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乡”的成语大全(70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乡风慕义、衣锦还乡、本乡本土等含“乡”的成语70个,其中“乡”开头的14个,“乡”结尾的22个,“乡”在中间的34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乡”开头的成语

1、乡风慕义[xiàng fēng mù yì]

【解释】乡:通“向”。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礼义。或指向往其风度,仰慕其义行。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2、乡曲之意[xiāng qū zhī yì]

【解释】指乡里的称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意。”

3、乡里不通[xiāng lǐ bù tōng]

【解释】乡里:籍贯。旧指不能进出宫门。也指没有作官,朝中没有名籍。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

4、乡土难离[xiāng tǔ nán lí]

【解释】乡土:家乡,故土。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

5、乡巴佬[xiāng bā lǎo]

【解释】笨拙、迟钝又粗俗质朴的乡下人。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2章:“我还没有能变成一个纯粹的城里人,但也不完全是一个乡巴佬了。”

6、乡曲之情[xiāng qū zhī qíng]

【解释】乡曲:乡里。同乡的情谊。

【出处】唐·牛肃《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施。”

7、乡乡而饱[xiǎng xiǎng ér bǎo]

【解释】乡:通“飨”;乡乡:吃得很满足。形容吃得很满足的样子。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荣辱》:“亦呥呥而噍,乡乡而饱已矣。”

8、乡曲之见[xiāng qū zhī jiàn]

【解释】乡曲:乡里,也指偏僻的地方。形容见识寡陋。

【示例】圣先王中我只佩服一个大禹,其次是越大夫范蠡。这一说好像是有乡曲之见,说天下英雄都出我们村里。 ——周作人《禹迹寺》

9、乡壁虚造[xiāng bì xū zào]

【解释】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

【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示例】乡壁虚造,随臆师心,不知传受于何人。 ——清·魏源《<书古微>序》

10、乡里夫妻[xiāng lǐ fū qī]

【解释】乡里:家乡。指相守在一起不分离的夫妻。

【出处】明·杨慎《升庵诗话·乡里夫妻》:“俗语云:‘乡里夫妻,步步相随。’言乡不离理,如夫不离妻也。”

11、乡曲之誉[xiāng qū zhī yù]

【解释】指乡里的称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

【示例】古者取士,先乡曲之誉,然后辟于州;州已试,然后辟五府;五府著闻,乃升诸朝。 ——《新唐书·韦嗣立传》

12、乡利倍义[xiāng lì bèi yì]

【解释】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乡利倍义乎!”

13、乡规民约[xiāng guī mín yuē]

【解释】指由当地村民共同制定并要求共同遵守的规约。

【示例】我们到乡下要遵守当地的乡规民约。

14、乡书难寄[xiāng shū nán jì]

【解释】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出处】唐·韦庄《章台夜思》:“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乡”结尾的成语

1、衣锦还乡[yī jǐn huán xiāng]

【解释】衣:衣服。锦:有多彩图案的丝织品。还乡:回家、探亲。古时指做官以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也说衣锦荣归。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刘之遴传》:“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示例】但愿得你名登高选,衣锦还乡,教人作话传。 ——明·高则诚《琵琶记·南浦嘱别》

2、冥漠之乡[míng mò zhī xiāng]

【解释】指天庭或地府。也比喻最高境界。同“冥漠之都”。

【出处】明·归有光《祭妻祖父母文》:“方其数尽,何有于老,同返于冥漠之乡。”

【示例】缥兮缈兮,直摩苍穹之极,而抵乎冥漠之乡。 ——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证序》

3、鱼米之乡[yú mǐ zhī xiāng]

【解释】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出处】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示例】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鱼米之乡,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六回

4、背井离乡[bèi jǐng lí xiāng]

【解释】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示例】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

5、流落异乡[liú luò yì xiāng]

【解释】?黄壤肟蚁纾赐獾亍?

【出处】宋·无名氏《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今委顿兮,流落异乡。”

【示例】吴之荣又碰了一鼻子灰,眼见回家已无盘缠,势将流落异乡。 ——金庸《鹿鼎记》第一回

6、无有乡[wú yǒu xiāng]

【解释】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界。

【出处】《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示例】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 ——唐·白居易《睡起晏坐》

7、衣锦过乡[yī jǐn guò xiāng]

【解释】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出处】《新唐书·于高张传》:“吾乃送公衣锦过乡邪!”

