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社会学习理论

从古典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用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理论。由于И.Π.巴甫洛夫的和新老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以动物实验为依据的,应用到为人类有一定的差距,于是出现社会学习理论。最早提出社会学习概念的是J.多拉德和N.E.米勒。而提出全面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应首推J.B.罗特。他的社会学习理论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其代表作是1954年出版的《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和60年代出版的《人格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A.班杜拉于60~70年代补充和发展了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解释了人们在社会情境中获得各种复杂社会行为的方式,而这正是罗特的理论所缺乏的。班杜拉的代表作是1963年出版的《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和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成为当代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

多拉德和米勒的社会学习理论

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人的模仿学习遵循以下的过程:示范者的行为成为某种可被辨别的线索,它引起观察者内部与此线索相应的反应,随即产生驱力,驱动观察者模仿示范者的行为。观察者的模仿行为如果得到正的酬赏,其内驱力会下降,观察者以后在类似情景中会再次做出模仿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强化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一方面,示范者的行为如果没有得到正的酬赏,或是得到的很少,他的行为就不能作为特殊线索在观察者内部引起反应,或是引起的反应较弱,致使随后产生的模仿驱力也就较弱;另一方面,观察者如果做出模仿示范者行为的反应之后,没有得到正酬赏,这种反应就不会被保持。这种观点主要侧重于模仿过程,而未能说明新行为是如何习得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与前人的观点不同,班杜拉认为强化对模仿学习不具有决定作用,只是对习得的行为反应再现起易化作用。班杜拉认为模仿学习是这样的过程:观察者以整体知觉的方式观察到示范者在一定情景中对某一刺激物做出的反应,这个过程今后以表象的方式在观察者意识中再现,同时他利用语言符号系统对其进行思维表征,大大地易化了他对该情景中特殊刺激物与示范者反应之间联系的认识以及对示范者反应细节的掌握。这样,观察者若在类似的场景中遇到类似的刺激,即使示范者不在场,他也能独立地完成他从示范者那里习得的反应。班杜拉特别强调人通过语言符号作用发现和掌握刺激与特殊反应之间的联接,并在以后的适当场合再现这些联接,而反应与强化之间的联接不是模仿学习的关键所在。

按班杜拉的观点,人通过模仿进行社会学习可获得几种效果:

(1)示范效果:指观察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某种新奇行为活动从而掌握新的行为模式。这种学习不仅使观察者学会行为反应本身,而且掌握做出这种行为的适当场合。因为,人具有使用语言符号的能力,对行为模式掌握的过程是在内部完成的,无需“尝试错误”。

(2)抑制和去抑制效果:所谓抑制即指观察者发现示范者的某种行为反应获得负的强化结果,观察者自己以后也会减少这种行为反应;去抑制则反过来,观察者发现示范者做出某种被社会道德规范禁止的行为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却得到酬赏,他今后做这种负性行为的可能性会增加。班杜拉用“替代性强化”这个概念说明这一过程:虽然观察者没有亲自接到酬赏或惩罚,但示范者的结果被他(她)替代性地体验到了,原情景中对示范者起作用的特殊刺激对观察者而言获得了经典条件化性质。以后,当他自己做出与此替代性强化结果有关的行为时,不必经过“尝试错误”阶段。

(3)易化反应效果:示范者的反应成为观察者的辨别性刺激,它使观察者类似的本已掌握的行为更容易发生。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侧重于个体认识活动的作用,这种认识活动通过表象和语言编码被贮存下来。这个理论体现了班杜拉的基本倾向。他认为人具有主动性,有选择和自我调整的能力;而且,他比较面向现实,将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解决相结合。班杜拉等人围绕这一理论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获得相当丰富的结果,这些结果不仅被用来证明理论,也被用于说明和指导当代人的社会生活,如人的侵犯行为,顺从现象,电视宣传的效果等等。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罗特认为,所以称其为社会学习理论是因为它强调基本行为模式是在社会情境中习得的,是与要求满足的需要和以他人为中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个理论的特点是用强化变量和认知变量以及效果率说明观点。罗特利用4个基本概念:

(1)行为潜能(BP),行为包括运动、认知活动、语言和情绪反应等;

(2)期望(E),主体关于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行为将引起特定强化的可能估计;

(3)强化值(RV),等概率下对某个强化的喜爱度;

(4)心理情境。他根据这4个变量的关系,提出如下公式:

公式 符号

公式说明:在情境1和强化ax行为产生的潜能等于在情境1中x行为产生后强化a出现的期望和在情境 1中强化a的值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