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野花椒叶

概况

异名:花椒叶、麻醉根叶(《江苏药材志》),土花椒、高脚刺、臭椒(《中药大辞典》)。

基源: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野花椒的叶。

原植物:野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Z.setosum Hemsl.;Fagara setosa Engl.)

余项参见“野花椒”条。

生药

采集:7~9月采收带有叶片的小枝,晒干。药材产于江苏、福建、浙江。本品在江苏部分地区作“花椒叶”使用。

鉴别:干燥的小叶片有时破碎或卷缩,完整者呈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常向下反折。上面棕绿色,下面灰绿色,沿主脉疏生小刺。对光可见多数透明腺点。质脆易碎。商品中常杂有小枝,表面灰棕色,疏生皮刺及细小皮孔;断面黄白色,中央具白色的髓。气微,味微苦。

化学性质

含马栗树皮素二甲醚(Aesculetin dimethylether)[1]和生物碱[2]:野花

椒碱(Zanthosimuline)(1)、花椒西灵(Huajiaosimulinc)(2)、N-乙酰番荔枝碱(N-Acethylanonaine)、白屈菜赤碱、降白屈菜赤碱、Bocconoline、8-甲氧基N-甲基芸香碱、茵芋碱(Skimmianine)、N-乙酰降荷叶碱、岩山椒酰胺(Arnottianamide)、德卡花椒碱(Decarine)等。

注 果实含挥发油及辛辣物质山椒素(San-shool)。挥发油中有柠檬烯、芳樟醇(Linaloo1)、乙酸芳樟醇酯[1]。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53。[2] Phytochemistry 1993;34(6)∶1659。

药性

性味:辛,微温。

功效:祛风散寒,健胃驱虫,除湿止泻,活血通经。

主治:《泉州本草》:“跌打损伤,风湿痛,瘀血作痛。经闭,咯血,吐血,关节痛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30g;或泡酒、烧存性研末。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泉州本草》:“治腿头风湿痛:野花椒鲜叶30g,白芙蓉鲜叶、鲜艾叶各15g,生姜30g,麻油120ml。含放锅内炸至各药焦黑为度,去药取油,搽患处,以愈为度。”

单方应用:①《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野花椒叶15~30g。煎汤,黄酒送服。” ②《泉州本草》:“治咯血,吐血:野花椒叶烧灰为末,每次3g,童便送服。” ③《泉州本草》:“治妇女闭经:野花椒叶干末泡酒服,每次6ml。” ④《泉州本草》:“治阴股疽及附骨疽:鲜野花椒叶,酒制3次,合糯米饭捣烂,调酒敷患处。” ⑤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治跌打损伤:野花椒叶,研末撒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