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舌”的成语大全(211个)

小编为您整理了舌者兵也、虚嘴掠舌、嚼舌头根等含“舌”的成语211个,其中“舌”开头的17个,“舌”结尾的139个,“舌”在中间的55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舌”开头的成语

1、舌者兵也[shé zhě bīng yě]

【解释】舌头好比兵器,说话不当,既伤别人,又伤自己。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口者关也,舌者兵也,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2、舌战群儒[shé zhàn qún rú]

【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示例】诸葛亮舌战群儒,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3、舌锋如火[shé fēng rú huǒ]

【解释】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示例】他一向舌锋如火,很少有人能说得过他。

4、舌敝唇枯[shé bì chún kū]

【解释】形容费尽了唇舌。同“舌敝唇焦”。

【出处】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

5、舌底澜翻[shé dǐ lán fān]

【解释】舌头底下好像波涛奔涌。形容善于说话,说起来滔滔不绝。

【出处】唐·韩愈《记梦》:“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

【示例】生因谈诗词兼及家乡风景,女舌底澜翻,妙绪泉涌。 ——清·王韬《淞隐漫录·七·姚云纤》

6、舌剑唇枪[shé jiàn chún qiāng]

【解释】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见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宽安。”

【示例】显吹弹歌舞,论角徵宫商,使心猿意马,逞舌剑唇枪。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

7、舌干唇焦[shé gān chún jiāo]

【解释】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日夜焦唇干舌,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示例】为了她的事情,我找有关部门说得舌干唇焦了

8、舌尖口快[shé jiān kǒu kuài]

【解释】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出处】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若是独角牛今番撇台,着那厮浅水鱼儿摸来。山海也似冤仇我和他劈甚么排,不是我舌尖口快。”

9、舌挢不下[shé jiǎo bù xià]

【解释】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出处】《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

【示例】次日长闻报,仰面视天,舌挢不能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10、舌桥不下[shé qiáo bù xià]

【解释】形容惊讶的神态。

11、舌柔顺终以不弊 [shé róu shùn zhōng yǐ bù bì]

【解释】弊:破坏。道家认为舌软易存,齿硬易折。比喻为人、说话柔顺,才能避免祸患。

【出处】《孔丛子·抗志》:“老莱子曰:‘子不见夫齿乎?虽坚刚,卒尽相摩;舌柔顺,终以不弊。”

12、舌芒于剑[shé máng yú jiàn]

【解释】言辞比剑还锋利。形容口才好,言辞锋利。

【出处】汉·黄宪《天禄阁外史》卷二:“一激之怒炎于火,三寸之舌芒于剑。”

13、舌敝耳聋[shé bì ěr lóng]

【解释】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舌敝耳聋,不见成功。”

14、舌枪唇剑[shé qiāng chún jiàn]

【解释】舌如枪,唇象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见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宽安。”

【示例】双方舌枪唇剑,互不相让。 ——刘凤舞《民国春秋》第二十一章

15、舌长事多[shé cháng shì duō]

【解释】爱说长道短的人,容易惹事生非。告诫人说话要慎重。

【出处】谚语:舌长事多,夜长梦多。

16、舌端月旦[shé duān yuè dàn]

【解释】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出处】宋·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舌端月旦,皮里阳秋。”

17、舌敝唇焦[shé bì chún jiāo]

【解释】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示例】亲戚本家都说到舌敝唇焦,也终于阻挡不住。 ——鲁迅《彷徨·孤独者》

“舌”结尾的成语

1、虚嘴掠舌[xū zuǐ lüè shé]

【解释】比喻花言巧语。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1回:“谁听你那虚嘴掠舌的?我到明日死了,你也舍不得我吧?”

2、是非口舌[shì fēi kǒu shé]

【解释】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示例】这是哪里的晦气!事情不曾办成,倒弄了一窝子的是非口舌。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五回

3、金口木舌[jīn kǒu mù shé]

【解释】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出处】汉·扬雄《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示例】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 ——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

4、纸笔喉舌[zhǐ bǐ hóu shé]

【解释】比喻社会舆论。

【出处】鲁迅《〈热风〉题记》:“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又何待于纸笔喉舌的批评。”

5、轻嘴薄舌[qīng zuǐ bó shé]

【解释】指说话轻率,言语随便。也比喻人爱说俏皮话。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叵耐邻里有一班浮薄子弟,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霜,闲常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示例】袭人听了话内有因,素知宝钗不是轻嘴薄舌奚落人的,自己想起上日王夫人的意思来,便不再提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6、枉口嚼舌[wǎng kǒu jiáo shé]

【解释】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同“枉口拔舌”。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是那个嘴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示例】见鬼的小忘八羔子!这一定是狄家小陈子的枉口嚼舌!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二回

7、箝口结舌[qián kǒu jié shé]

【解释】结舌:舌头转不动。闭口不说话。形容不敢讲话。

【出处】宋·司马光《乞改求谏诏书札子》:“是诏书始于求谏,而终于拒谏也,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结舌,非国家之福也。”

【示例】国内颇纷纭多事,简直无从说起,生人箝口结舌,尚虞祸及,读明末稗史,情形庶几近之。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

8、恬言柔舌[tián yán róu shé]

【解释】犹言甜言蜜语。

【出处】唐·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故有知之者,有怒之者,怒不附己者,怒不恬言柔舌道其盛美者,怒守直道而违己者。”

9、弄口鸣舌[nòng kǒu míng shé]

【解释】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

【出处】南朝·梁·任昉《奏弹范缜》:“弄口鸣舌,只足饰非。”

