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让”的成语(39个)

本文整理了让再让三、桃羞李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等含“让”的成语39个,其中“让”开头的成语5个,“让”结尾的成语14个,“让”在中间的成语20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让”开头的成语

1、让再让三[ràng zài ràng sān]

【解释】指几次三番地推让。

【出处】明·史可法《复多尔衮书》:“群臣劝进,今上悲不自胜,让再让三,仅允监国。”

【示例】就譬如世兄孝敬老师万金,难道老师也合他让再让三不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2、让三让再[ràng sān ràng zài]

【解释】指几次三番地推让。同“让再让三”。

【出处】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长被举之人,亦必须让三让再以副举贤若夔龙之美事,及再三为大众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让德而镇嚣争焉。”

3、让逸竞劳[ràng yì jìng láo]

【解释】指安逸之事互相谦让,劳苦之事互相争抢。

【出处】《魏书·孝感传·吴悉达》:“昆弟同居四十余载,闺门和睦,让逸竞劳。”

4、让礼一寸,得礼一尺[ràng lǐ yī cùn ,dé lǐ yī chǐ]

【解释】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出处】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二四引三国魏曹操《礼让令》:“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示例】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谓‘让一寸,饶一尺’,则曹氏《令》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5、让枣推梨[ràng zǎo tuī lí]

【解释】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出处】《南史·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后汉书·孔融传》注引《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示例】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 ——《南史·梁武陵王传》

“让”结尾的成语

1、桃羞李让[táo xiū lǐ ràng]

【解释】桃和李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2、温良忍让[wēn liáng rěn ràng]

【解释】听他人意志的摆布、忍让、屈从。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一向温良忍让的母亲,愤愤地说:‘受苦的日子过去了,我们也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了。’”

【示例】你不要因为他温良忍让就欺负他。

3、你推我让[nǐ tuī wǒ ràng]

【解释】指双方互相谦让。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卷:“他三个兀自你推我让。”

【示例】他们你推我让的,谁都不想当这个头。

4、当仁不让[dāng rén bù ràng]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示例】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5、桃羞杏让[táo xiū xìng ràng]

【解释】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6、刑仁讲让[xíng rén jiǎng ràng]

【解释】以仁爱为典型,讲求礼让。

【出处】《礼记·礼运》:“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7、寸步不让[cùn bù bù ràng]

【解释】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出处】清·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盖西国政治之基础,在于民权,而民权之巩固由于国民竞争权利寸步不肯稍让,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以自利天下。”

【示例】在地主阶级内部斗争中,袭人往往委曲求全,凤姐却寸步不让。 ——王朝闻《论凤姐》第十六章

8、寸土不让[cùn tǔ bù ràng]

【解释】一寸土地也不让人。

【出处】元·金好问《鸿沟同钦叔赋》:“雌雄自决已无策,尺寸必争唯上流。”

【示例】寸土必守,寸土不让,坚决守住阵地。 ——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回忆淮海战役》

9、温良恭俭让[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解释】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示例】物有本来,事有终始,以温良恭俭让之德,五者乃圣德光辉。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二折

10、你谦我让[nǐ qiān wǒ ràng]

【解释】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7回:“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别你谦我让的。”

【示例】你谦我让的局面不多见。

11、允恭克让[yǔn gōng kè ràng]

【解释】允:诚信;克:能够;让:谦让。诚实、恭敬又能够谦让。

【出处】《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示例】先大行皇帝天表奇伟、大智夙成、宏才肆应、允恭克让、宽裕有容、天章睿发、烛照如神。(二月河《乾隆皇帝》四)

12、杯羹之让[bēi gēng zhī ràng]

【解释】指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汉军断绝楚军粮草,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高高的肉案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13、各不相让[gè bù xiāng ràng]

【解释】让:歉让。互不谦让、让步。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历)害一天。”

【示例】各不相让对大家都没好处。

14、温良俭让[wēn liáng jiǎn ràng]

