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中国现代第1所国立高等艺术院校。1918年4月创立于北京。初名北京美术学校,第一任校长为郑锦。以培养美术师资、实用美术人材、提倡美育为办学目的。初设中等部及师范班。

1922年改称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招收中国画、西画、图案3系本科生,并停办中等部及师范班。1925年8月改为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增设音乐、戏剧2系,由刘百昭任校长,翌年林风眠为校长。1927年并入北京大学,停办音乐、戏剧2系,改称北京大学美术专门部,刘庄为部主任。

1928年改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设中国画、西画、实用美术、音乐、戏剧、 建筑6系。1930年春改为艺术职业专科学校,同年秋定名为艺术专科学校。1934年由严智开任校长,设绘画科(分中国画、西画组)、雕塑科(分雕刻、塑造组)、图工科(分图案、图工组)。1936年由赵畸任校长。翌年抗日战争爆发,迁校于江西牯岭。1938年,南京沦陷后,与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合并迁湖南沅陵,改名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由滕固任校长。翌年迁至昆明。

1941年学校迁至四川璧山,校长为吕凤子。1943年迁校于重庆,校长为陈之佛。1945年由潘天寿任校长。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南迁后,留在北平的该校部分师生仍沿用原校名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一部分被改称为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八分班,由邓以蛰为主任。1946年8月1日,重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聘徐悲鸿任校长,设绘画、雕塑、图案、陶瓷、音乐5个专业。徐悲鸿到校后努力于该校教学改革,重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规定素描为各系必修课程,倡导师法造化,描写人民生活,开辟中国画的新途,并为此与传统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该校历时30余年,数遇变故而坚持办学,为社会培养了许多美术人材。1950年初,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合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央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