【示例】请不要弄口鸣舌了。

10、片口张舌[piàn kǒu zhāng shé]

【解释】形容卖弄口舌,搬弄是非。 同“骗口张舌”。

【出处】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没空生有,说谎吊皮,片口张舌,■(口芻)出来的。”

【示例】上皇无奈,终被奸臣谗佞所惑,片口张舌,花言巧语,缓里取事,无不纳受。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

11、钉嘴铁舌[dīng zuǐ tiě shé]

【解释】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出处】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示例】原来你家没大了,说着你,还钉嘴铁舌儿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0回

12、调嘴弄舌[tiáo zuǐ nòng shé]

【解释】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示例】你出去了几时,那杜兴十分放肆,不时进来调嘴弄舌,要来欺骗我,没些尊卑。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回

13、翻唇弄舌[fān chún nòng shé]

【解释】比喻搬弄是非。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6回:“第一要才学,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处,没些说是说非,翻唇弄舌,这就好了。”

【示例】这是一个翻唇弄舌的小人。

14、妄口巴舌[wàng kǒu bā shé]

【解释】比喻胡言乱语。有时也指造谣污蔑。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还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这样恶誓么?”

15、耳目喉舌[ěr mù hóu shé]

【解释】喉舌:泛指说话的器官,比喻代言人。起到耳目喉舌的作用。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方针政策的工具。

【出处】田流《我上的第一堂党的新闻课》:“报纸是党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

【示例】《人民日报》起到党的耳目喉舌的作用。

16、鼓吻弄舌[gǔ wěn nòng shé]

【解释】指鼓弄唇舌。

【出处】《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个枭鸟,在秋心院上,鼓吻弄舌,叫得跛脚毛发森竖!”

17、笨嘴拙舌[bèn zuǐ zhuō shé]

【解释】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示例】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嘴拙舌的大老粗,真说不过他。 ——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

18、摩口膏舌[mó kǒu gāo shé]

【解释】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羊胜之徒,摩口膏舌;邹阳自明,入狱复出。”

19、膏唇试舌[gāo chún shì shé]

【解释】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出处】《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示例】且又寂处空山,不能向五都之市,收藏之家,膏唇试舌而求之。 ——清·袁枚《小仓山尺牍》第八十五首

20、使嘴使舌[shǐ zuǐ shǐ shé]

【解释】搬弄口舌。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三回:“相於廷专好使嘴使舌的说我,不知几时着了我手,也是这般一顿,方才解我积恨。”

21、摇笔弄舌[yáo bǐ nòng shé]

【解释】耍笔杆,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示例】毋得摇笔弄舌,舞文嚼字,为民贼之后援,然后能一新耳目以行进步之实也。 ——清·梁启超《论进步》

22、瞠目伸舌[chēng mù shēn shé]

【解释】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吓得瞠目伸舌,险些儿成了痴呆病。”

23、调唇弄舌[tiáo chún nòng shé]

【解释】①耍嘴皮子,纵谈。②搬弄是非。亦作“调唇弄舌”。

【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况在私衙中,料中外人来往,恣意调唇弄舌。”

【示例】调唇弄舌,莫非骂詈之言。 ——明·汪廷讷《狮吼记·争宠》

24、笨口拙舌[bèn kǒu zhuō shé]

【解释】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出处】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示例】她笨口拙舌,说不出两句话。

25、骗口张舌[piàn kǒu zhāng shé]

【解释】搬弄唇舌。亦作“片口张舌”。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只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二折:“听了你骗口张舌无大小,卖弄美貌妖娆。”

【示例】有那等先生,自夸自会,盗听偷学,诓言诈语,骗口张舌,世俗人。 ——明·无名氏《李云卿》第二折

26、粲花之舌[càn huā zhī shé]

【解释】粲花:鲜艳的花朵。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七卷:“此自师粲花之舌耳。然默验人情,实亦为理之所有。”

27、多嘴多舌[duō zuǐ duō shè]

【解释】很多嘴,很多舌头。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

【示例】须要听两位头领哥哥的言语号令,亦不许你胡言乱语,多嘴多舌。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一回

28、噤口卷舌[jìn kǒu juǎn shé]

【解释】指缄默不言。

【出处】宋·苏洵《谏论下》:“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

【示例】至此几于噤口卷舌,而绝不敢复措其手足。 ——清·王韬《弢园文录·洋务下》

29、强嘴拗舌[jiàng zuǐ niù shé]

【解释】说话倔强的样子。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一:“谢庆元倒了威了,但还是强嘴拗舌:‘我家里的事,要你们管吗?’”

30、咂嘴咂舌[zā zuǐ zā shé]

【解释】形容贪吃的馋相。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出处】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二:“菜上来了,老头儿咂嘴咂舌地夸奖这菜的滋味。”

31、摇首吐舌[yáo shǒu tǔ shé]

【解释】吐舌:说不出话。形容惊讶、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良久,乃摇首吐舌道:‘长公子太不良了。’”

32、龈齿弹舌[yín chǐ dàn shé]

【解释】龇牙咧嘴地咒骂。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妇女·燕姬》:“所饷不满所望,必龈齿弹舌,狞凶万状。”

33、改口沓舌[gǎi kǒu tà shé]

【解释】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尉数之曰:‘若复敢姗笑刘侍御文章耶?’景休仰而对曰:‘民宁再受笞数十,终不能改口沓舌,妄谀刘侍御也!’”

