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武”的成语大全(140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武艺超群、携手接武、参武错综等含“武”的成语140个,其中“武”开头的8个,“武”结尾的49个,“武”在中间的83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武”开头的成语

1、武艺超群[wǔ yì chāo qún]

【解释】武艺:武术上的本领。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

【示例】兹有程彪、程虎兄弟,武艺超群,向隶籍忠义军。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九

2、武偃文修[wǔ yǎn wén xiū]

【解释】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3、武爵武任[wǔ jué wǔ rèn]

【解释】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

【出处】《商君书·去强》:“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

4、武人不惜死[wǔ rén bù xī sǐ]

【解释】指武将不怕死。

【出处】《宋史·岳飞传》:“文臣不爱财,武人不惜死,天下平矣!”

5、武断专横[wǔ duàn zhuān héng]

【解释】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专横:专制强横。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

【示例】以何者为教育大本,万国宪法,无此武断专横之规定。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6、武不善作[wǔ bù shàn zuò]

【解释】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出处】《西游记》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作’,但只怕起手处不得留情,一时间伤了你的性命。”

【示例】从来‘武不善作’,邓九公合褚一官便都有摘了帽子,甩了大衣,盘上辫子,又在短衣上缩紧了腰,叫了四个人进来捆那绳扛。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7、武昌剩竹[wǔ chāng shèng zhú]

【解释】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出处】《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作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钉)装船。其综微密,皆此类也。”

【示例】顾逸事新语可佐谈资者,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之于墨,其为柏梁余材,武昌剩竹,颇亦不少。意不能恝,聊复缀为四十则。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

8、武断乡曲[wǔ duàn xiāng qū]

【解释】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示例】力之大者,则反持官府;力之小者,则武断乡曲。 ——清蒲松龄《上孙给谏书》

“武”结尾的成语

1、携手接武[xié shǒ jiē wǔ]

【解释】武:脚步。手拉着手,脚步跟着脚步。比喻跟别人亦步亦趋地学。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

2、废文任武[fèi wén rèn wǔ]

【解释】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出处】《战国策·秦策》:“仍废文任武,缀甲历兵,效胜于战场。”

3、通文调武[tōng wén diào wǔ]

【解释】指卖弄文才和武艺。

【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

4、止戈之武[zhǐ gē zhī wǔ]

【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后汉书·光武帝纪》:“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示例】故有除暴禁淫之师,安人止戈之武,则神农黄帝尧舜禹汤之所不免也。(唐·代宗《命郭子仪等备边敕》)

5、一元大武[yī yuán dà wǔ]

【解释】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示例】谨以一元大武,柔毛刚鬎。 ——唐·陆贽《告谢肃宗庙文》

6、经文纬武[jīng wén wěi wǔ]

【解释】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出处】唐·许敬宗《定宗庙乐议》:“早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

【示例】(伍子胥)有扛鼎拔山之勇,经文纬武之才。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7、止戈为武[zhǐ gē wéi wǔ]

【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示例】然后除其苛令,与其约法,振旅而还,止戈为武。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

8、宣威耀武[xuān wēi yào wǔ]

【解释】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形容得意夸耀的神态。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耀武扬威待怎么!”

【示例】你不要在弱者面前宣威耀武,那不算什么好汉

9、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解释】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示例】王氏今降心纳贡,愿修旧好,明公乃欲穷兵黩武,残灭同盟,天下其谓公何?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

10、玩兵黩武[wán bīng dú wǔ]

【解释】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

【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保业》:“骄者玩兵黩武,穷泰极侈。”

11、乃文乃武[nǎi wén nǎi wǔ]

【解释】乃:助词。既有文德,又有武功。

【出处】《尚书·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示例】一阴一阳,神通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唐·王勃《九成宫颂》

12、穷兵极武[qióng bīng jí wǔ]

【解释】穷:竭尽;极:用尽。极力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

【示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议征伐》

13、绳其祖武[shéng qí zǔ wǔ]

【解释】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出处】《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示例】而辩护古人,也就是辩护自己。况且我们是神州华胄,敢不“绳其祖武”么?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

14、善文能武[shàn wén néng wǔ]

【解释】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15、令之以文,齐之以武[lìng zhī yǐ wén,qí zhī yǐ wǔ]

【解释】令:命名,引申为施教;齐:使整齐。指用政治道义教育部队,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伐。

【出处】《孙子兵法·行军篇》:“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16、能文能武[néng wén néng wǔ]

【解释】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示例】如今知道朝里那些老爷们都是能文能武,出力报效,所到之处,早已消灭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七回

17、韬戈偃武[tāo gē yǎn wǔ]

【解释】指收藏兵器,停止武备,以修文治。

【出处】《隋书·炀帝纪上》:“译靡绝时,书无虚目,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18、挂冠神武[guà guān shén wán]

【解释】指辞官隐居。

【出处】《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

【示例】要挂冠神武,几番说了,这回真个。 ——宋·刘克庄《解连环》词

19、揆文奋武[kuí wén fèn wǔ]

【解释】施行文教,振奋武事。

【出处】语出《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示例】宰治天下,定鼎天京,立政任人,揆文奋武。 ——太平天国洪仁队⒔芄檎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