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alading
[外文]:╙al╣╪ ad-Dīn Yūsuf ibn Ayyūb (1137/1138~1193)
萨拉丁,埃及阿尤布王朝开国君主(1174~1193),穆斯林抗击十字军东侵的英雄。原系库尔德人,生于伊拉克北部提克里特城,在巴勒贝克和大马士革长大,后在其叔父阿萨德·阿德-丁·希尔库(叙利亚阿勒颇努尔丁王国大将)麾下任职。1169年任埃及法蒂玛王朝宰相。他重建埃及军队,擢升同族亲信,扩大个人势力。1171年推翻法蒂玛王朝,自立为苏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1174年断绝和努尔丁王国的臣属关系,宣布阿尤布王朝独立。1183年攻占阿勒颇,灭努尔丁王国。1185年攻克摩苏尔,完成了统一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北部、汉志和也门,进而从东西两侧夹击十字军的部署。
1187年,萨拉丁率阿拉伯联军向耶路撒冷王国发起圣战,在海廷战役大败十字军,俘虏耶路撒冷王国国王,遂乘胜进占地中海东部沿海要塞和内陆城镇,1187年10月2日收复被十字军强占88年的圣城耶路撒冷。1189年英王理查一世、德皇腓特烈一世(红胡子)和法王腓力二世组成第三次十字军,围困阿克要塞。阿拉伯军民在萨拉丁的指挥下奋勇抵抗,击退敌军多次进攻。1192年理查一世被迫签订《拉姆莱和约》。和约规定耶路撒冷等地归穆斯林管辖,十字军仅保留蒂尔至雅法的沿海狭长地带。萨拉丁名声大震,成为深受阿拉伯人民景仰和爱戴的民族英雄。他关心教育,开办学堂,修葺清真寺,兴修水利,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建造开罗城堡和部分城墙。1193年3月4日病故于大马士革。
资料一萨拉丁·本·阿尤布(阿拉伯文:صلاح الدين يوسف بن أيوب;英文全名:An-Nasir Salah ad-Din Yusuf ibn Ayyub;1137年-1193年3月4日),库尔德人,中世纪穆斯林世界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创建者(1174年-1193年3月4日在位)。
萨拉丁早年随父投奔赞吉王朝,曾随叔父远征埃及。1169年任法蒂玛王朝的维齐尔(宰相)。1171年废黜法蒂玛王朝哈里发,建立阿尤布王朝。1174年称苏丹。建国后,致力于统一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大部,使埃及和西亚广大地区重回到同一政权的统治之下。1187年,于哈丁之战中打败并俘获耶路撒冷国王和圣殿骑士团团长,随后迫降耶路撒冷,使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被挫败。在位期间,承认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为宗教领袖,以逊尼派长老取代埃及什叶派贵族长老在军政方面的高级职位,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开设宗教学校,宣传逊尼派教义。毕生主要精力用于抗击十字军东侵的战争,勤政廉洁,发展经济,尊重学者,赞助学术。1193年,萨拉丁病故于大马士革,葬于伍麦耶清真寺旁。
萨拉丁为人慷慨,清廉刚正,广受赞誉。因在伊斯兰文明抗击十字军东征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和领袖风范闻名于基督徒和穆斯林世界。西方学者誉之为具有“骑士风度的君主”;埃及和阿拉伯人民则给予他“民族英雄”的殊荣。
资料二萨拉丁执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促进了阿尤布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1、在政治上,萨拉丁建立了完善的政府机构和司法制度,实行军事分封制。在军事上,改组了王宫禁卫军和军队组织,重建了正规军,建筑军事工程,修建开罗和大马士革城堡等军事要塞,以防备十字军袭击。
2、在经济上,萨拉丁修筑道路,开凿运河,兴修堤坝,发展农业,兴办工场,扶植手工业,减轻赋税,改善人民生活。