34、急嘴急舌[jí zuǐ jí shé]

【解释】急忙插话抢着说话。

【出处】陈残云《深圳河畔》:“二婶好像怕她生疑,急嘴急舌地解释。”

35、鼓唇弄舌[gǔ chún nòng shé]

【解释】鼓:拨动,振动。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而胥吏衙役辈鼓唇咋舌欲以罔利,且言贼非真,器械自所制也。”

【示例】今已陷之于丧亡,尚不自耻,犹敢鼓唇弄舌于众诸侯之前耶? ——《封神演义》第九四回

36、闭口结舌[bì kǒu jié shé]

【解释】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出处】《快心编初集》第一回:“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便闭口结舌不来兜搭。”

37、摇唇鼓舌[yáo chún gǔ shé]

【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庄子·盗跖》:“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示例】我正在这里指授进兵的方略,胆敢摇唇鼓舌,煽惑军心!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38、膏唇拭舌[gāo chún shì shé]

【解释】膏:用油脂涂抹;拭:擦去。用膏涂嘴唇,用布巾揩舌头。形容用尽语言之所能以打动人心。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示例】清·钱谦益《<范玺卿诗集>序》:“寑假而膏唇拭舌,訾议其短长,蜉蝣撼大树,斯可为一笑已矣。”

39、焦唇干舌[jiāo chún gàn shé]

【解释】指忧心如焚,唇舌亦为之干枯。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君臣,下养百姓。”

【示例】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40、钳口结舌[qián kǒu jié shé]

【解释】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

【示例】然则破空而存物,破时而存事者,终不能使边、尽诸见,一时钳口结舌明矣。 ——章炳麟《建立宗教论》

41、对嘴对舌[duì zuǐ duì shé]

【解释】指斗嘴,争吵。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那里那么大工夫和他对嘴对舌的?”

42、青口白舌[qīng kǒu bái shé]

【解释】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

【出处】洪深《五奎桥》第一幕:“这样的好风水,保桥还来不及呢!岂可青口白舌,轻易说拆去么?”

43、搬口弄舌[bān kǒu nòng shé]

【解释】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44、啖指咬舌[dàn zhǐ yǎo shé]

【解释】啖:吃。恐惧不敢多言的样子。

【示例】他被爆炸吓得啖指咬舌。

45、咬指吐舌[yǎo zhǐ tǔ shé]

【解释】咬着手指甲,吐出舌头。形容害怕的神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咬指吐舌,连忙退出。”

【示例】众军伸头缩脑,慢慢的走将出来,聚在一处,个个咬指吐舌。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回

46、轻口轻舌[qīng kǒu qīng shé]

【解释】指说话轻率,言语随便。也比喻人爱说俏皮话。同“轻嘴薄舌”。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你不理他便罢,不要十分轻口轻舌的冲撞他。”

47、膏唇贩舌[gào chún fàn shé]

【解释】犹言膏唇拭舌。贩舌,指卖弄口舌。

【出处】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唇贩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

【示例】弟焉得膏唇贩舌,媚死及生,周旋其刻薄之心乎? ——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

48、鼓唇咋舌[gǔ chún zǎ shé]

【解释】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同“鼓唇摇舌”。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而胥吏衙役辈鼓唇咋舌,欲以罔利。”

49、饕口馋舌[tāo kǒu chán shé]

【解释】比喻贪吃的人。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3回:“暖烘烘云蒸霞蔚而至;饕口馋舌,雄纠纠排山倒海而来。”

50、尖嘴薄舌[jiān zuǐ bó shé]

【解释】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一回:“这个刘恭素性原是个歪人,又恃了有三个恶子,硬的妒,软的欺,富的嫉忌,贫的笑话,尖嘴薄舌,谈论人的是非,数说人的家务。”

【示例】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

51、戟指嚼舌[jǐ zhǐ jiáo shé]

【解释】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出处】鲁迅《华盖集·“碰壁”之余》:“或则戟指嚼舌,喷血而亡。”

52、弄嘴弄舌[nòng zuǐ nòng shé]

【解释】弄:玩弄,卖弄。犹言耍嘴皮子。形容卖弄口舌或搬弄是非。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这个弼马瘟着然会弄嘴弄舌。”

【示例】次后孙家叫养娘来说,我也罢了,又是你弄嘴弄舌,哄着他家。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53、赤口毒舌[chì kǒu dú shé]

【解释】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处】唐·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54、多嘴饶舌[duō zuǐ ráo shé]

【解释】指嘴多,不该说而说或爱管闲事。

【出处】《三遂平妖传》第二回:“那个多嘴饶舌的、闲在那里不去打瞌睡,却去报新闻,搬起这样是非。”

55、瞪眼咋舌[dèng yǎn zé shé]

【解释】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出处】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56、张口吐舌[zhāng kǒu tǔ shé]

【解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出处】《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示例】向欧阳锋那艘大船瞧去,见船头扯着一面大白旗,旗上绣着一条张口吐舌双头怪蛇,心中甚是不喜。(金庸《射雕英雄传》第十九回)

57、南蛮鴂舌[nán mán xiāng shé]

【解释】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鴂,伯劳鸟。

58、磨破口舌[mó pò kǒu shé]

【解释】比喻说了很多的话。

【示例】我磨破口舌才说服她。

59、赤口白舌[chì kǒu bái shé]

【解释】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处】唐·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示例】今日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罚那毒誓。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八回

60、铜唇铁舌[tóng chún tiě shé]

【解释】比喻雄辩的口才。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61、鸱鸮弄舌[chī xiāo nòng shé]

