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叶適(1150~1223)

图

中国南宋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代表。字正则,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晚年讲学于永嘉城外水心村,人称水心先生。淳熙五年(1178)擢进士第二,授平江节度推官,历任太常博士,代理工部、兵部、吏部侍朗等职,官至宝文阁待制。他力主抗金,并揭露当时兵弱财困的积弊。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贸然北伐,兵败,调任叶適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叶適指挥得当,击退来犯金兵,保全江淮。继而措置屯田,建立堡坞,巩固江防。开禧三年韩侂胄被诛,中丞雷孝友弹劾叶適 “附侂胄用兵”罪,叶適被夺职,返归故乡,从事讲学,著述终身。主要著作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及《别集》。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叶適集》。

哲学思想

在宇宙观上,叶適强调 “道”存在于事物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批判老子“道先天地”之说,认为有了天地与人类之后,才有“道”。“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而这个“物”是由“气”构成的。“五行”和“八卦”就是“一气”的“流行变化、不常其所” 的各种表现形态。他还提出 “一物为两”、“一两不同”等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命题,认为阴与阳、刚与柔、顺与逆、离与合等等,都“相禅而无穷”,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以致处于无穷变化之中。

叶適认为“道”既不能离物,人们认识“道”,就必须详尽地考察各种客观事物,“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无验于事者,其言不合;无考于器者,其道不化”。他强调主观服从客观,“以物用而不以己用”,反对用主观代替客观,否则“自用则伤物,伤物则己病矣”。叶適提出了耳目与心官并用的“内外交相成之道”,作为获得知识的途径。认为耳目之官的感性认识是从外到内,心之官的理性认识是从内到外,二者交互作用而形成全面的知识。他批判那些“专以心性为宗主”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重视人们亲身的直接经验对于认识的重大意义。说“故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方者为良医,尽观而后自为之,故无泥古之失,而有合道之功”。认为由于多方面的观察,有丰富经验的积累,就不受旧传统的束缚,而能够有新的贡献。他强调人的思想言论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然便是“论高而违实”。比如射箭,“弓矢从的,而的非从弓矢”。叶適还指出,人们之所以愚昧无知,是由于不明白事物对立矛盾的道理,“天下不知其为‘两’也久矣,而各执其一以自遂。奇谲秘怪,蹇陋而不弘者,皆生于‘两’之不明”。

叶適对各家学说都有所批判、评论,他批判老子是以有为无的 “虚无之宗”,是 “尽遗万事而特言道”。对庄子、佛学、“汉唐诸儒”至宋代理学,他都作了尖锐的批判,尤其反对“性与天道”之说,南宋陈振孙评论他说:“自孔子之外,古今百家,随其浅深,咸有遗论,无得免者。”他在哲学上的局限性有,过分强调经验,忽视理论思维的意义;承认事物的矛盾,却主张调和等等。

伦理思想

叶適提出了一种与理学伦理思想相对立的、以重视功利为特点的伦理学说。他反对理学“以义抑利”、“存理去欲”的观点,强调“以利和义”,坚持道德和功利的统一。他指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农业生产是整个封建“王业”的基础,也是道德的基础,“夫衣食逸则知教,被服深则近雅”,人们的物质生活好了,道德水平才能相应提高。他反对以天理与人欲为划分圣、狂的标准,认为事功才是道德评价的依据,三代之君所以是“圣人”,就在于他们从不同方面解决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其高尚品德就表现在他们的事功之中。叶適尽管强调道德必须以实际功利为目的,但他并不否认动机在道德评价中的意义,认为个人的名利心和帝王的权势欲都是与道德不相容的。叶適还指出,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而个人道德上的完善则只有在实事实功中才能达到。他重视知识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认为一味空谈心性,讲求内省。否认见闻知识,是不能培养人们的优良道德品质的。

叶適的伦理思想,直接为其改革政治和抗金主张作理论上的论证,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特别是颜元等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