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自作之孽、自寻死路、自由主义、自怨自艾、自甘堕落、自以为然等“自”开头的成语190个,包括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1、自作之孽[zì zuò zhī niè]
【解释】孽:罪恶,灾祸。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4章:“与卖国者言救国,与毁法者言护法……尽王揖唐等自作之草,如何与彼谈判!”
2、自寻死路[zì xún sǐ lù]
【解释】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
【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他们的事情是并不美妙的,他们将得到一个自寻死路的前途。”
【示例】这样做就是自寻死路。
3、自由主义[zì yóu zhǔ yì]
【解释】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看法或人生观。
【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
【示例】领导机关的放松领导和放任各种错误倾向的自由主义,都达到相当惊人程度。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
4、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
【解释】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出处】《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示例】但倘有不知道自怨自艾的人,想将这位先生“送进疯人院”去,我可要拚命反对,尽力呼冤的。 ——鲁迅《集外集·“音乐”》
5、自甘堕落[zì gān duò luò]
【解释】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出处】巴金《爱的十字架》:“我确实如你所说,是一个好吃懒做自甘堕落的人,是一个神经病的人。”
【示例】我们不能自甘堕落下去。
6、自以为然[zì yǐ wéi rán]
【解释】然: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的态度。
【出处】《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示例】你不要老是这种抱着自以为然的态度。
7、自我标榜[zì wǒ biāo bǎng]
【解释】标榜:吹嘘,夸耀。自己吹嘘自己。
【示例】他特别喜欢自我标榜。
8、自古东丁[zì gǔ dōng dīng]
【解释】东丁:象声词,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9、自出机轴[zì chū jī zhóu]
【解释】比喻作文章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和体裁。同“自出机杼”。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下》:“右丞辋川诸作,却是自出机轴。”
10、自崖而反[zì yá ér fǎn]
【解释】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
【出处】《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11、自惊自怪[zì jīng zì guài]
【解释】自己觉得又害怕又惊异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
12、自吹自捧[zì chuī zì pěng]
【解释】自我吹嘘,自己捧场。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我看外国人对于这些事,非常模胡,而所谓‘大师’、‘学者’之流,则一味自吹自捧,绝不可靠。”
【示例】靠自吹自捧是不能成事的。
13、自有公论[zì yǒu gōng lùn]
【解释】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示例】虽然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但是现在的世人,总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清·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
14、自私自利[zì sī zì lì]
【解释】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示例】我么?你问我么?我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 ——柔石《二月》二
15、自鸣得意[zì míng dé yì]
【解释】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昙花记》:“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于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示例】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
16、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zì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解释】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示例】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17、自认不讳[zì rèn bù huì]
【解释】讳:隐讳。直截了当地承认,一点也不回避隐瞒
【出处】清·无名氏《六部成语·刑部》:“自认不讳。”
【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5回:“既是岳雷,自认不讳,不必审问。”
18、自出机杼[zì chū jī zhù]
【解释】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出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示例】做文章原要自出机杼,自行发挥,不是迎合他人的嗜好。 ——《晚清文学丛钞·黄绣球》第七回
19、自作自受[zì zuò zì shòu]
【解释】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示例】他这会子不说保养着些,还要捉弄人;明儿病了,叫他自作自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20、自惭形秽[zì cán xíng huì]
【解释】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示例】她自惭形秽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21、自由放任[zì yóu fàng rèn]
【解释】不加约束,任它自由发展。
【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
【示例】我们不能自由放任自己。
22、自出新意[zì chū xīn yì]
【解释】出自自己心意。指与众不同的个人见解、旨趣
【出处】明·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孟东野阴祖沈、谢,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而涉于怪诡。”