【解释】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竭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凰。”

62、钳口挢舌[qián kǒu jiǎo shé]

【解释】钳口:闭口;挢舌:翘起舌头。形容因惊讶或害怕而闭嘴翘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出处】汉·王充《潜夫论》:“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挌囊共默而已者也。”

【示例】一旦遇大利害,抢攘无措,钳口挢舌而莫敢言。 ——《清史稿·朱琦传》

63、贫嘴饿舌[pín zuǐ è shé]

【解释】形容人话多令人讨厌。

【示例】贫嘴饿舌的女人让人敬而远之。

64、闻者咋舌[wén zhě zhà shé]

【解释】闻:听到;咋舌:咬住舌头。听到别人讲的话,咬住自己的舌头。形容听到的人都震惊得不敢出声。

【出处】《明史·盛寅传》:“寅复吟唐人诗‘长安有贫者,宜瑞不宜多’句,闻者咋舌。”

【示例】既而曰:“使后世或妄以许衡、刘因辈贤我,且死不瞑目矣!”闻者咋舌。 ——《清史稿·傅山传》

65、摇唇弄舌[yáo chún nòng shé]

【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00回:“你休要摇唇弄舌,你纪大太爷是安善良民,守分百姓,岂可同贼人为伍?”

66、三寸不烂之舌[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示例】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67、杜口绝舌[dù kǒu jué shé]

【解释】杜口:闭口不言;绝舌:不说话。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出处】汉·焦赣《易林·否之簨》:“杜口绝舌,言为祸母。”

68、贫嘴滑舌[pín zuǐ huá shé]

【解释】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同“贫嘴贱舌”。

【出处】刘绍棠《蒲柳人家》:“打明天清早起,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舌。”

【示例】我们不跟你这样贫嘴滑舌的人说话。

69、摇嘴掉舌[yáo zuǐ diào shé]

【解释】犹摇唇鼓舌。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得莺莺后便退干戈,不得后目前生祸。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斗争斗合。”

70、坚额健舌[jiān é jiàn shé]

【解释】指厚颜利口。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世俗饰伪诈行,为民巫祝,以取厘谢,坚额健舌,或以成业致富。”

71、瞪目结舌[dèng mù jié shé]

【解释】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出处】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示例】男男女女的发型,不是教那些跑遍世界各大港口的国际海员,也瞪目结舌吗? ——《花城》1981年第5期

72、裁心镂舌[cái xīn lòu shé]

【解释】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出处】唐·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73、一簧两舌[yī huáng liǎng shé]

【解释】比喻胡言乱语。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一簧两舌,妄言谄语。”

74、乖嘴蜜舌[guāi zuǐ mì shé]

【解释】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示例】你不要被她的乖嘴蜜舌所迷惑

75、有嘴没舌[yǒu zuǐ méi shé]

【解释】形容不善言辞。

【示例】这孩子有嘴没舌的,不会说话。

76、驷不及舌[sì bù jí shé]

【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驷不及舌。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77、一口三舌[yī kǒu sān shé]

【解释】比喻唠叨、话多。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78、瞠目咋舌[chēng mù zé shé]

【解释】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冯勰》:“为述所遇于太守,太守瞠目咋舌者久之。”

【示例】当然,大家不管是谁挨骂,都只能瞠目咋舌。 ——王士美《铁旋风》第一部第五章

79、枉费唇舌[wǎng fèi chún shé]

【解释】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妹子在姐姐跟前,断说不进去,我也不必枉费唇舌,再求姐姐,磨姐姐,央给姐姐了。”

【示例】你这样说也是枉费唇舌徒劳无益。

80、美女破舌[měi nǚ pò shé]

【解释】破:毁坏。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谏臣的话不被君主听信。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

81、辩口利舌[biàn kǒu lì cí]

【解释】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出处】汉·王充《论衡·物势》:“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出为胜。”

82、杜口结舌[dù kǒu jié shé]

【解释】犹言杜口吞声。

【出处】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示例】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结舌。 ——《晋书·傅玄传》

83、掉嘴弄舌[diào zuǐ nòng shé]

【出处】明·天然智叟《石头点》卷六:“况且他是卖席子,你是做豆腐,各人做自家生理,何苦掉嘴弄舌,以至相争。”

84、瞠目挢舌[chēng mù jiǎo shé]

【解释】瞠:瞪着眼睛;挢:翘起。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曾朴《答胡适之书》:“我有时谈到外国诗,大家无不瞠目挢舌,认为诗是中国的专有品。”

85、搬唇弄舌[bān chún nòng shé]

【解释】①挑拨是非。②卖弄口才。

【出处】明·徐田臣《杀狗记·看书苦谏》:“搬唇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轻信。”

【示例】你们念书人底能干只会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罢。 ——许地山《海底孤星》

86、油嘴狗舌[yóu zuǐ gǒu shé]

【解释】形容说话油滑,态度轻浮。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你会唱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几句,东沟窝,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

87、甜嘴蜜舌[tián zuǐ mì shé]

【解释】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吃吧,吃罢!你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了,我都知道啊!”

