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畏”的成语大全(53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畏罪潜逃、势焰可畏、逡巡畏缩等含“畏”的成语53个,其中“畏”开头的25个,“畏”结尾的10个,“畏”在中间的18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畏”开头的成语

1、畏罪潜逃[wèi zuì qián táo]

【解释】犯罪后害怕定罪而逃走。

【出处】郭沫若《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方士侯生、卢生等骗了始皇几年,畏罪潜逃。”

【示例】方士侯生、卢生等骗了始皇几年,畏罪潜逃。 ——郭沫若《吕布韦与秦王政的批判》

2、畏天知命[wèi tiān zhī mìng]

【解释】畏:敬服;天:上天;命:命运。指顺从天意,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

【示例】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 ——《晋书·宣帝纪》

3、畏天悯人[wèi tiān mǐn rén]

【解释】畏:敬畏。敬畏天命,怜悯世人的困苦。

【出处】隋·王通《中说·周公》:“易之忧患,业业焉,孜孜焉,其畏天悯人,思及时而动乎?”

4、畏刀避箭[wèi dāo bì jiàn]

【解释】畏:害怕,畏惧。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示例】清·无名氏《刘公案》第76回:“丈夫做事要留名,畏刀避箭非男子。”

5、畏缩逡巡[wèi suō qūn xún]

【解释】逡巡:想走又不走,犹豫不决的样子。指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

【出处】明·刘基《黄金策·出行》:“或鬼持世,乃是逡巡畏缩之象,欲行不行,必怀疑贰。”

6、畏缩不前[wèi suō bù qián]

【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示例】尤其是她自己,起先虽然颇有畏缩不前的心情,此时却已鼓起勇士临阵似的气慨了。 ——叶圣陶《平常的故事》

7、畏之如虎[wèi zhī rú hǔ]

【解释】像怕老虎那样畏惧。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朱氏盛衰》:“有在仕途者,稍拂其意,则以违上命文致其罪,浙人畏之如虎。”

【示例】张飞过于凶狠,部下对他畏之如虎

8、畏死贪生[wèi sǐ tān shēng]

【解释】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出处】《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示例】似此畏死贪生,实出臣等意料之外,亦伤圣上知人之明。 ——二月河《乾隆皇帝》二十五

9、畏影而走[wèi yǐng ér zǒu]

【解释】比喻庸人自扰。亦作“畏影恶迹”。

【出处】《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墨亦甚矣。”

10、畏强欺弱[wèi qiáng qī ruò]

【解释】害怕强大的,欺负弱小的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1回:“你自己想想,这等畏强欺弱的勾当,便给你报了仇,泄了恨,又有什么体面呢?”

11、畏葸不前[wèi xǐ bù qián]

【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葸不前,当时谓拽动阵前。”

【示例】在困难面前畏葸不前,不是我们的作风。

12、畏口慎事[wèi kǒu shèn shì]

【解释】慎:谨慎。说话谨慎,做事小心。

【出处】宋·苏轼《答吴子野书》:“近日始畏口慎事,虽已迟,犹胜不悛也。”

13、畏刀避剑[wèi dāo bì jiàn]

【解释】指贪生怕死。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都是些畏刀避剑的,恁不去出力。”

【示例】姜尚有元帅之名,无元帅之行,畏刀避剑,岂是丈夫所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

14、畏敌如虎[wèi dí rú hǔ]

【解释】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卷三十五:“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示例】领导者们畏敌如虎,处处设防,节节抵御。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5、畏天恤民[wèi tiān xù mín]

【解释】天:上天;恤:救济。敬畏上天,救济下民。古代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观念。

【出处】宋·苏辙《栾城集·第四表许允批答二首》:“畏天恤民,本朕躬平日之志,避殿损膳,抑祖宗故事之常。”

16、畏天爱民[wèi tiān ài mín]

【解释】天:上天。敬畏上天,爱怜下民。古代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观念。

【出处】天:上天。敬畏上天,爱怜下民。古代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观念。

17、畏葸退缩[wèi xǐ tuì suō]

【解释】葸:害怕。因为胆怯而后退。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葸不前,当时谓拽动阵前。”

【示例】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 ——鲁迅《南腔北调集·祝〈涛声〉》

18、畏首畏尾[wèi shǒ wèi wěi]