23、自信不疑[zì xìn bù yí]
【解释】相信自己,绝不怀疑。
【出处】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24、自绝于人[zì jué yú rén]
【解释】绝:断。自己断绝了跟别人的关系。指做了对不起人的事而不愿悔改。
【示例】我不会自绝于人的。
25、自出新裁[zì chū xīn cái]
【解释】指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同“自出心裁”。
【出处】叶圣陶《四三集·一桶水》:“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新裁,给一切东西找个新的适当的位置。”
【示例】鲁迅《坟·看镜有感》:“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
26、自我牺牲[zì wǒ xī shēng]
【解释】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出处】陶铸《松树的风格》:“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示例】中华民族富于自我牺牲的传统精神,在无数民族,革命先烈身上都可得到印证。
27、自然而然[zì rán ér rán]
【解释】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出处】《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
【示例】不知怎的自然而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慨。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
28、自业自得[zì yè zì dé]
【解释】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
【出处】《正法念经》:“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29、自高自大[zì gāo zì dà]
【解释】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示例】人要是自高自大,瞧不起别人,就不能进步。
30、自命清高[zì mìng qīng gāo]
【解释】命:认为。自以自为清高。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示例】这种人自命清高,以为公司非他不能运作。
31、自顾不暇[zì gù bù xiá]
【解释】暇:空闲。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今虽略有生机,但自顾不暇,何能另有安顿哥哥之处。”
【示例】其以满洲为可倚赖乎?彼自顾不暇,何有于汉人。 ——清·陈天华《狮子吼》第七回
32、自生自死[zì shēng zì sǐ]
【解释】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出处】宋·吕皓《上孝宗皇帝书》:“宜宥而不获宥,宜诛而不及诛,是虽匹夫之幸不幸,犹蝼蚁之自生自死于天地之间,固无损于造化之功也。”
33、自食其言[zì shí qí yán]
【解释】指说了话不算数。
【出处】《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示例】我若今日复出应诏,是自食其言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
34、自惟至熟[zì wéi zhì shú]
【解释】惟:思、想。自己考虑得已非常成熟
【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35、自贻伊戚[zì yí yī qī]
【解释】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示例】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自贻伊戚,无为可抵。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36、自由泛滥[zì yóu fàn làn]
【解释】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有约束,到处扩散。
【出处】邓小平《党的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不能非常严重。”
【示例】不能让这种思潮自由泛滥下去。
37、自负盈亏[zì fù yíng kuī]
【解释】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
【示例】我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8、自留地[zì liú dì]
【解释】在实行农业集体化以后留给农民个人经营的少量土地。比喻自己的私人空间。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章:“他们把农村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它‘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以及小偷、赌徒和所谓的‘村盖子’、‘母老虎’,都统统……”
39、自出一家[zì chū yī jiā]
【解释】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出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示例】尤喜作墨鬼、钟馗等画,怪怪奇奇,自出一家。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元朝》
40、自报家门[zì bào jiā mén]
【解释】戏曲演员一出场先把角色的姓名、家世、来历介绍给观众。指作自我介绍。
【示例】你还是自报家门吧。
41、自以为计[zì yǐ wéi jì]
【解释】自己以为计谋得逞。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示例】请不要自以为计了。
42、自今已往[zì jīn yǐ wǎng]
【示例】她自今已往不再是我的人了
43、自知而不自见[zì zhī ér bù zì jiàn]
【解释】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见:自我显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经》:“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44、自高其功[zì gāo qí gōng]
【解释】自以为劳苦功高。指居功自傲
【出处】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45、自救不暇[zì jiù bù xiá]
【解释】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出处】唐·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示例】子孙不肖,放且流落,自救不暇。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己丑馆选》
46、自相戕贼[zì xiāng qiāng zéi]
【解释】戕贼:伤害,残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2回:“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好汉惜好汉,何忍自相戕贼乎?”