【示例】他的甜嘴蜜舌使我信以为真,结果上了当。

88、咸嘴淡舌[xián zuǐ dàn shé]

【解释】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这一点子小崽子也挑么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89、丰干饶舌[fēng gān ráo shé]

【解释】丰干:唐代高僧,饶舌:多嘴,唠叨。丰干多嘴多舌。指不该说而说或不该管却管别人的事。比喻说的都是废话。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寒山复执闾丘公手,笑而答曰:‘丰干饶舌。’久而放之。”

【示例】道士踉跄遁走,见者无不鼓掌大笑,谓处置苦辈,宜以此法,孰令其丰干饶舌哉。 ——清·王韬《淞隐漫录·莲贞仙子》

90、两面二舌[liǎng miàn èr shé]

【解释】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出处】《司马氏书仪·婚仪下》:“其两面二舌,构虚造谗,离间骨肉者,逐之。”

91、张嘴结舌[zhāng zuǐ jié shé]

【解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害怕或惊愕

【出处】茹志鹃《里程》:“三娘这阵连珠炮,说得老刘张嘴结舌,不知怎么辩白是好……”

92、油嘴滑舌[yóu zuǐ huá shé]

【解释】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调,到底算个甚么?”

【示例】这个人油嘴滑舌的,很使人烦。

93、掉三寸舌[diào sān cùn shé]

【解释】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示例】我们不需要你来掉三寸舌。

94、膏唇歧舌[gào chún qí shé]

【解释】歧舌:卖弄口才,说话反复无常。极力用语言打动人。

【出处】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歧舌,以诳知己。”

95、鹗心鹂舌[è xīn lí shé]

【解释】鹗:鱼鹰;鹂:黄莺。比喻嘴甜心狠,阴险狡诈。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2回:“这绍闻当不住鹗心鹂舌的话。”

96、调嘴学舌[tiáo zuǐ xué shé]

【解释】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尚兀子调嘴弄舌!”

【示例】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

97、张嘴挢舌[zhāng zuǐ jiǎo shé]

【解释】犹张口结舌。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重庆道一见了他,也不暇多叙寒暄,便把领事的一番话述了出来。某观察听了,不觉张嘴挢舌。”

98、搬唇递舌[bān chún dì shé]

【解释】挑拔是非。

【出处】元·无名氏《南珍珠马·情》:“平白地送暖偷寒,猛可的搬唇递舌。”

【示例】不似你这个两闲白面,搬唇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古今杂剧·翠红乡儿女两团圆》

99、杜口木舌[dù kǒu mù shé]

【解释】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100、枉口拔舌[wǎng kǒu bá shé]

【解释】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5回:“是那个嚼舌根的?没空生有,枉口拔舌,调唆你来欺负老娘!”

【示例】小孩儿家枉口拔舌,吃斋念佛的道友们,说是娼妇哩!你见谁是娼妇呀?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4回

101、七嘴八舌[qī zuǐ bā shé]

【解释】形容人多口杂。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俅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然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示例】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清·袁枚《牍外余言》

102、闭口捕舌[bì kǒu bǔ shé]

【解释】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出处】《晋书·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示例】闭口捕舌岂容遁,排山压卵孰与争。 ——清·钱谦益《送马巽傅归会稽》诗

103、缄口结舌[jiān kǒu jié shé]

【解释】缄:封,闭;结舌:指不敢说话。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出处】汉·王充《潜夫论》:“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挌囊共默而已者也。”

【示例】思想之自由几绝,聪明英特之士,虽摘发新理,怀抱所见,而束于教令,胥缄口结舌而不敢言。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104、笨嘴笨舌[bèn zuǐ bèn shé]

【解释】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示例】我怎么会变得笨嘴笨舌呢?

105、轻口薄舌[qīng kǒu bó shé]

【解释】形容说话轻率、刻薄。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这酸子轻口薄舌,专会做词,今日你去送别,曾有词否?”

106、南蛮鴃舌[nán mán jué shé]

【解释】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示例】彼时江以南,为南蛮鴃舌之乡。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

107、摇吻鼓舌[yáo wěn gǔ shé]

【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庄子·盗跖》:“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示例】一时鲜廉寡耻之徒。往来乎其间,摇吻鼓舌,劝之以势,诱之以利。 ——宋·陈亮《辩士传序》

108、膏唇岐舌[gào chún qí shé]

【解释】犹言膏唇拭舌。岐舌,指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出处】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岐舌,以诳知己。”

109、枉口诳舌[wǎng kǒu kuáng shé]

【解释】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同“枉口拔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七回:“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陷害无辜。”

110、油嘴骗舌[yóu zuǐ piàn shé]

【解释】形容说话轻浮,不实在。

【出处】明·杨尔增《韩湘子全传》第二十回:“况我老爷是朝中官宰,因贬谪潮阳,在此经过,遇着这天大雪,问你一条走路,又不是低三下四的人,你如何这油嘴骗舌!”

【示例】积年棍黠,油嘴骗舌者,谓之老棍。 ——安积觉《朱文恭遗事》

111、慧心妙舌[huì xīn miào shé]

【解释】资质聪颖,口才犀利。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三:“此公慧心妙舌,坡公后一人而已。”

【示例】虽具慧心妙舌,然此体亦不必效颦也。 ——清·徐轨《词苑丛谈·董文友以七字为韵》

112、调嘴调舌[tiáo zuǐ diào shé]

【解释】指耍嘴皮子,搬弄是非。同“调唇弄舌”。

【出处】《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打的经济鲫鱼般跳。骂道:‘怪短命!谁和你那等调嘴调舌的!”