【解释】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示例】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最是高兴,从不畏首畏尾。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19、畏而爱之[wèi ér ài zhī]

【解释】畏:惧怕。指又怕又爱。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示例】威惠兼举,宽猛相资,故能畏而爱之,不严斯治。 ——《隋书·樊子盖传》

20、畏影恶迹[wèi yǐng è jì]

【解释】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出处】《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21、畏威怀德[wèi wēi huái dé]

【解释】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出处】《国语·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示例】虽奉天子明诏来讨不廷,只要畏威怀德,不是贪取土地,致害生灵。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22、畏头畏尾[wèi tóu wèi wěi]

【解释】畏:畏惧,害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

23、畏影避迹[wèi yǐng bì jì]

【解释】比喻庸人自扰,不明事理。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示例】庄周所谓畏影避迹,吾弗为也。 ——《陈书·萧允传》

24、畏强凌弱[wèi qiáng líng ruò]

【解释】畏:害怕;凌:欺侮。形容欺软怕硬。

【出处】宋·苏辙《再乞罪吕惠卿状》:“今中外士大夫见惠卿独得不诛,皆谓言事之官有畏强凌弱之心,执政大臣有吐刚茹柔之意。”

【示例】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25、畏难苟安[wèi nán gǒu ān]

【解释】害怕困难,苟且偷安。

【出处】《清史稿·食货志二》:“大学士倭仁疏陈黑地升科,州县畏难苟安,请申明赏罚。”

【示例】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图大事,成大业者不可畏难苟安。”

“畏”结尾的成语

1、势焰可畏[shì yàn kě wèi]

【解释】势:权势;焰:气焰;畏:畏惧。权势和气焰很盛,让人望而生畏。形容权贵气焰嚣张,仗势作恶,使人畏惧。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一:“时,秦会之当国,数以言罪人,势焰可畏。”

【示例】士诒捻着几根胡髭微微笑道:“不是士诒夸口,士诒要举老沈,会员敢另举他人么?”势焰可畏。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四七回

2、阳秋可畏[yáng qiū kě wèi]

【解释】阳秋:原作“春秋”。《春秋》为古代寓褒贬、别善恶的编年体史书,这种有褒有贬秉笔直书的笔法,使有问题的人觉得可怕。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明·焦竑《献徵录》:“储瓘为考功郎中,藏否不曲当,一时人士悚然曰;‘阳秋可畏’”

3、令人生畏[lìng rén shēng wèi]

【解释】使人害怕、胆怯。

【示例】他平时就是目光炯炯,令人生畏,今日更是目光如剑,好像要刺透别人心肺。 ——姚雪垠《李自成》第五卷第一章

4、惟施是畏[wéi yǐ shì wèi]

【解释】施:通“迤”、“迆”,斜行,这里指斜路。最怕的是走斜路。

【出处】《老子》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5、无私无畏[wú sī wú wèi]

【解释】因为不自私而无所畏惧。

【示例】他无私无畏,勇往直前。

6、狰狞可畏[zhēng níng kě wèi]

【解释】狰狞:状貌凶恶。状貌凶恶,让人畏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鹰虎神》:“郡城东岳庙,在南郭大门左右,神高丈余,俗名鹰虎神,狰狞可畏。”

【示例】他有一幅狰狞可畏的长相。

7、人言可畏[rén yán kě wèi]

【解释】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出处】《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示例】但是人言可畏,必定也要明明心;就是你不怕什么,难道我们老大死了,还当王八么? ——清·李宝嘉《活地狱》第三十回

8、望而生畏[wàng ér shēng wèi]

【解释】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出处】《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示例】加上他那黑而峻厉的面孔,颇使我望而生畏。 ——孙犁《远的怀念》

9、夏日可畏[xià rì kě wèi]

【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10、后生可畏[hòu shēng kě wèi]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示例】后生可畏,非虚言也。 ——宋·朱熹《寄陈同甫书》十二

“畏”在中间的成语

1、逡巡畏缩[qūn xún wèi suō]

【解释】逡巡:想走又不走,犹豫不决的样子。指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

【出处】明·刘基《黄金策·出行》:“或鬼持世,乃是逡巡畏缩之象,欲行不行,必怀疑贰。”