47、自成一家[zì chéng yī jiā]
【解释】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出处】《北史·祖莹传》:“作文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示例】乃公之文章,则自成一家,足以千秋不朽。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二
48、自甘落后[zì gān luò hòu]
【解释】甘:情愿,乐意。指自己不求上进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帝国主义者的凶狠残恶,泯灭天良是一回事,但我们固步自封,自甘落后,不能日新又新的往前进取,求发展,也是不能否认的。”
49、自厝同异[zì cuò tóng yì]
【解释】指自找矛盾,互相不和。
【出处】《宋书·沈攸之传》:“卿忘廉、蔺、寇、贾之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彼此之升降。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济艰难,岂可自厝同异。”
50、自得其乐[zì dé qí lè]
【解释】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示例】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自得其乐。 ——朱自清《杂文遗集·蒙自杂记》
51、自立门户[zì lì mén hù]
【解释】指单独成立家庭。也指学术上不依赖前人而另立一派。现也指离开某一集体,自己另搞一套。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一回:“要称我的心,除非自立门户。”
【示例】郡城自江鹤亭徵本地乱弹,名春台,为外江班,不能自立门户。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52、自受自作[zì shòu zì zuò]
【解释】受:承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受累
【出处】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岂不闻天网恢恢,也是我自受自作。”
53、自出心裁[zì chū xīn cái]
【解释】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示例】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心裁。 ——叶圣陶《四三集·一桶水》
54、自以为得计[zì yǐ wéi dé jì]
【解释】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示例】却说魏延烧断栈道,屯兵南谷,把住隘口,自以为得计;不想杨仪、姜维星夜引兵抄到南谷之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
55、自僝自僽[zì chán zì zhòu]
【解释】僝、僽:烦恼,埋怨。自寻烦恼,自相埋怨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到如今夫妻情,父子恩,都作了一笔勾,落得个自僝自僽。”
56、自投网罗[zì tóu wǎng luó]
【解释】投:进入。比喻自己进入圈套送死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丈夫与其自投网罗,为天下笑,曷若相与戮力同心,赴蹈汤火,岂徒脱祸,兼富贵可求。”
57、自命不凡[zì mìng bù fán]
【解释】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杨大洪》:“大洪杨先生涟,微时为楚名儒,自命不凡。”
【示例】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58、自树一帜[zì shù yī zhì]
【解释】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率皆攻排诋呵,自树一帜,殊可笑也。”
【示例】其于诗也,虽以余事及之,然亦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树一帜。 ——清·黄遵楷《〈人境庐诗草〉跋》
59、自不量力[zì bù liàng lì]
【解释】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示例】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真才实学,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 ——《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60、自今已后[zì jīn yǐ hòu]
【示例】我自今已后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61、自甘暴弃[zì gān bào qì]
【解释】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出处】章炳麟《演说录》:“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说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
62、自坏长城[zì huài cháng chéng]
【解释】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乃坏汝万里长城。”
【示例】我们不能自坏长城。
63、自新改过[zì xīn gǎi guò]
【解释】自新:自己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示例】希望你自新改过,重新做人
64、自暇自逸[zì xiá zì yì]
【解释】暇:空闲,闲暇;逸:安乐,安闲。自己找空闲安逸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而乃自暇自逸,惟宫台是饰,必有危亡之祸矣。”
65、自上而下[zì shàng ér xià]
【解释】从上到下。
【出处】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示例】我们学校自上而下都在开展学LeiF活动。
66、自律甚严[zì lǜ shèn yán]
【解释】自律:自己约束自己。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
【出处】《金史·杨云翼传》:“自律甚严,其待人则宽。”
67、自强不息[zì qiáng bù xī]
【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示例】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68、自做自当[zì zuò zì dāng]
【解释】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受累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任珪道:‘不必缚我,我自做自当,并不连累你们。’”
69、自弃自暴[zì qì zì bào]
【解释】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出处】《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凡为血气所移者,皆是自弃自暴之人耳。”
【示例】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04卷:“凡为血气所移者,皆是自弃自暴之人耳。”
70、自拔来归[zì bá lái guī]
【解释】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出处】《新唐书·李勣传》:“自拔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示例】自拔来归的将日益增多,红军扩充,又是一条来路。 ——《毛泽东选集·井岗山的斗争》
