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angdong hanju
戏曲剧种。原名“外江戏”。广东汉剧之名起自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编著的《汉剧提纲》一书,该书说:“何谓汉剧?即吾潮梅人所称外江戏也。”遂以讹传讹,约定俗成,至今仍沿称“广东汉剧”。实际上它来自皮簧合流后的徽戏,与闽西汉剧同属以西皮二簧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剧种。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为粤东与闽、赣间的主要通道,随着商业交通的发展和官员的调动,一些外江戏(当地人称外地传入的戏曲)相继传入。明末清初,已有不少唱弋阳腔、青阳腔、乱弹等声腔的外省戏班,到乾隆年间,以西皮、二簧为主要唱腔的徽班也来到潮、汕一带。清道光时王定镐著《鳄渚摭谈》中说:“潮州外江戏或谓创自杨分司。”杨分司即杨振璘,河北宛平人,道光十年以惠潮嘉道兼署潮州盐运同知,曾带戏班入粤东。清咸丰十年(1860)在潮州上水门建立起外江梨园公所,足见这时“外江戏”已相当盛行。到1911年,班社多达30余个。在粤东,外江戏开始以旧潮州府属的洪阳(今普宁县)、潮阳为基地,后因语言与当地方言差别太大,观众日少,活动中心便逐渐转移到通行客家话的梅县地区,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汕头、惠阳一带,以及闽西、台湾等地。广东汉剧在东南亚一带颇有影响,早在清光绪初年,就有荣天彩班到泰国演出;1910年,老三多班又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流动演出达 3年之久。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的毛里求斯等华侨聚居地,还有业余演唱组织。如成立于1928年的新加坡客属总会国乐部录制唱片甚多,至今还有活动。
广东汉剧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另有若干曲牌和杂调。它不但在唱腔曲调上更为接近徽戏,而且在伴奏乐器方面,如头弦(又称“吊规子”)、号头(又称“吊喇子”)、大苏锣,都与老徽戏的徽胡、先锋号、苏锣相同。脚色行当分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 7大行。过去的名演员有乌净阿达,红净隆玉、蓝耀,老生黄春元,女老生金九,小生赖宣等人,近年有老生黄粦传,青衣黄桂珠、梁素珍,花旦黄芹,小生曾谋等。过去的著名班社有老福顺、老三多、荣天彩、新天彩,合称四大班。1959年成立了广东汉剧院。代表剧目有经过整理的传统戏《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红书宝剑》、《林昭德》、《三打王英》、《打洞结拜》;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广东案》、《揭阳案》、《武平案》以及创作的现代戏《转唐山》、《货郎计》、《一袋麦种》等。其中《齐王求将》、《一袋麦种》已拍摄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