【示例】你们调嘴调舌的搞什么鬼呀? ——王镇《枪》第四幕

113、摇首咋舌[yáo shǒu zhà shé]

【解释】咋舌:说不出话。形容惊讶、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九:“轿夫抬起,打从旧路,直至园门首,依原不见一人。那些皂快,没一个不摇首咋舌。”

【示例】莫说顾夫人是个女娘家,就险些儿吓得死了;便是一家们在那里守尸的,那一个不摇首咋舌。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六

114、闭口藏舌[bì kǒu cáng shé]

【解释】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出处】五代·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示例】道成之后,闭口藏舌,何用管人间如许闲事。 ——宋·楼钥《攻媿集·跋徐神翁真迹》卷七十二

115、咂嘴弄舌[zā zuǐ nòng shé]

【解释】形容贪馋的样子。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又被两个狗争着,咂嘴弄舌的来抢那地下的粉汤吃。”

【示例】菜上来了,老头子咂嘴弄舌地夸奖这菜的味道。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116、鼓唇摇舌[gǔ chún yáo shé]

【解释】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117、徒废唇舌[tú fèi chún shé]

【解释】徒:徒然,白白地。白白耗费口舌,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废唇舌,不如省些精神罢。”

118、枉费口舌[wǎng fèi kǒu shé]

【解释】白费口舌。

【示例】他纵然声辩,也是枉费口舌。

119、说嘴说舌[shuō zuǐ shuō shé]

【解释】指搬弄是非。

【出处】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我孩儿又不曾别嫁了人,是斗他耍,怎么这等认真,就说嘴说舌背槽抛粪。”

120、鸮心鹂舌[xiǎo xīn lí shé]

【解释】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二回:“这绍闻当不住鸮心鹂舌的话。真乃是看其形状,令人能种种不乐;听其巧言,却又挂板儿声声打入心坎。”

121、鸮心鸝舌[xiāo xīn lí shé]

【解释】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122、张口结舌[zhāng kǒu jié shé]

【解释】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出处】《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示例】凶手感到这声音象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张口结舌。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八

123、钳口吞舌[qián kǒu tūn shé]

【解释】钳口:闭口。指闭嘴不言。

【出处】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若使下官事非其虚,罪得其实,亦当钳口吞舌,伏匕首殒身。”

124、拙嘴笨舌[zhuō zuǐ bèn shé]

【解释】拙:笨。嘴舌笨拙,形容不善于讲话。

【出处】清·随缘下士《林兰香》:“我亦并非处处都去留心,只是嘴拙舌钝,不敢轻易开口。”

【示例】我一个草木之人,拙嘴笨舌的。 ——杨朔《中国人民的脚步声·望南山》

125、斗唇合舌[dòu chún hé shé]

【解释】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126、贫嘴薄舌[pín zuǐ bó shé]

【解释】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示例】恐怕大抵要以为这是作者贫嘴薄舌,随意捏造,以挖苦他所不满的人们的罢。 ——鲁迅《花边文学·奇怪》

127、焦唇敝舌[jiāo chún bì shé]

【解释】指费尽口舌。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

128、三寸之舌[sān cùn zhī shé]

【解释】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示例】他凭着三寸之舌,使许多人听信了他的谎言。

129、豁口截舌[huō kǒu jié shé]

【解释】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指命人住嘴。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130、张口掉舌[zhāng kǒu diào shé]

【解释】指发表言论。

【出处】唐·罗隐《谗书·叙二狂生》:“张口掉舌,则谓之讪谤;俯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

131、噤口捲舌[jìn kǒu juǎn shé]

【解释】指缄默不言。

132、乖唇蜜舌[guāi chún mì shé]

【解释】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唇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示例】你不要相信她的乖唇蜜舌。

133、徒费唇舌[tú fèi chún shé]

【解释】徒:白白地。指白讲了一大套话,结果仍然无济于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

【示例】妙用岂是人人都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费唇舌,不如省些精神罢。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134、贫嘴贱舌[pín zuǐ jiàn shé]

【解释】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示例】自己也很伶俐的贾母,像凤姐那样‘贫嘴贱舌’,长于‘世俗取笑’。 ——王朝闻《凤姐的个性与共性》

135、贫嘴恶舌[pín zuǐ è shé]

【解释】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同“贫嘴贱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

【示例】忘了讽刺,相声便失去了威严,而一味贫嘴恶舌。搞错讽刺的对象,便黑白不分,很难成为宣传的工具。 ——老舍《出口成章·谈相声的改造》

136、白费口舌[bái fèi kǒu shé]

【解释】谈话一无所获。

【示例】这是白费口舌。

137、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

【解释】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示例】他问每个同学的时候,别的同学也不得不倾耳静听,注意前后情节的线索,否则突然问到,便不免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邹韬奋《经历》

138、油嘴油舌[yóu zuǐ yóu shé]

【解释】形容说话油滑轻浮。

【出处】《西游记》第三六回:“你这游方和尚,便是有些油嘴油舌的说话。”

【示例】汤镇台见他油嘴油舌,恼了道:‘我出门三十年,你长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

139、鹦鹉学舌[yīng wǔ xué shé]

【解释】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示例】领导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简直是鹦鹉学舌。

“舌”在中间的成语

1、嚼舌头根[jiáo shé tou gēn]

【解释】诅咒的话。把舌头从根部咬下来。表示说了坏话,应该受到这样的惩治。后也用以指顺嘴胡说,搬弄是非。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哥阿,我不曾骂你,若骂你,就嚼了舌头根。”

【示例】却说那形容鬼的家婆,叫做醋八姐,是个小人家出身,嘴花捩撇的专喜嚼舌头根。 ——清·张南庄《何典》

2、长舌之妇[cháng shé zhī fù]

【解释】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出处】《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示例】苟为妻而贤,何用言矣。亦足以戒长舌之妇。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杜子春》

