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aozuo jineng
[外文]:manipulative skill
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某种复杂操作活动的能力。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不同,其特点在于:
(1)操作活动的对象为具体的物质客体;
(2)操作动作由外显的肌体运动来实现;
(3)操作活动的每个要素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或省略,其活动结构是展开的。操作活动的动作程序以及执行方式有以下特点:
(1)动作要求精确;
(2)动作需要定时;
(3)动作顺序必须有协调性。因此,操作活动方式熟练后,有高度的稳定性,可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但它不同于来自遗传的本能,而是主体通过学习得来的一种动作经验。它的形成需经过反复练习。
分类按操作执行所需的肌肉运动的幅度与强度来划分,操作技能可以区分为精细运动技能和大运动技能两类。前者由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后者则由大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按操作的连续性来分,又可分为连贯型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两类。前者由一系列连续动作组成,后者则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动作组成。按操作的执行控制机制来分,还可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两类。前者也可称为内循环型操作技能,其执行靠内反馈(生物反馈)信息控制;后者也可称为外循环型操作技能,其执行靠外反馈信息控制。
掌握过程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通过对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与练习。目前对掌握过程的阶段划分尚无一致意见。美国心理学家J.N.华许本曾把操作技能的掌握分为7个阶段,即定向、探索、精细化、接合、简化、自动化和再定向。P.M.菲茨则把操作技能的学习分为3个阶段,即初期位相、中间位相和后期位相。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松田若男则分5个阶段,即动机、探索、发现原理、练习和熟练。
综合有关研究以及教学情境,可以把操作技能的掌握过程分为下列4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指主体对活动结构的了解,其中包括对动作成分、动作顺序以及动作执行方式的认识,知道做什么与怎么做,使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活动方式的认知结构,从而确立活动的初步调节机制。苏联心理学家Π.Я.加尔佩林等的研究表明,活动的定向基础不同,对活动方式形成的速度、质量及迁移有重要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的定向基础往往是通过教师对活动方式的示范与讲解和学生的观察及思考来完成的。为提高活动的定向基础水平,在活动方式的传递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提高学生活动定向基础的概括性、完整性和独立性。
(2)动作的模仿。指在主体对动作及其执行方式的了解基础上,检索并重组有关的动作经验,通过肌体运动尝试执行符合要领的动作。这是把有关动作的认知表征转化为实际动作表征(动觉信息)。这首先要求有关动作的经验在主体的反应发生机构中重新编码,使有关信息调节肌体效应器的活动作出相应的肌体运动。肌体效应器的活动状态通过反回传入,使主体获得动觉信息,从而充实活动的定向基础,确立活动的直接控制机制。动作的模仿是通过主体调节其肌体运动来实现的。一个动作的执行方式包括肌体不同部分的特殊的运动轨道、延续时间、强度、速度和频率。动作完成的水平依赖于上述各方面执行的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动作的模仿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独立练习实现的。在动作的模仿训练过程中,要使主体的各个运动成分符合动作要领,注意提高主体对其动觉的自我意识水平。在掌握复杂活动方式时,动作的模仿宜于分解练习,以便提高各个运动成分的准确性。
(3)动作的整合。指活动中各个动作成分之间的连接或组合。活动通常由相联的一系列动作构成。为此,对于任何活动方式的掌握,不仅要学会各个动作及其合理的执行方式,而且要学会动作之间的合理连结即整合。动作整合主要要求主体确立动作系列的执行顺序,从而形成动力定型,使整个活动方式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动作的整合是通过主体对活动的整体练习实现的。训练中要注意排除多余动作,注意动作间的合理连结,并使这种联结定型化,形成合乎法则的顺序定型。
(4)活动的熟练。指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时统一活动中的各个动作成分不仅协调一致,能自动进行,而且对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适应性。活动的熟练是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通过活动方式的概括化和系统化实现的,熟练的机制在于人脑中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动力定型。为了使操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在练习中要不断变更条件,改进执行方式,提高活动的速度和准确性。还要合理分配练习时间,改进练习的组织形式,以提高练习效能。
- 参考书目
- 冯忠良著:《智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