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outairen
[外文]:Jews
古称“希伯来人”和“以色列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 约 1500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美国(600万)、以色列(310万)、苏联(210万),以及欧洲和其他地区(380万)。 以色列犹太人以希伯来语为国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美国犹太人通用英语,不少人懂希伯来语或以地语;其余使用所在地语言。19世纪以前,流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由于彼此隔绝,在社会文化、宗教礼仪和生活习俗上产生一定差别,遂形成3 大支系:阿什肯纳兹人、赛法丁人和东方人。信仰犹太教,历史上曾有一部分人改信基督教。正统派教徒行割礼,禁与未受割礼的外族人通婚。定星期六为不务俗事的安息日。改良派遵守教规不严。
在希伯来语中,希伯来人意为“过河人”,因其祖先哈俾路人约在公元前2000年纪越过幼发拉底河而得名。哈俾路人原属闪米特人的一支。据传其历史始于两河流域的乌尔时代。公元前14世纪来到巴勒斯坦以后,曾与当地居民迦南人发生冲突;但因两族语言相近,以后逐渐发生混合。当时迁入的有12个游牧部落。后在巴勒斯坦南方形成犹太部落联盟;在北方形成以色列部落联盟。公元前13世纪前后,“海上民族”腓利斯丁人攻占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并侵扰内地。以色列和犹太各部落曾与之长期斗争。在对外战争中,部落首领的权力不断扩大,从而加速了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公元前11世纪末,犹太王大卫征服周围民族,定都耶路撒冷,建立统一王国。公元前928年王国分裂为以色列国和犹太国。公元前722年,亚述人攻陷撒马利亚,俘以色列王及其臣民近3万人返回亚述,以色列国遂亡。公元前597年,新巴比伦人进兵犹太,不久毁耶路撒冷,灭犹太国,俘大批富人而归,史称“巴比伦囚虏”。公元前 539年巴比伦为波斯人所陷,先后约有 5万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公元前332年遭希腊人入侵。公元前166年爆发马卡比父子领导的起义,于公元前 141年解放耶路撒冷,建立祭司王朝。公元前63年又被罗马人征服。公元66年和 132年犹太人先后爆发反罗马起义,均遭残酷镇压,几十万犹太人被杀,幸存者流徙异域,散居世界各地。
约在12世纪,移居印度的一部分犹太人来到中国开封。有的学者认为,约在 7世纪即已有犹太人侨居中国经商。初到开封定居的犹太人有李、 俺、 艾、高、穆、赵、金等17姓。汉文史书称他们为“术忽”、“德亚”、“犹太”,称其所信宗教为“一赐乐业教”。他们与汉族共同生活,姓汉姓,用汉名;部分犹太人改信伊斯兰教,成为回族。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整个中世纪,在基督教世界,犹太人始终背着出卖耶稣的罪名,到处受到仇视和迫害。常被限定在特定的“隔都区”,禁止拥有土地,多以放债和小商业为生,少数从事实业和自由职业。自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犹太人的处境始有改善,首先在法国开始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随后,大多数欧洲国家也仿效法国,只有俄国例外。1881年俄国沙皇被暗杀,犹太人被怀疑为凶手而遭到大规模屠杀。这次大屠杀一直延续到1917年,幸存者约有200万人逃往美国和其他国家,为犹太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浪潮。留下的犹太人惶惶不安,对前途感到绝望。后在奥地利记者T.赫茨尔的鼓动下,于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创建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自1917年英国政府发表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巴尔福宣言”后,犹太复国主义更加活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600万欧洲犹太人惨遭纳粹德国无辜杀害,遂使更多的犹太人支持复国运动。1948年5月,在英、美支持下部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当时仅有60多万犹太人,此后又有不少犹太人从世界各地陆续迁往以色列,目前已有3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