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ai jitao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名传贤,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市),生于四川广汉。早年留学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在上海经商,后又投奔孙中山。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参加国民党西山会议派的活动。自1927年起,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等职。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
戴季陶从右的方面改造孙中山学说,构造“民生哲学”,认为“仁爱”是社会进化和革命道德的“基础”,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础”。他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一文中说:“孙中山的思想完全是中国正统思想,就是继承尧舜以至孔孟而中绝的仁义道德的思想”,是继承了孔子的“民生哲学的理论”。他从与孙中山“互助论”相矛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存竞争”论出发,认为人类生存的欲望“都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同时也具有统一性和支配性”,还说:“独占性是统一的基础,排他性是支配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以此为蒋介石破坏国共合作,排斥中国共产党,实行国民党一党独裁提供理论根据,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
戴季陶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在国民党内“首先揭起反共的大纛”,被称为“反共先锋”。他写的《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三民主义之哲学的渊源》等文章,是其政治哲学的主要代表作。其著作、讲演等收集最全的是1959年台北出版的《戴季陶先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