8、刮楹达乡[guā yíng dá xiāng]

【解释】楹:堂屋前部的柱子;乡:窗户。用密石磨柱,使精细有光泽,每室四户八窗,使光亮通达。指宽敞华丽的屋子。

【出处】《礼记·明堂位》:“复庙重檐,刮楹达乡。”

9、衣锦故乡[yì jǐn gù xiāng]

【解释】衣:穿。旧指富贵以后穿着华中的衣服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出处】唐·崔致远《酬杨赡秀才送别》:“海槎虽定隔天回,衣锦还乡愧不才。”

【示例】昔人称衣锦故乡,今以本州相授,所以偿功。凉州荒梗,宜有以靖之。 ——《新唐书·姜谟传》

10、羁旅异乡[jī lǚ yì xiāng]

【解释】羁旅:寄居作客;异乡:他乡。在他乡寄居作客。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今诸道发兵各二三千人,势力单弱,羁旅异乡,与贼不相谙委,望风慑惧。”

11、温柔乡[wēn róu xiāng]

【解释】比喻女色迷人之所。

【出处】汉·伶玄《飞燕外传》:“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

【示例】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一回:“乃流寓于众香国之温柔乡,而自号花也怜侬云。”

12、无何有乡[wú hé yǒu xiāng]

【解释】无何有之乡。

【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我们小小一点沉闷会被它荡到无何有乡去了。”

13、文川武乡[wén chuān wǔ xiāng]

【解释】原指出文臣武将的地区。后指教化普及,风俗纯正的地区。

【出处】《南史·胡谐之传》:“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14、歧路他乡[qí lù tā xiāng]

【解释】歧路:岔路。指远离家乡的外地。多指关系亲密的两人分别流落在异地。

【出处】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集三·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某穷途异县,歧路他乡,非无阮籍之悲,诚有杨朱之泣。”

15、无何有之乡[wú hé yǒu zhī xiāng]

【解释】无何有:即无有。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境界。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示例】古今来这些艺术家所以要建设这无何有之乡,追寻那梦里的青花的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

16、异县他乡[yì xiàn tā xiāng]

【解释】指远离家乡的外地。多指关系亲密的两人分别流落在异地。

【出处】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示例】异县他乡惠好音,诗盟卅载许遥寻。看将叹逝士衡意,并入伤春子美吟。 ——钱钟书《寄诗奉答辛迪》

17、流落他乡[liú luò tā xiāng]

【解释】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外地。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舍父逃走,流落他乡,撞东磕西,苦哉,阿弥陀佛。”

【示例】这种流落他乡的酸甜苦辣,又有谁能理解,谁能同情? ——魏孝淳《杨柳怨》

18、随乡入乡[suí xiāng rù xiāng]

【解释】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出处】《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宋·范成大《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诗:“天涯节物遮愁眼,旦复随乡便入乡。”

【示例】“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19、走乡随乡[zǒu xiāng suí xiāng]

【解释】走到哪里就顺随哪里的民情习俗。

【示例】我们走乡随乡就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20、告老还乡[gào lǎo huán xiāng]

【解释】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做官的‘年将半百’,便要‘告老还乡’,买田买地做‘老员外’享清福。”

21、鱼米乡[yú mǐ xiāng]

【解释】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出处】《洪湖赤卫队》第三场:“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22、客死他乡[kè sǐ tā xiāng]

【解释】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出处】《元曲选·无名氏一》:“忙赶上头里的丧车不远,眼见得客死他乡有谁祭奠。”

【示例】他终年飘泊无定,最后落得客死他乡的结局。

“乡”在中间的成语

1、本乡本土[běn xiāng běn tǔ]

【解释】指本地,家乡。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歌重会珍珠衫》:“你老人家女儿多,不把来当事了。本乡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妇的,怎舍得与异乡人做小?”

【示例】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

2、离乡背井[lí xiāng bèi jǐng]

【解释】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伸为乡里,家宅。离开家乡到外地。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示例】有许多本地的干部,现在要离乡背井,到前方去。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3、穷乡僻壤[qióng xiāng pì rǎng]

【解释】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

【出处】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

【示例】穷乡僻壤,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发冲冠。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

4、离乡背土[lí xiāng bèi tǔ]

【解释】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别土”。

【出处】元·张浩养《一枝花·咏喜雨》套曲:“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得也离乡背土。”

5、入乡随俗[rù xiāng suí sú]

【解释】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出处】《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

【示例】庞贝古城潜藏得过于轰轰烈烈,中国人温文尔雅,连自然力也入乡随俗,一层层地慢慢来。 ——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

6、违乡负俗[wéi xiāng fù sú]

【解释】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出处】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昔苏季、张仪违乡负俗,尚复招三方以事赵,请六国以尊秦。”

7、入乡问俗[rù xiāng wèn sú]

【解释】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同“入国问俗”。

【出处】《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

8、随乡入俗[suí xiāng rù sú]

【解释】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同“随乡入乡”。

【出处】《庄子·山木》:“入其俗,从其令。”明·汤显祖《邯郸记》第十三出:“则怕珍馐不齐,老皇帝也只得随乡入俗了。”

【示例】我在生活上,无主见,常常是随乡入俗,随行就市的。 ——孙犁《记陈肇》

9、他乡异县[tā xiāng yì xiàn]

【解释】指远离家乡的外地。

【出处】《乐府诗集·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示例】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卷第二

10、离乡别土[lí xiāng bié tǔ]

【解释】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背井”。

【出处】唐·元稹《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

11、貊乡鼠攘[mò xiāng shǔ rǎng]

【解释】旧指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出处】清·龚自珍《<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今之世,有穷陬荒滨,貊乡鼠攘。”

12、背乡离井[bèi xiāng lí jǐng]

【解释】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出处】见“背井离乡”。

【示例】老夫做了二十年仕宦,万一遇见贼徒,岂能幸免,所以背乡离井,寄迹他方。 ——清·李渔《巧团圆·梦讯》

13、貊乡鼠壤[mò xiāng shǔ rǎng]

【解释】旧指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同“貊乡鼠攘”。

【示例】在这貊乡鼠壤中能有什么好人?