3、唇焦舌敝[chún jiāo shé bì]

【解释】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焦唇干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示例】菲亚又往各自村落,逢人说项,唇焦舌敝,语不离宗,一连跑了一个来月。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4、嘴尖舌头快[zuǐ jiān shé tóu kuài]

【解释】比喻话多而轻率。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三回:“单管嘴尖舌头快的,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

5、拔舌地狱[bá shé dì yù]

【解释】佛教称人生前毁谤佛法,死后堕入受拔舌刑罚的地狱。后用来泛指因口舌罪过而堕入的地狱。

【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若不悟去,老僧与尔入拔舌地狱。”

【示例】若释氏之言不妄,此辈应堕拔舌地狱。 ——清·冯班《钝吟杂录·刘向》

6、结舌钳口[jié shé qián kǒu]

【解释】结舌:不敢讲话;钳:夹。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内心恐惧。

【出处】宋·李纲《答宾劳》:“今子奋身寒苦,遭世隆昌,历金门,上玉堂,载笔螭坳,日侍清光,曾不能结舌钳口,循默自守。”

7、结舌杜口[jié shé dù kǒu]

【解释】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示例】故爱身之士,自为己计,莫不结舌杜口,孰肯冒忌干主哉!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

8、酒入舌出[jiǔ rù shé chū]

【解释】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

【示例】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 ——西汉·刘向《说苑·敬慎》

9、目瞪舌挢[mù dèng shé jiǎo]

【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出处】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一报元征》:“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10、齿落舌钝[chǐ luò shé dùn]

【解释】指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出处】《红楼梦》第二回:“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11、嘴快舌长[zuǐ kuài shé cháng]

【解释】指爱说长道短。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妇言不是花言巧语,嘴快舌长,须是不苟言,不苟笑,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总说一句,便是‘贞静’两个字。”

12、足趼舌敝[zú jiǎn shé bì]

【解释】指费了许多力气和口舌。

【出处】清·叶廷琯《吹网录·宁古塔纪略》:“至汉槎赐环之事,桭臣言同社诸公,如宋右之相国……固不忘故旧,而其中足趼舌敝,以成兹举者,则大冯三兄之力居多。”

13、齿亡舌存[chǐ wáng shé cún]

【解释】亡:脱落,不存在。牙齿都掉了,舌头还存在。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示例】你不了解齿亡舌存的道理吗?

14、唇焦舌干[chún jiāo shé gān]

【解释】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日夜焦唇干舌,欲与吴王接踵而死。”

【示例】走到中午,烈日当空,四个人都唇焦舌干。 ——金庸《书剑恩仇录》第十五回

15、折冲口舌之间[zhé chōng kǒu shé zhī jiān]

【解释】折冲:引申为进行外交谈判;口舌:争吵。在辩论、争吵中进行外交谈判

【出处】宋·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折冲于口舌之间”

16、饶舌调唇[ráo shé tiáo chún]

【解释】饶舌,多嘴。调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出处】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我恰待饶舌调唇,怎当他拔树寻根。”

17、鼓舌扬唇[gǔ shé yáng chún]

【解释】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鼓舌扬唇,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

18、目瞪舌强[mù dèng shé qiáng]

【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出处】宋·陈亮《众祭潘用和文》:“俄而于朋辈之中夺其一人而去,使其徒回皇四望,而目瞪舌强,不知所以为策。”

19、口轻舌薄[kǒu qīng shé bó]

【解释】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出处】《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示例】你得福不知,只管口轻舌薄取笑人家。 ——钱钟书《围城》

20、鼓舌摇唇[gǔ shé yáo chún]

【解释】鼓动嘴唇,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二折:“几时行通利方,凭着咱鼓舌摇唇,立取他封侯拜将。”

【示例】引线针儿,伐柯斧具,鼓舌摇唇,婚男嫁女,花红羊酒是常仪。 ——明·周履靖《锦笺记·联姻》

21、张舌骗口[zhāng shé piàn kǒu]

【解释】卖弄口舌,顛倒是非。

【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22、糖舌蜜口[táng shé mì kǒu]

【解释】甜言蜜语,说讨人喜欢的动听的话。

【出处】《群英类选·〈海神记·王诉神〉》:“起初时为闲游,到后来被啜哄,糖舌蜜口随他弄。”

23、目瞪舌彊[mù dèng shé jiàng]

【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24、口干舌燥[kǒu gān shé zào]

【解释】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出处】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示例】那白氏心中正自烦恼,况且连歌数曲,口干舌燥,声气都乏了,为何肯再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25、缄舌闭口[jiān shé bì kǒu]

【解释】说不出话来。

【出处】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曲:“看别人苫眼铺眉,笑自己缄舌闭口。”

26、金舌蔽口[jīn shé bì kǒu]

【解释】比喻闭口不说话。

【出处】《荀子·正论》:“金舌蔽口,犹将无益也。”

27、满舌生花[mǎn shé shēng huā]

【解释】比喻能说会道。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七十二回:“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发想,变男为女作妾,以听其言语,真词令妙品,满舌生花者。”

28、掉舌鼓唇[diào shé gǔ chún]

【解释】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示例】他一早就在教师里掉舌鼓唇。

29、百舌之声[bǎi shé zhī shēng]

【解释】比喻唠叨、多嘴。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

30、嘴清舌白[zuǐ qīng shé bái]

【解释】指话说得明确清楚。

【出处】茅盾《子夜》八:“连这毛丫头也来放肆了……想烫坏我么?料想她也不敢,还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你给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话。”