【解释】温:温和;良:善良;俭:节制;让:忍让。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示例】张端甫,我见你一贫如洗,教你做门馆先生,你则合温良俭让。 ——明·无名氏《女姑姑》第四折

“让”在中间的成语

1、高山低头,河水让路[gāo shān dī tóu,hé shuǐ ràng lù]

【解释】比喻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无穷力量。

【出处】邓拓《英雄的路》:“人们常说的‘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奇迹,在宝成路上真正实现了。”

2、推贤让能[tuī xián ràng néng]

【解释】推:举荐;让:谦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出处】《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示例】在朝之士相让于上,草庐之人咸皆化之,推贤让能之风从此生矣。 ——《晋书·刘寔传》

3、礼让为国[lǐ ràng wéi guó]

【解释】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出处】《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示例】中国又原是“礼让为国”的,既有礼,就必能让,而愈能让,礼也就愈繁了。 ——鲁迅《准风月谈·礼》

4、耕者让畔,行者让路[gēng zhě ràng pàn,xíng zhě ràng lù]

【解释】畔:田界。种田的人把田界让给对方,走路的人让开路让别人先走。形容礼让成为社会风气。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汉·五充《论衡·是应篇》:“男女异路,市无二价,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1回:“刚才我们一路看来,那些‘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光景,已是不争之意。”

5、避让贤路[bì ràng xián lù]

【解释】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6、山不让土石[shān bù ràng tǔ shí]

【解释】山不拒辞土石才能高大。比喻人度量宽广,才能成大事。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海不让水潦,以成其大;山不让土石,以成其高。”

7、退让贤路[tuì ràng xián lù]

【解释】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8、终身让路,不枉百步[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

【解释】枉:冤枉。一生给他人让路,加起来,走的冤枉路不会超过百步。比喻对人谦让,不会有害处。

【出处】《新唐书·朱敬则传》:“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9、急病让夷[jí bìng ràng yí]

【解释】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出处】语出《国语·鲁语上》:“贤者急病而让夷。”

【示例】公曰:‘古人辞易不辞难,急病让夷,吾之志也。 ——宋·王禹偁《殿中丞赠太常少卿桑公神道碑铭序》

10、推梨让枣[tuī lí ràng zǎo]

【解释】指兄弟友爱。

【出处】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

11、耕者让畔,讼者让田[gēng zhě ràng pàn,sòng zhě ràng tián]

【解释】畔:田界。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出处】清·汪琬《新修至德庙碑》:“古者政化之成也,则公卿让于朝,士庶人让于都,于鄙,耕者让畔,讼者让田。”

12、拱手让人[gǒng shǒu ràng rén]

【解释】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

【示例】我不会拱手让人的

13、不让之责[bù ràng zhī zé]

【解释】让:推让;责:责任。不可推让的责任。

【出处】唐·韩愈《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睹兹盛美,焉敢避不让之责而默默邪?”

1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解释】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出处】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5、谦让未遑[qiān ràng wèi huáng]

【解释】遑:闲暇。谦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

【出处】《汉书·贾谊传》:“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遑)也。”

16、好让不争[hào ràng bù zhēng]

【解释】乐于谦让,不喜欢与他人争执。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如此看来,这几个交易光景,岂非好让不争的一幅行乐图么?”

1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解释】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出处】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18、行者让路[xíng zhě ràng lù]

【解释】行走的人相互让路。指大家都谦逊有礼。

【出处】汉·王充《论衡·是应篇》:“又言山出车,泽出舟,男女异路,市无二价,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示例】刚才我们一路看来,那些“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光景,已是不争之意。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

19、泰山不让土壤[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解释】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出处】《史记·李斯无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0、廉泉让水[lián quán ràng shuǐ]

【解释】廉:廉洁;让:谦让。原比喻为官廉洁,后也比喻风土习俗淳美。

【出处】《南史·胡谐之传》:“帝言次及广州贪泉,因问柏年:‘卿州复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示例】廉泉让水,幸被孤寒,弱榇残魂,家山可望,仁者之心庶几远矣。 ——俞平伯《人生不过如此·为何经海募款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