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新加坡共和国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由新加坡岛及其附近5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610多平方公里。全国人口248.5万(1983年),平均每平方公里达4,284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是地窄人稠的城市型岛国,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然而在新加坡人民长期辛勤努力下,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恰如其分地开发了人力资源,并采取一系列符合本国实际且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切合时宜的方针政策进行建设,扬长避短,积极引进外国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使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新加坡是加工贸易类型的国家,是东南亚地区的交通中心、贸易中心、工业中心、旅游中心和金融中心。198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6,000多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成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个国家。   新加坡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处东南亚的中央部位,北面与马来半岛仅隔1.2公里宽的柔佛海峡,两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南面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望。扼南海、爪哇海与马六甲海峡之间交通的咽喉,是太平洋、印度洋两洋航道要冲,东南亚国家之间、东西方之间、亚洲和大洋洲之间的海空交通枢纽。新加坡港水深港阔,地处低纬,风暴罕见,潮差很小,又无泥沙淤积,是世界第一流的天然良港,历史上这里就发展为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及东西方过境商船的转运站和货物集散中心。建国后,新加坡充分利用其处于东方十字路口的有利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港口条件,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改善和扩建港口,大力发展与港口有紧密联系并为之服务的港口仓库业务、金融保险事业等,使这个自由港得到更大发展。新加坡提倡“以商立国”,其贸易地区遍及全世界,过去它以转口贸易为主,现在则以本地产品的出口为主,外贸收入成为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现在新加坡港已是东方第一大港,进港船舶注册吨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荷兰的鹿特丹港。在继续实行自由贸易和扩大港口业务的同时,新加坡近二十余年来又大力发展制造业。为配合航运业的发展,该国因地制宜地、有选择地发展了加工工业。由于轮船、飞机需要的燃料油数量和品种的增多,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对石油的消费日益多样化的需要,新加坡利用其位于西亚原油产地和东方石油消费区之间的位置,发展了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现已有七家大型炼油厂,日加工原油能力相当于东南亚地区炼油总量的40%。炼油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二以上,新加坡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炼油中心之一。与此同时,本国还积极发展造船、修船以及海上钻井平台等海事工业,现在全国有船厂50余家,是东南亚的修、造船中心,也是世界海上钻井平台生产中心之一。七十年代末,新加坡经济发展遇到某些困难,如劳动力缺乏,以及建立在劳动密集型工业基础上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削弱等。该国政府及时开辟了发展经济的新途径,从1979年起致力于实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其中以电子工业的发展最为迅速,现在该部门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占第二位,仅次于石油工业,主要生产集成电路、电脑及其零部件。电脑已进入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其产品已大量出口,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新加坡已成为东南亚的“硅谷。”新加坡并无名山大川和著名的历史古迹,但它充分利用热带岛国风光和东南亚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在国内开辟旅游区、美化和建设旅游设施,注意城市卫生,整顿市容,广种花草树木,建设“花园城市”,并以第一流的服务水准吸引着各国游客,使之成为东南亚的国际旅游中转站,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之一。近年来,每年接待外国游客达二、三百万,旅游业收入每年可达6亿多美元,成为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新加坡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以及繁荣的经济等原因,使它成为东南亚的美元市场,许多国际性的大银行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就银行数目及其资产总额计,新加坡已同伦敦、香港、纽约一起成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