31、赤舌烧城[chì shé shāo chéng]

【解释】赤:火红色。赤舌如火,足以烧城。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

【出处】汉·扬雄《太玄经·干》:“赤舌烧城,吐水于瓶。”

【示例】赤舌烧城,犹众口烁金之意。小人架辞诬害君子,其舌赤若火,势欲烧城。 ——清·陈本礼《太玄阐秘》

32、嘴多舌长[zuǐ duō shé cháng]

【解释】好闲谈,好传播流言蜚语。

【示例】她是一个嘴多舌长存心不良的人。

33、七舌八嘴[qī shé bā zuǐ]

【解释】形容人多口杂。同“七嘴八舌”。

【出处】丁玲《奔》:“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一下。”

34、嘴尖舌快[zuǐ jiān shé kuài]

【解释】比喻话多而轻率

【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5回:“不期成茂妻子,一则不知就里,二则嘴尖舌快,竟把‘都大叔进学迎过,不到我家’的话一一说完。”

35、鼓舌掀簧[gǔ shé xiān huáng]

【解释】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指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出处】清·胡泉《貂裘换酒·题〈聊斋志异〉》词:“笔墨久抛荒,懒劳神雕虫小技,鼓舌掀簧。”

36、唇敝舌腐[chún bì shé fǔ]

【解释】犹唇焦舌敝。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37、金舌弊口[jīn shé bì kǒu]

【解释】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比喻说话很多,枉费口舌。

【出处】《荀子·正论》:“金舌弊口,犹将无益也。”

38、长舌妇[cháng shé fù]

【解释】好进谗言的妇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文钱小隙造奇冤:‘都是你这小天杀的,不学好,引这长舌妇开口。”

【示例】我最讨厌长舌妇。

39、巧舌如簧[qiǎo shé rú huáng]

【解释】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示例】这个商人巧舌如簧,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欺骗消费者。

40、唇枪舌剑[chún qiāng shé jiàn]

【解释】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出处】金·丘处机《神光灿》:“不在唇枪舌剑,人前斗,惺惺广学多知。”

【示例】日内瓦,话重说。换唇枪舌剑,议倾坛席。 ——陈毅《满江红·送周总理赴日内瓦》词

41、齿弊舌存[chǐ bì shé cún]

【解释】指刚者易折,柔者难毁。

【出处】语出汉·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示例】齿弊舌存,含垢藏疾。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42、齿敝舌存[chǐ bì shé cún]

【解释】牙齿都掉了,舌头还留存。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敝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

43、嚼舌头[jiáo shé tóu]

【解释】比喻说是非或者说废话。

【出处】成荫《打得好》:“去吧!别嚼舌头了!”

44、缚舌交唇[fù shé jiāo chún]

【解释】缚:用绳缠束。闭着嘴,不敢说话。

【出处】唐·孙樵《逐痁鬼文》:“复有司马安者,攘义盗仁,缚舌交唇,柔声婉颜,狐媚当权。”

45、咂舌攒眉[zā shé cuán méi]

【解释】形容人吃酸物的表情或惊讶的神情

【出处】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第三卷:“一人咂舌攒眉曰:‘如何有此酸酒,莫不把醋错拿了来?’”

46、喉舌之官[hóu shé zhī guān]

【解释】掌管主要机关的官吏。比喻国家的重臣。旧时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出纳王命,王之喉舌。”《后汉书·左雄传》:“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

47、口干舌焦[kǒu gàn shé jiāo]

【解释】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同“口燥唇干”。

【出处】袁静《伏虎记》第二回:“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焦。”

【示例】你就是讲到口干舌焦也无济于事。

48、调舌弄唇[tiáo shé nòng chún]

【解释】犹言调唇弄舌。

【出处】明·徐元《八义记·孤儿出宫》:“须不会调舌弄唇。对天修合方真药圣,揭榜入宫庭。”

49、费舌劳唇[fèi shé láo chún]

【解释】说了很多很多的话。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那过善本来病势已有八九分了,却又勉强料理这事,喉长气短,费舌劳唇,劳碌这半日,到晚上愈加沉重。”

50、唇尖舌利[chún jiān shé lì]

【解释】指言词尖利。

【示例】你唇尖舌利,让人无法回答。

51、老婆舌头[lǎo pó shé tóu]

【解释】指长于花言巧语,搬弄是非。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那厮是能言巧辩之士,口里含着一堆的老婆舌头。”

【示例】那个猪八戒,尖着嘴,有些会说老婆舌头,你怎听他?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

52、能舌利齿[néng shé lì chǐ]

【解释】形容口才好,善于辩论。

53、齰舌缄唇[zé shé jiān chún]

【解释】“齰”念zé。咬舌闭口。形容闭口不言。唇,同“脣”。

【出处】《隋书·王孝籍传》:“况怀抱之内,冰火铄脂膏,腠理之间,风霜侵骨髓,安可齰舌缄脣(唇),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54、能言舌辩[néng yán shé biàn]

【解释】言:说,讲;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出处】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圣人着小官传与李道宗,便着差能言舌辩,通晓沙漠人言说语,你可去说将这匹马来。”

【示例】刚才小唐打发那三个,何等不容易,他还是能言舌辩的呢。 ——叶圣陶《金耳环》

55、咋舌不下[zhà shé bù xià]

【解释】咋舌:咬舌或忍住不言。形容不敢说话或说不出话来,极度悔恨或畏缩。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腲咋舌,叉手从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