3、在文化方面,萨拉丁倡导学术文化,发展教育,庇护学者。在各主要城市创建了伊斯兰高等学校,仅大马士革便有20所高等学校,其中以开罗的沙斐希叶学校最为有名。爱资哈尔大学也得到扩建和发展,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办医院,培养医学人材,提高医疗水平。以重金聘请许多著名学者从事学术研究,奖励著书立说,倡导自由讨论学术问题,有成就的学者被擢升为大臣及幕僚。除建立了大批学校之外,还对清真寺的建筑形式加以改造,使之更适合于教学活动。此外,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学校里除讲授古兰经注释、圣训、伊斯兰教法、语言、文学等课程外,还开设哲学、逻辑学、天文学和数学等社会和自然科学。萨拉丁时代学术的发展经历了马穆鲁克王朝的仍然得以保存。
4、在宗教上,萨拉丁承认阿拔斯哈里发为宗教领袖,宏扬逊尼派教义和学说,在各地清真寺派逊尼派长老主持教务,王朝设总教法官,执掌全国教法的实施,兴建清真寺,传授经训、教义。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城开设3所宗教学校,宣传逊尼派教义。为鼓舞穆斯林抗击十字军的热情,责成学者撰写宣传“圣战”的著作,号召穆斯林“抓住真主的绳索”,紧密团结,抵御外敌。
5、在军事上,12世纪80年代,萨拉丁和拜占庭帝国建立同盟,并与意大利城邦共和国签订贸易条约,吸引他们到埃及进行贸易。他还和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三世达成协议,伯爵的部队可以经过他的领土而不受到攻击。当黎凡特的大部分内陆地区处于其控制之下时,萨拉丁做好了与十字军诸国的战争准备。1187年,萨拉丁从各地调集60000名军队,组成阿拉伯联军,发出了“真主至大,把法兰克人赶出耶路撒冷,收复失地”的号召,宣布对十字军进行“圣战”。7月4日,在巴勒斯坦提比里亚湖附近的哈丁战役中一举歼灭十字军主力。接着,萨拉丁又攻占阿克、贝鲁特、西顿、雅法、凯撒利亚和阿什克伦等沿海城市,包围并迫降耶路撒冷。但未能夺取提尔。
1189年起,英国、神圣罗马帝国、法国三国君主亲率十字军发动第三次东侵。1189年8月,十字军包围阿克城。萨拉丁对围城的十字军进行反击,并进行了多次的小规模作战。1191年7月12日,在“狮心王”理查一世的支援下,十字军迫使阿克城投降。随后,十字军一路攻克雅法和阿什克伦,两度进逼耶路撒冷,萨拉丁率数量优势的穆斯林军在与理查的战斗中三战全败,但理查最终碍于国内局势无法在东方久留。双方于1192年9月2日签订停战和约。理查承认萨拉丁对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内陆的统治。十字军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宣告结束。
资料三在西方史学界中,萨拉丁被誉为具有“骑士风度的君主”,一个慷慨、善良但坚定的统治者。萨拉丁的对手、提尔的威廉(WilliamofTyre)曾说:萨拉丁睿智、勇敢、慷慨无比。正因为如此,我们有远见的贵族都畏惧(一说崇拜)他。因为他让我们懂得了,要赢得下属的心,再没有比慷慨的赏赐更有效的手段了。艾森巴赫的宫庭抒情诗人沃尔夫拉姆只是从传闻中了解到萨拉丁,他赞扬萨拉丁是一个高贵的人,如同一个基督教徒一样。英国学者尼科尔森认为:“到19世纪,在穆斯林世界里,他(萨拉丁)几乎都被遗忘了,但在西方基督教王国里,他的名字成了勇士精神和卓越统治者的代名词……。”美国军事历史学家T.N.杜派在《哈珀-柯林斯世界军事人物全书》中评价:“萨拉丁是一位杰出的人物,天才的战略家、政治家和组织家。理查德一世在战术上高他一筹,但理查德的军事才能也未能战胜萨拉丁周密的战略计划和有效的谋略运用。他虽然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但他不因宗教观而影响其政治信念和政策。他的宏大气魄甚至令欧洲人肃然起敬。”
阿拉伯民族认为萨拉丁向十字军发动“圣战”,保卫了埃及的独立,保存和发展了穆斯林文明。有人认为,他的业绩挽救了伊斯兰教。埃及和阿拉伯人民给予他“民族英雄”的殊荣。萨拉丁也被视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库尔德人。土耳其作家穆罕默德·阿基夫·艾尔索伊(MehmetAkifErsoy)称赞萨拉丁是东方最受爱戴的苏丹。阿拉伯人民至今仍在纪念萨拉丁。当代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也以被称为“现代萨拉丁”为荣。伊拉克第5任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曾经说:“我认为萨拉丁是一个伟大的领袖,因为他有能力运用民族的精神,他把生命注入了阿拉伯民族,统一了她,并赋予她一个目标和意志,因此他赢得了对十字军东征的辉煌胜利,他证明了穆斯林并不比基督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