71、自言自语[zì yán zì yǔ]
【解释】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示例】一面点头,一面咂嘴弄舌的,自言自语了一回。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72、自家撞著[zì jiā zhuàng zháo]
【解释】自家:自己;著:着。自己的言行前后矛盾
【出处】《禅林类聚·看经门》:“须弥山高不见岭,大海水深不见底。簸土扬尘无处寻,回头撞著自家底。”
73、自报公议[zì bào gōng yì]
【解释】自己报名或报出自认的情况,由群众讨论评议。
【示例】我们对领导干部应建立自报公议的制度。
74、自始自终[zì shǐ zì zhōng]
【解释】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75、自我得之,自我失之[zì wǒ dé zhī,zì wǒ shī zhī]
【解释】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又从我手里失去。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出处】《梁书·邵陵王纶传》:“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76、自找麻烦[zì zhǎo má fán]
【解释】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
【出处】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还会砸你房门吗?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示例】你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77、自相残害[zì xiāng cán hài]
【解释】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出处】《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示例】愚以衣冠自相残害,乃避地河朔,与宗人李延光客于山东。 ——《旧五代史·唐书·李愚传》
78、自求多福[zì qiú duō fú]
【解释】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示例】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79、自始至终[zì shǐ zhì zhōng]
【解释】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示例】自始至终,秀莲唱得很拘谨,好像并不想取悦听众。 ——老舍《鼓书艺人》五
80、自毁长城[zì huǐ cháng chéng]
【解释】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示例】你自毁长城,怪不得我们了
81、自相惊忧[zì xiāng jīng rǎo]
【解释】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示例】怀光闻官军大集,举烽召兵,无人肯至,就是部下将士,也自相惊忧。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六十八回
82、自惜羽毛[zì xī yǔ máo]
【解释】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
【示例】我一向都自惜羽毛
83、自相鱼肉[zì xiāng yú ròu]
【解释】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出处】晋·殷仲堪《奏请巴西等三郡不戍汉中》:“关中余烬,自相鱼肉。”《晋书·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授之与我。”
【示例】况叔孙氏君臣自相鱼肉,鲁之不幸,实齐之幸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84、自食其恶果[zì shí qí è guǒ]
【解释】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示例】玩火者只会自食其恶果。
85、自动自觉[zì dòng zì jué]
【解释】自己主动去做。
【示例】请自动自觉地缴纳会费。
86、自是不彰[zì shì bù zhāng]
【解释】自是:自以为是;彰:明晰。自以为是的人则是非不明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87、自产自销[zì chǎn zì xiāo]
【解释】自己生产自己销售。
【示例】这种产品我们自产自销,一年的效益还不错。
88、自讨苦吃[zì tǎo kǔ chī]
【解释】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出处】明·张岱《陶庵梦忆·朱云崃女戏》:“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贱自讨苦吃者也。”
【示例】可是我有一种毛病,自己也疑心是自讨苦吃的要苗,就是偶尔要想想。 ——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
89、自轻自贱[zì qīng zì jiàn]
【解释】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示例】莫不是他和我玩,他就自轻自贱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
90、自有肺肠[zì yǒu fèi cháng]
【解释】肺肠:引申为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含贬义。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91、自相水火[zì xiāng shuǐ huǒ]
【解释】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而使自相水火,非社稷之福也。”
92、自我作故[zì wǒ zuò gù]
【解释】作故:创始。由我创造。指不沿袭前人。
【出处】《国语·鲁语上》:“宗人夏父展曰:‘非故也。’公曰:‘君作故。’”唐·刘知己《史通·称谓》:“唯魏收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宪章。”
【示例】唯魏收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宪章。 ——唐·刘知己《史通·称谓》
93、自取其祸[zì qǔ qí huò]
【解释】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6回:“可笑世上那些谋杀亲夫的,我看他们都是自取其祸。”
94、自相惊扰[zì xiāng jīng rǎo]
【解释】自己人互相惊动,引起骚乱。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示例】希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切切此布。 ——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95、自诒伊戚[zì yí yī qī]
【解释】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示例】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昊天寺在幽州,与萧后接壤境界,倘辽人知之,发兵劫驾,岂非自诒伊戚。”
96、自相抵牾[zì xiāng dǐ wǔ]
【解释】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章炳麟《答梦庵》:“梦庵既以声闻缘觉与大乘菩萨有悲观乐观之分,而复言佛法无二、何自相抵牾至此!”
