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xi xitong
[外文]:respiratory system
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用以运送气体。鼻又是嗅觉器官。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同通道。喉又有发音的功能。气管分为左、右支气管,支气管在肺门处分出肺叶支气管,经肺门入肺。以下的分支即属肺的范围。鼻及咽部有骨质为支架,喉以下的呼吸道壁由软骨构成,因此管壁不易塌陷,气体得以畅通。肺由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道、 肺泡等构成。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以下称下呼吸道。覆在肺表面、胸廓内面及膈上的浆膜称为胸膜,胸膜围成胸膜腔。肺包容在密封的胸廓内,胸廓的机械运动构成呼吸动作。
胸廓运动使空气出入呼吸道,肺毛细血管的血液从外环境吸收氧,向外环境排出二氧化碳,于是来自肺动脉的乏氧血变成富氧血。这过程称为外呼吸。在肺内吸收了氧气的富氧血从左心泵出,在组织毛细血管内,氧从血液弥散入组织,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于是动脉血又变成静脉血,这称为内呼吸。狭义的“呼吸”指外呼吸,尤其指呼吸运动。
鼻呼吸道的起始部和嗅觉器官。见鼻。
咽鼻腔、口腔、喉后方的肌性管道,前后稍扁,略呈漏斗形,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见咽。
喉上连咽腔,下连气管,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见喉。
气管有弹性的中空圆形管,上端于第7颈椎上缘与喉相连,下端在第4~5胸椎体交界处分为左、右支气管,后方为食管。气管由16~20节“ C”形的软骨环构成。软骨环缺口开向后方,因此气管后壁为平滑肌纤维及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壁,不影响其后方食管的扩张及食团的通过,软骨环间以环韧带相连结。气管粘膜多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中多杯形细胞,是单细胞腺,可分泌粘液。纤毛向喉部颤动以排除尘土、细菌等异物。气管受刺激及炎症时环形细胞增多,其分泌物成为痰的成分。气管切开术在第3~4或4~5软骨环处进行。
支气管在第4~5胸椎体交界水平从气管分出,亦由“ C”形软骨环构成,但软骨逐渐变成小片状,数目亦渐减少。左支气管较细长,右支气管较粗短,且较直,气管异物易落入右支气管,粘膜与气管相同。
肺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也有代谢功能。见肺。
胸膜覆于肺表面的胸膜称胸膜脏层或肺胸膜。覆于胸廓内面及膈上面及纵隔的胸膜称胸膜壁层。两者于肺门处相移行,围成左右两个完全封闭的胸膜腔,腔内有少量浆液,借以减少摩擦。腔内为负压(低于大气压)。吸气时胸廓扩大,肺组织被动扩张,回缩力加大,负压加大。呼气时胸廓和肺缩小,肺的回缩力减小,胸腔负压也减小,胸腔负压有助于肺维持扩张状态。也可降低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静脉回流及右心充盈。壁层胸膜又分胸膜顶、肋胸膜、纵隔胸膜、膈胸膜。膈胸膜与肋胸膜转折处有膈肋窦,位置最低,吸气时肺部亦不能充满其间的腔隙。胸膜炎时此处常积有渗出液。
胸廓形似中空的圆锥体,下大上小。胸廓以12个胸椎、12对肋骨及胸骨为支架(骨性胸廓),肋骨间有肋间肌,胸廓下口由膈肌封闭,肋间肌和膈肌的活动使胸腔和肺的容量改变,借以完成外呼吸。所以胸廓也是呼吸器官。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和胸骨上举时,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加大;膈肌收缩时穹窿顶向下移动,胸廓上下径加大;于是胸腔和肺容积增大,完成吸气动作。肋间外肌、膈肌是吸气肌。正常情况下,呼气动作是被动进行的,吸气肌松弛时,肋骨及胸骨下降,膈顶回升,胸腔及肺容积减小,构成呼气动作。只有用力呼气(呼吸快或气道阻塞时),腹肌及肋间内肌等呼气肌也收缩,呼气成为主动动作。用力吸气时,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亦参加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