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了伊何底止、自贻伊咎等含“伊”的成语13个,其中“伊”开头的成语3个,“伊”在中间的成语10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伊”开头的成语1、伊何底止[yī hé dǐ zhǐ]
【解释】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同“伊于胡底”。
【出处】鲁迅《〈朝花夕拾〉后记》:“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几全如陈叔宝之无心肝。长此滔滔,伊何底止?”
2、伊于何底[yī yú hé dǐ]
【解释】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表示事情不堪设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示例】彼也力绵,我也命薄,茫茫孽海,不知伊于何底矣。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
3、伊于胡底[yī yú hú dǐ]
【解释】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示例】那知这个杨右相,却一味大言欺君,全无定乱安邦之策,将来国家祸患,不知伊于胡底。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十九回
“伊”在中间的成语1、自贻伊咎[zì yí yī jiù]
【解释】指自己招来过错。
【出处】唐·刘知幾《史通·疑古》:“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禄,其事不成,自贻伊咎。”
【示例】况杜亚薄知经籍,素懵文辞,李翰虽以辞藻擢第,不以书判擅名,不慎举人,自贻伊咎。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无名子谤议》
2、下车伊始[xià chē yī shǐ]
【解释】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出处】《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示例】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这也批评,那也指责,这是很不合适的。
3、秋水伊人[qiū shuǐ yī rén]
【解释】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示例】登高望远,极目苍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清·龚萼《雪鸿轩尺牍·答许葭村》
4、自诒伊戚[zì yí yī qī]
【解释】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示例】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昊天寺在幽州,与萧后接壤境界,倘辽人知之,发兵劫驾,岂非自诒伊戚。”
5、匪伊朝夕[fěi yī zhāo xī]
【解释】匪:不是;伊:文言助词。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
【出处】《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
【示例】我有志,匪伊朝夕。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6、蒹葭伊人[jiān jiā yī rén]
【解释】蒹葭:初生的芦苇;伊人:那个人。指一心寻求思恋而不曾会面的人。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示例】奉教忽焉经岁,蒹葭伊人,自是朋辈相怀,终以一水为恨;若不肖于先生,直高山仰止耳。 ——徐世溥《寄侍御李匡山先生书》
7、驰志伊吾[chí zhì yī wú]
【解释】伊吾,今新疆哈密。以之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出处】《后汉书·臧宫传论》:“臧宫、马武之徒,抚鸣剑而抵掌,志驰於伊吾之北矣。”
8、自贻伊戚[zì yí yī qī]
【解释】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示例】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自贻伊戚,无为可抵。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9、自遗伊戚[zì yí yī qī]
【解释】伊:是,此;戚:忧患。比喻自寻烦恼,自招灾祸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若公则自遗伊戚,可无庸诉也。”
10、匪朝伊夕[fěi zhāo yī xī]
【解释】匪:不是;伊:文言助词。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
【出处】《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
【示例】匪朝伊夕,不可胜记。 ——唐·李林甫《嵩阳观纪胜德感应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