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u Zongzhou
刘宗周(1578~1645),中国明末哲学家。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明万历六年,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南明福王政权覆亡,绝食殉国。刘宗周为官刚正,敢于直谏,曾指责崇祯帝朱由检“见小利而速近功”,“有自用之心”。因弹劾宦官魏忠贤、权相温体仁几次被革职为民。福王监国,又因劾马士英、阮大铖“党邪害正”,被黜归里。
刘宗周一生致力于讲学和著述,先后在东林书院、首善书院、证人书院与高攀龙、邹元标、陶奭龄等共同讲学。 其著作辑有《刘子全书》 40卷,《刘子全书遗编》24卷,相继于清道光四年(1824)、三十年(1850)刊行。
刘宗周学说“以慎独为宗旨”。“独”即“本心”,即自我意识。慎独就是“兢兢无负其本心”。刘宗周的哲学思想是矛盾的。他基本上信奉王守仁心学,又提倡理气一元论,认为“盈天地间,一气而已”。还说,“理即是气之理、断然不在气之先,不在气之外”,不承认气之上有主宰者。刘宗周否认“生知”,反对“废闻见而言德性”,强调闻见之知。他反对把人性分为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认为“性只有气质之性,义理之性者,气质之所以为性也”。
刘宗周讲学20余年,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和气节之士,其中有黄宗羲、陈确等。刘宗周的理气关系学说,被黄宗羲视为千古决疑之论。他痛恨封建专制的腐朽、怀疑凭一人的独断就能治好国家。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黄宗羲。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对君主私天下进行了谴责。陈确的“天理正从人欲中见”的合理命题是对刘宗周人性论思想的发挥。
刘宗周思想在19世纪初日本阳明学派中也有一定影响,受到一些思想家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