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中医上说酸有什么作用 | 中医讲酸的症状

1. 中医讲酸的症状

酸味是味觉,是人类五种基本味觉的一种。

嗅觉的“酸味”是名词性类比描述,形容闻起来类似闻醋酸的气味。

酸味是由分布在味蕾上的一小部分细胞检测出来的,称为III型味觉受体细胞。酸性物质的H+可以通过质子通道直接进入III型味觉细胞,引起膜电位的变化和细胞质基质酸化,正电荷转移到细胞内导致味觉细胞触发电信号并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到大脑让人意识到酸味。2016年一项研究表明细胞质基质酸化后会刺激酸味觉细胞的兴奋性反应,抑制细胞的K+通道,放大酸味感觉。

2. 中医讲酸是什么意思

中医理论认为甘味能补虚缓急;酸味能敛肺涩肠;苦味能降泄燥湿;咸味能软坚散结;辛味能发表行散。所以中医将食品和药物归纳分类成五味,分别是酸、甘、苦、辛、咸。泛指我们现在所说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

3. 中医里的酸

答:最甜的是甘草最酸的乌梅最苦的黄连最辣的是巴豆 这几样是本人亲自在尝过的中药里头,自认为最酸甜苦辣的几种中药材。

4. 中医说的酸指的是什么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为中医五行学说的组成部分。在中医学的诊断治疗、遣方用药等方面运用广泛。

1、即辛、酸、甘、苦、咸。药物以味不同,作用便不相同。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酸味的多含有机酸,甘味的多含醣类,味苦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

2、《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脏,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日常所食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中都各具有五味所属。本文以五行生克规律,说明了五味与五脏疾病的关系,故名。

5. 中医对酸的说法

中医认为,秋季饮食养生应以“少辛增酸”为原则。所谓少辛增酸,是指要少吃辛辣,多吃酸味食物。因为秋季需要养肺,吃辣会导致肺上火,而吃酸,可以抑制肺气过剩。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低,汗液蒸发快。人特别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喉咙痛、咳嗽、皮肤干燥等秋燥的症状。辛辣食物的摄入会消耗人体大量体液,从而加重秋燥的症状。相反,酸味食物含有鞣酸和有机酸,能刺激肠胃消化液分泌,加速肠道蠕动。因此多吃酸味食物能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酸是中医的概念。中医的酸不但是指味道,更多的是指具有收敛固涩这种药性的“酸”。比如中药五味子,虽然不是很酸,但它的收敛性很强,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想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点击「在线药师」为您解答各种健康问题!

6. 中医中酸的作用

“减酸增甘”早已有之

“减酸增甘”是中医春季养生的饮食原则。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食治》序论中载,“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宋代养生学家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更加细致地指出:“春,肝气旺,肝属木,其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

“减酸增甘”实为抑肝补脾

看似简单的“减酸增甘”,实际上包含着中医五味、五脏、五行乃至“生气通天”的深刻含义。中医认为,人是生长在大自然中的,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自然界万物生长的规律,要天人相应。春季为万物生发之时,在五行中属木。而五脏之中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正应春季阳气生发、生机盎然、草木条达之象,所以肝属木、主春季。一般来说,五脏气血在本脏所主的季节最为旺盛,春季肝之气血旺盛,木旺克土,肝气过旺就会直接损害属土的脾,此时养生需抑肝补脾。而要抑制过旺的肝气却又不能使它受损,最佳途径就是进行饮食调理,这就与五味有了关系。

饮食中的五味各入五脏,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这里的“阴”是指五脏的阴精,“五宫”是指五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五脏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但饮食五味太过,会伤及藏精的五脏。过食酸味食物,则肝气太盛,脾气就要衰竭。而春季肝气本就旺盛,不能“火上浇油”,再过多进食酸味食物助长肝气。所以,春季饮食,首先要少酸;其次要增加甘味,因为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春季肝旺脾弱,会影响五脏功能,而甘味入脾,要帮助脾土来抵御春季旺盛的肝气,饮食上自然要增加甘味来补土健脾。

“酸”≠酸性食物

“甘”≠甜味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酸”与现在常说的酸性食物(如鸡、鱼、肉、蛋、大米等)不同;而“甘”也不仅仅是指食物的味道有点甜。除了味道的酸甜,中医将具有收敛、涩滞作用的食物与药物归入酸味;具有补益、和缓作用的食物和药物归入甘味。比如,石榴虽很甜,但其性属收涩,所以归入酸味食物,具有收敛补血的作用;而山药、扁豆、核桃、菜花、莴笋、白菜及黑米、高粱、黍米、燕麦等五谷杂粮,虽然味淡不甘,但却归入了甘味食物。

“减酸增甘”不是简单的少吃醋多吃糖

“减酸增甘”是要通过饮食调理起到抑肝健脾的作用。在春季,可以多选用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芝麻、柑橘、香蕉、蜂蜜、姜、葱、蒜等食物,具有生发补益的作用,也可吃一些新鲜蔬菜,如春笋、韭菜、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头、香椿头等,具有清热平肝、增进食欲等作用。平素脾胃虚弱、气血两虚者,晚餐可添加红枣枸杞糯米粥,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因春季火热上炎所致的皮肤干燥、大便秘结者,可用胡萝卜、菠菜、粳米煮粥,晨起服,具有清热疏肝、润肠通便的作用。用时令野菜,如荠菜煮粥、包饺子、做汤等,更是春季养生之佳品。温馨提示

蜂蜜不能与豆腐、韭菜同食;大蒜不能与蜂蜜、鲫鱼同食;韭菜不能与白酒、牛肉同食;葱不能与豆腐同食;服六味地黄丸期间不适宜吃葱;萝卜不能与木耳同食;山药忌与鲤鱼、甘遂同食;红枣不能与虾皮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