97、自作主张[zì zuò zhǔ zhāng]
【解释】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做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示例】凡事总得回过他,就是多用些,也无话说,但不可自作主张。 ——清·李宝嘉《活地狱》第八回
98、自由散漫[zì yóu sǎn màn]
【解释】不受限制和约束,不守纪律。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
99、自欺欺人[zì qī qī rén]
【解释】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示例】有人说中国的实业就会借此促进,那是自欺欺人之谈。 ——鲁迅《两地书·二九》
100、自我崇拜[zì wǒ chóng bài]
【解释】指自己崇拜自己,盲目自大。
【示例】我们不要搞自我崇拜。
101、自暴自弃[zì bào zì qì]
【解释】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出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示例】读书人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可是那些工人却多么坚强呵,多么勇敢呵! ——欧阳山《苦斗》五三
102、自己人[zì jǐ rén]
【解释】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出处】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示例】你不能把自己人也牵连进来。
103、自胜者强[zì shèng zhě qiáng]
【解释】自胜:战胜自己;强:刚,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道德经》第33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04、自作孽,不可活[zì zuò niè,bù kě huó]
【解释】孽:罪恶,灾祸。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示例】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她实在是自作自受,‘自作孽,不可活’,她早就该死了。”
105、自由自在[zì yóu zì zài]
【解释】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示例】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自由自在的仙人。 ——叶圣陶《马铃瓜》
106、自出胸臆[zì chū xiōng yì]
【解释】臆:胸。出自自己心意。指与众不同的个人见解、旨趣
【出处】清·汪琬《吴道贤诗小序》:“郭恕先、米元章之流,往往于绳墨之外,自出胸臆。”
107、自误误人[zì wù wù rén]
【解释】第一个误:错误;第二个误:耽误。形容不但自己错了,还因这一错误,妨害了他人。
【出处】宋·朱熹《答许顺之》:“太抵本领不是,只管妄作,自误误人,深为可惧耳。”
108、自作聪明[zì zuò cōng míng]
【解释】自以为聪明而乱作主张。指过高地估计自己,主观地办事。
【出处】《尚书·蔡仲之命》:“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字,县令自作聪明者,谓草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
【示例】郑令虽笨,不至于此,难保不是经手家人自作聪明,所以弄出这样笑话来。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九回
109、自贻伊咎[zì yí yī jiù]
【解释】指自己招来过错。
【出处】唐·刘知幾《史通·疑古》:“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禄,其事不成,自贻伊咎。”
【示例】况杜亚薄知经籍,素懵文辞,李翰虽以辞藻擢第,不以书判擅名,不慎举人,自贻伊咎。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无名子谤议》
110、自取其殃[zì qǔ qí yāng]
【解释】自己招来祸事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也终防别生事故,休迟缓自取其殃。”
111、自我解嘲[zì wǒ jiě cháo]
【解释】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出处】郁彦《闽西一老人》:“居然没有上火,反而自我解嘲地说:‘年轻人,可别火气太盛!你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示例】人关键时刻得自我解嘲,给自己台阶下。
112、自作门户[zì zuò mén hù]
【解释】指自己创立派别或结成宗派。同“自立门户”。
【出处】《旧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
113、自伐无功[zì fá wú gōng]
【解释】自伐:自我夸耀;功:功勋。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14、自投虎口[zì tóu hǔ kǒu]
【解释】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
【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0回:“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不想生法报仇,反来祭扫铁丘坟,是自投虎口。”
115、自利利他[zì lì lì tā]
【解释】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出处】《佛遗教经·众生得度》:“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116、自比于金[zì bǐ yú jīn]
【解释】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炼的黄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锻炼
【出处】《新唐书·魏徽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117、自愧弗如[zì kuì fú rú]
【解释】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妻亦心贤之,然自愧弗如,积惭成忌。”
【示例】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尼和苏格拉第都自愧弗如的特权阶级。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118、自相残杀[zì xiāng cán shā]
【解释】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出处】《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示例】他成日间叫我们自相残杀,要我们自家人都互相杀尽了,好叫他那些骚鞑子来占据我们的好土地。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
119、自下而上[zì xià ér shàng]
【解释】从下到上。
【出处】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120、自掘坟墓[zì jué fén mù]
【解释】掘:挖。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比喻自寻死路。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径去。”
【示例】就永无声响地随着这些‘假英雄’主义的符咒,向牛角尖中自掘坟墓? ——王统照《假英雄主义与牛角尖》