【示例】那猛虎剪尾刨蹄,正欲向前扑人,见了林澹然,逡巡畏缩,雄威顿挫,低头屈足,蹲于地上。 ——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三十八回

2、民不畏死[mín bù wèi sǐ]

【解释】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出处】《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示例】夫民不畏死,欲其不为陈胜、吴广、赤眉、铜马之纷纷发难,不可得也。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三章

3、视为畏途[shì wéi wèi tú]

【解释】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出处】《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示例】近来刑部,因批驳严,参罚重,缙绅中视为畏途。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

4、严师畏友[yán shī wèi yǒu]

【解释】严:严格。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

【出处】《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宋·陆游《病起杂言》:“起居饮食每自省,常若严师畏友在我傍。”

【示例】而严师畏友,又非可亟得之于末世,则夫滔滔者之日趋于下,更奚足怪! ——清·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5、贪生畏死[tān shēng wèi sǐ]

【解释】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出处】《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1回:“弟子不得已纳降,不过救此一郡生灵耳,岂是贪生畏死之故。”

6、罢马不畏鞭箠[pí mǎ bù wèi biān chuí]

【解释】罢:同“疲”;箠:鞭子,这里指鞭打。非常疲乏的马,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会走动。比喻极端穷困的人并不害怕严厉的法律和刑罚。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诏圣》:“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7、无所畏忌[wú suǒ wèi jì]

【解释】没有什么畏惧和顾忌。

【出处】汉·班固《汉书·王尊传》:“专权擅势,大作威福,纵姿不制,无所畏忌,为海内患害。”

【示例】董艾放纵,无所畏忌,中丞按奏,而取退免。 ——《晋书·齐王冏传》

8、不畏强御[bù wèi qiáng yù]

【解释】不怕豪强有势力的人。

【出处】《诗·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示例】宣帝初知盖宽饶忠直不畏强御,自侯司马擢为太中大夫司隶校尉,不可谓不知深矣。 ——宋·苏轼《乞郡札子》

9、民不畏威[mín bù wèi wēi]

【解释】畏:害怕;威:威胁。人民不害怕威胁。形容人民的大无畏气概。

【出处】《老子》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10、讳兵畏刑[huì bīng wèi xíng]

【解释】指慎于用兵和用刑。

【出处】宋·张耒《大礼庆成赋》:“于惟祖宗,有常则兮。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益,兹不易兮。”

11、无所畏惮[wú suǒ wèi dàn]

【解释】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顾忌。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叔列传》:“三河太守皆内倚中贵人,与三公有亲属,无所畏惮。”

【示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无畏者,许之无所畏惮也。”

12、视如畏途[shì rú wèi tú]

【解释】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险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难的、可怕的事情。

【出处】《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示例】近来刑部,因批驳严,参罚重,缙绅中视如畏途。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

13、虽畏勿畏,虽休勿休[suī wèi wù wèi,suī xiū wù xiū]

【解释】畏:佩服,敬畏;勿:不要;休:赞美。虽然受到尊敬,但不要自认为可尊敬,虽受到称许,但不要认为可赞美。

【出处】《尚书·吕刑》:“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虽畏勿畏,虽休勿休。”

14、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

【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魏书·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示例】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5、怀德畏威[huái dé wèi wēi]

【解释】怀德:心中怀有感恩戴德之情。指对君王或上司既感激而又惧怕其威严。

【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怀德畏威,向风请顺。”

【示例】上践阼,豁达大度,推赤心以待之,繇是诸路节将怀德畏威,不敢跋扈。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

16、初生之犊不畏虎[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解释】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示例】我看你二人,也真是初生之犊不畏虎! ——粤剧《搜书院》

17、愍不畏死[mǐn bù wèi sǐ]

【解释】愍:祸乱。形容强盗恶霸是不怕死的亡命之徒。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四:“自非李元平、源休、张光晟辈之愍不畏死,谁则从之?”

【示例】是谓愍不畏死。会晔家母妻,并来探视,且泣且詈,晔无愧色,亦无戚容。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十四回

18、忧谗畏讥[yōu chán wèi jī]

【解释】担忧被谗言中伤。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示例】清·昭梿《啸亭杂录·嵇文恭公》:“公每早起,必自揉其身躯久之,曰:‘今日舒畅。’登朝如故,人皆笑之,然亦忧谗畏讥之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