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anbei
[外文]:scallop
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异柱目(Anisomyaria) 扇贝科(Pectinidae)贝类的统称。又名干贝蛤。因壳形似扇而得名。闭壳肌特别肥大,肉质细嫩鲜美,除鲜食外,还供制造罐头,其干制品称“干贝”,是著名的海珍品。贝壳可作牡蛎等的采苗器,也可制作工艺品。扇贝是重要的海洋捕捞和养殖贝类,日本、美国和加拿大是主要生产国家。
特征壳高自数厘米至20多厘米不等。贝壳扇形或圆形,两壳同等或不等。常以右壳在下,左壳在上,用足丝附着在外物上生活。右壳较平,左壳较凸,壳顶前、后有壳耳,同形或不同形。壳面常有发达的放射肋。有的种类肋上生有鳞片突起。铰合部直,其外缘具薄的外韧带,内韧带发达,略呈三角形,位于铰合部中央的1个韧带槽中,外套膜展开,边缘有很多发达的触手和眼点。(见彩图)
经济种和分布扇贝种类很多,隶属于数个亚科和许多不同的属,主要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各大陆边缘浅海,其中产量较大的有:
(1)虾夷扇贝 (Patinopecten yesoensis)。冷水性种,主要产于日本北部沿岸、苏联和朝鲜的日本海沿岸。
(2)巨扇贝(Placopecten magellanicus)。温水性种,是扇贝中最大的种。壳高可达22.5厘米,寿命可达18~20年,分布于北美大西洋沿岸。
(3)大扇贝(Pecten maximus)。温水性种,分布于英吉利海峡及冰岛一带。主产于法国和英国。 ④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暖水性种,分布于美国大西洋沿岸。
(5)皇后扇贝 (Chlamys opercularis)。分布于英格兰和爱尔兰。
(6)澳洲扇贝 (Notovola meridionalis)。温水性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巴士海峡及塔斯马尼亚一带。
(7)礁扇贝(Hinites multirugosus)。暖水性种。分布于北美太平洋沿岸,肉柱特别大(重14~15克)。
中国产的商品扇贝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分布于黄、渤海,山东半岛沿岸,是中国生产干贝的重要种,也是黄、渤海沿岸的养殖对象。南方的华贵栉孔扇贝 (C.nobilis)是暖水性种,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边缘浅海,也见于广东、福建沿岸。此外还有白扇贝 (Notovola albicans)分布于日本北海道南部及九州,朝鲜和黄、渤海。
生物学特性扇贝一般生活于干潮线以下至水深约50米的沿岸海域,以足丝附着于岩礁、石砾、贝壳或其他外物上,有些种类成体期无足丝,以右壳朝下自由生活于海底或以右壳固着于附着基上不再移动。优良的扇贝渔场的底质,一般砂砾质含量达50%以上,泥质含量在25%以下,并含有0.5~1.5%有机碳。潮流是扇贝生活的重要因素。在水流较强场所的扇贝壳口常面向水流方向。当环境不适或遇到海星、红螺等敌害动物侵袭时,扇贝常会脱掉足丝、迁移位置逃避。当两壳张开时,海水自壳口腹缘进入外套腔,两壳闭合时海水便从背缘前后侧流出。连续启闭两壳可在壳背缘形成喷出水流,使贝体作游泳状朝开口的方向前进,遇到适宜的处所便停下伸足分泌足丝重新附着。扇贝为滤食性动物,借助于鳃的滤水作用摄食浮游单胞藻及有机碎屑等。
扇贝有些种为雌雄同体(如大扇贝、海湾扇贝等),有些种为雌雄异体(如虾夷扇贝、栉孔扇贝等)。卵巢橘红色,精巢乳白色。雌雄同体时,卵巢位于生殖腺的内侧,精巢位于前外缘部位。开始进行生殖的水温随种类而异,如虾夷扇贝为8~8.5℃,栉孔扇贝为14~15℃,华贵栉孔扇贝为21℃。栉孔扇贝在青岛沿岸的生殖期为5月中旬至6月以及8月下旬至10月,7月份性腺虽显著萎缩,但仍含有一定数量的生殖细胞,经一段时间发育后秋季继续排放,11月后为性腺耗尽期。栉孔扇贝卵径70微米左右,在16~21℃条件下从受精卵发育至变态成苗需15~20天。成苗后附着在外物上。平均壳高达 2毫米时便开始脱离附着基营底栖生活。5~6月采卵培育的幼苗养至当年底,壳高可达2~3厘米;在筏式养殖条件下,第2年可达6厘米以上。
增殖与养殖日本1934年已进行虾夷扇贝自然采苗;50年代末开始将贝苗在吊笼中养至 3厘米以上再投放场地养殖,以提高成活率。1970年创造的采苗袋由于解决了稚贝脱落问题而使采苗量成百倍增加。现在主要海区的采苗量稳定在3000亿粒以上。养殖筏多安装在水深15~20米以下,以便避开风浪冲击,减少附着生物,促进扇贝生长。为防止扇贝脱掉足丝迁移他处,生产中还采用网笼、网包、养殖筒以及将壳耳串起来进行养殖的方法,还有用网将扇贝圈在一定海底范围的围栏养殖法等,都能防止扇贝逃逸,但养殖成本因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