121、自视甚高[zì shì shèn gāo]
【解释】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6回:“我暗想这个人自视甚高,看来文字总也是好的,便不相强。”
【示例】自视甚高的人会上当的。
122、自身难保[zì shēn nán bǎo]
【解释】自己保不住自己。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
【示例】他现在是自身难保了。
123、自作解人[zì zuò jiě rén]
【解释】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示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124、自愧不如[zì kuì bù rú]
【解释】弗:不。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示例】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怪和苏格拉底都自愧不如的特权阶级。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125、自郐以下[zì kuài yǐ xià]
【解释】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自郐以下无讥焉。”
【示例】后来的史官更是自郐以下了。 ——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
126、自作多情[zì zuò duō qíng]
【解释】自以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你别老那么自作多情,以为我对你多恋恋不舍似的。”
【示例】她这样做是自作多情。
127、自备资斧[zì bèi zī fǔ]
【解释】资斧:旅费、盘缠。指自己准备旅费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128、自寻短见[zì xún duǎn jiàn]
【解释】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人家并没有威逼他,是他自寻短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人家并没有威逼他,是他自寻短见。”
【示例】社会压力日益增加,自寻短见的人越来越多了。
129、自我安慰[zì wǒ ān wèi]
【解释】指自己安慰自己。
【出处】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
【示例】我只是自我安慰罢了。
130、自相践踏[zì xiāng jiàn tà]
【解释】自己人互相踩。形容军队溃败时各自仓皇逃命的狼狈情况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示例】郭沫若《楚霸王自杀》:“撇们自相践踏地又踏死了几十个人。”
131、自不待言[zì bù dài yán]
【解释】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示例】散居世界各国的华侨,虽然不少已入外国籍,但其对祖国的忠诚仍是自不待言的。
132、自取富贵[zì qǔ fù guì]
【解释】以自己的力量来获取荣华富贵
【出处】宋·祝穆《事文类聚·别集》:“北齐高昴曰:‘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
133、自负不凡[zì fù bù fán]
【解释】自恃高明,不同寻常。
【出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梦觉时禁中已鸣钟,平甫颇自负不凡,为诗记之。’”
【示例】他喜欢批驳别人的文字,便是县府下来的公文,也都逃不过他。而这一切,又是从他的自负不凡来的。 ——沙汀《淘金记》三
134、自我得之,自我捐之[zì wǒ dé zhī,zì wǒ juān zhī]
【解释】捐:舍弃,抛弃。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又从我手里失去。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
135、自郐而下[zì kuài ér xià]
【解释】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出处】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太史公的观点是反统治者的,所以《史记》所提供的史料,比《汉书》可贵,后来的史官更是自郐而下了。”
136、自取罪戾[zì qǔ zuì lì]
【解释】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岂不知元帅虎威,马到成功?焉敢复生贰心,自取罪戾。”
137、自以为是[zì yǐ wéi shì]
【解释】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示例】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138、自食其果[zì shí qí guǒ]
【解释】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出处】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示例】玩火者只会自食其果。
139、自行其是[zì xíng qí shì]
【解释】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一九五四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不注意遵守请示报告制度。”
【示例】做事不能自行其是,最好听听别人的意见。
140、自取灭亡[zì qǔ miè wáng]
【解释】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出处】《阴符经》卷下:“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示例】倭兵犯顺,自取灭亡。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五回
141、自在逍遥[zì zài xiāo yáo]
【解释】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出处】唐·赵彦昭《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逍遥自在蒙庄子,汉主徒言河上公。”
【示例】八德池边,谈讲三乘大法;七宝林下,任你自在逍遥。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
142、自矜功伐[zì jīn gōng fá]
【解释】指居功自傲。
【出处】《汉书·陈涉项籍传赞》:“[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143、自告奋勇[zì gào fèn yǒng]
【解释】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狮子国;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示例】好心的渔户自告奋勇,选拔了五十多名上等青年猎手,披弓带箭前去寻找。 ——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六
144、自遗伊戚[zì yí yī qī]
【解释】伊:是,此;戚:忧患。比喻自寻烦恼,自招灾祸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若公则自遗伊戚,可无庸诉也。”
145、自给自足[zì jǐ zì zú]
【解释】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出处】《三国志·魏志·步氪罚骸爸止献愿!薄读凶印せ频邸罚骸安皇┎换荩镒宰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