14、鱼肉乡里[yú ròu xiāng lǐ]

【解释】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示例】无非是包揽词讼,干预公事,鱼肉乡里。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八回

15、抛乡离井[pāo xiāng lí jǐng]

【解释】离开家乡故土。

【出处】靳以《去路》:“我这么大年纪,我可不愿意抛乡离井地走那么远。”

【示例】无数群众抛乡离井奔向解放区。

16、武断乡曲[wǔ duàn xiāng qū]

【解释】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示例】力之大者,则反持官府;力之小者,则武断乡曲。 ——清蒲松龄《上孙给谏书》

17、离乡别井[lí xiāng bié jǐng]

【解释】离开家乡到外地。同“离乡背井”。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情道理书》:“离乡别井,劳碌奔驰,不分蚤夜。”

【示例】我怎能让驴哥离乡别井,远道从军呢? ——许地山《女国士》

18、偏乡僻壤[piān xiāng pì rǎng]

【解释】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出处】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19、不可乡迩[bù kě xiāng ěr]

【解释】不可接近。同“不可向迩”。

【出处】《左传·庄公十四年》:“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

20、四乡八镇[sì xiāng bā zhèn]

【解释】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东南西北,四乡八镇。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

21、怀乡之情[huái xiāng zhī qíng]

【解释】怀:怀念;乡: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示例】次日谭绍闻上碧草轩用功,智周万说了怀乡之情,回家一望,改日仍来。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六回

22、还乡昼锦[huán xiāng zhòu jǐn]

【解释】同衣锦昼行,指富贵时穿锦衣回归故乡。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示例】英雄岂学生算,也作还乡昼锦看。 ——清·汪绎《项羽》诗

23、近乡情怯[jìn xiāng qíng qiè]

【解释】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出处】唐·宋之问《汉江》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示例】鸿渐这两天近乡情怯,心事重重,他觉得回家并不像理想那样的简单。 ——钱钟书《围城》十七

24、村邻乡舍[cūn lín xiāng shě]

【解释】指农村的左右邻居。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若是让村邻乡舍都知道,他田福堂的脸都没处搁。”

25、亲不亲故乡人[qīn bù qīn gù xiāng rén]

【解释】比喻同乡人感情亲密。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二回:“常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虽然不是我兄弟,也是我女婿人家。”

【示例】既然是家乡人,我理所当然要多担待一些,亲不亲故乡人吗。 ——赵辉《同治皇帝》第二章

26、物离乡贵[wù lí xiāng guì]

【解释】物品离产地越远越贵重。

【出处】明·沈璟《埋剑记·柔远》:“自古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这语话,信非假,到如今转忆家。”

【示例】这就是俗语说的物离乡贵,其实可算甚么呢!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

27、瘴乡恶土[zhàng xiāng è tǔ]

【解释】瘴:瘴气。指瘴气、瘴疠流行的贫瘠和落后的地方。

【出处】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三折:“有知己者荐为端州巡官,念瘴乡恶土,实不愿行。”

28、斐然乡风[fěi rán xiāng fēng]

【解释】翩然地闻风归向。

29、人离乡贱[rén lí xiāng jiàn]

【解释】指离开故乡,无亲无故,失去依靠,遭人轻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六回:“长老闻言,满眼垂泪道:‘可怜,可怜!这才是人离乡贱。’”

30、靡然乡风[mǐ rán xiàng fēng]

【解释】靡:倒下;乡:同“向”:趋向,向着。形容纷纷趋附、效尤而成风气。

【出处】《汉书·儒林传》:“黜黄老、刑名、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

31、他乡故知[tā xiāng gù zhī]

【解释】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他乡故知,分外亲热。”

32、邻里乡党[lín lǐ xiāng dǎng]

【解释】周制1邻=5家,1里=5邻,1党=500家,1乡=12500家。泛称一乡的人。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雍世》:“毋!以与你邻里乡党乎!”

【示例】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予九族邻里乡党。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

33、他乡遇故知[tā xiāng yù gù zhī]

【解释】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今日又去打虎,谁知恰好遇见贤侄。邂逅相逢,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

【示例】老残,我多时不见你的诗了,今日总算‘他乡遇故知’,您也该做首诗,我们拜读拜读。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34、心乡往之[xīn xiāng wǎng zhī]

【解释】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丘书,相见其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