的明拮抗[1]。小白鼠滚筒试验、家兔垂头试验、兔、犬、猫在体腓神经胫前肌试验及大白鼠在体膈肌试验均证实轮环藤碱有肯定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并证实是一典型的非去极化型肌松剂。其肌松效应也可被新斯的明拮抗[2]。 ②升白作用 地不容成分千金藤素可使正常犬白细胞数明显增多,并使犬骨髓中粒细胞系统增生。对犬C。60r射线照射引起的小鼠白细胞下降有保护作用。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白细胞下降也有保护作用。并对正常大鼠及较度苯中毒大鼠有升高白细胞作用[3],临床上用千金滕素治疗肿瘤放疗、化疗时的白细胞下降有较好效果[4]。 ③降压作用 轮环藤碱使犬和猫出现降压现象,而对家兔血压无显著影响。应用抗组胺药扑尔敏或盐酸苯海拉明可大大减少犬的血压下降,对已下降的血压注射抗组胺药亦有拮抗作用。这表明它有释放组胺的作用。实验观察到它对心脏影响不大,其降压作用主要是由于释放组胺所引起[2]。

毒性:按Litchield和Wilcoxon法得小鼠ip碘化轮环藤碱的LD50为2.88±0.07mg/kg[2]。千金藤素游离碱小鼠ip1次的LD50为260mg/kg,14次的LD50为58mg/kg。中毒症状为肌肉紧张、竖尾、活动减少、呼吸困难、抽痉而死亡。家兔ig千金藤素游离碱的致死量为300mg/kg。犬ig干金藤素游离碱或iv千金藤素盐酸盐3d中累积剂量600~700mg者出现中毒症状,超过该剂量有死亡危险[3]。

参考文献

[1] 科学通报 1979;(12):574。[2] 中麻通讯 1977;(3):10。[3] 中草药通讯 1978;(9):26。[4] 中草药通讯 1978;(9)·29。

药性

性味:苦、辛,寒。有毒。 ①《唐本草》:“苦,大寒。” ②《云南中草药选》:“辛、苦,凉,有小毒。” ③《中药志》:“苦,寒,有小毒。”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截疟,止痛。

主治:痈疽肿毒,喉闭,疟疾,胃痛。 ①《唐本草》:“主止烦热,辟瘴疠,利喉闭及痰毒。” ②《滇南本草》:“截疟,吐痰,倒食。” ③《南岳总胜集》:“取汁同雄黄末调服之,大解蛇毒,以其滓敷伤处。” ④《纲目》“消痰降火,利咽喉,退目赤。” ⑤《中药志》:“用于痈疽肿毒,喉闭,疟疾,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研末0.6~1.5g,需炮制后用。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内服宜慎。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①《滇南本草》:“气血虚者禁忌。” ②《滇南本草图说》:“热毒采其叶贴患处,若服即中其毒,慎之。”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滇南本草图说》:“治痈疽疔毒发背,无名肿毒,不出头者:地不容,用鸡蛋清调搽,留顶,一夜即出头。出头后,切勿妄敷。” ②《云南中草药》:“治胃痛,气胀腹痛:地不容根研末,每用1.5g,姜汤送下。” ③《云南中草药选》:“治急性肠胃炎:地不容干粉0.6~0.9g。吞服。” ④《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疟疾:地不容末1.5g,开水送服,或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