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ongye qihou
[外文]:agroclimate
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气候对农业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涉及农业的地理分布,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农业生产的结构、种植制度、栽培的方式和引种、育种的方向,以至土壤的性状、病虫害的消长和农业机械的设计和使用等。反之,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气候条件的变化,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能显著地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和局地小气候。
农业气候研究研究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生产过程与气候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称农业气候学,是农业气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业气候学的目的,在于查明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地区间农业气候条件的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利弊程度,评定地区气候资源的农业生产潜力,为动植物的引种和定向培育、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种植制度的改革以及进行农业区划等提供气候依据,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御不利气候条件,保证农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服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对象及农业生产过程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地区的、专题的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其合理利用,农业地形气候的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农业气象灾害的气候规律和防御措施的气候效应,气候变迁和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候资料处理和服务的方法等。
农业气候的研究方法主要可分 3类:
(1)对比分析法。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农业气候条件不同,通过地区间、年际间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和产品质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对比分析,可以确定某种农业生物的最适和不利气候条件以及某种气候条件下的最优农业技术措施。
(2)统计分析法。其中又分为相关分析、概率分析和周期分析。相关分析用以确定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气候因子,并得出用回归方程表示的它们之间客观的、定量的联系形式。概率分析用长年气象观测资料确定某种农业气候条件的出现几率。周期分析用于确定某种农业气候条件出现的周期,从而判断其对农业的有利和不利程度。
(3)数学模拟法。即用数学的函数关系描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式。由于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都随时间变化,农业气候的数学模式均为动态模式。
农业气候服务主要形式有:
(1)农业气候资料手册。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需要提供有关农业气候数据资料的一种服务形式。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土壤湿度、农业水文特性、作物物候期、产量结构、生育期间积温和降水量、作物关键时期的各种农业气候指标,以及病虫害发生滋长的农业气候指标和防御措施等,可作为农业部门安排农业生产时的参考。
(2)农业气候图集。它将对农业生产有意义的气候资料和物候资料等用各种图形表示,并汇集成册。常用的图形有等值线图、曲线图、剖面图、列线图、相关图和区划图等。可从中醒目、清晰地看出农业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3)农业气候志。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用简明的文字描述地区农业的气候特征,提出趋利避害的农业措施。有时也辅以必要的农业气候资料和图表。
(4)农业气候区划。根据地区间农业气候条件的异同,用对农业的地理分布有决定意义的指标,将一个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农业气候条件有明显差异的区域。
(5)专题农业气候分析。针对某项农业生产提出的气候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如有关种植制度与气候、小麦干热风、作物产量与气候的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