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葫芦科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 1科。草质或木质藤本,大部分有卷须(中国产的仅喷瓜一种,无卷须),卷须侧生,花绝大多数为单性,极少两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簇生或成各式花序,花萼及花冠裂片5数,雄蕊3或5枚,药室通直或各式折曲,子房下位或半下位,由3心皮合生,胚珠多数到仅1枚,果实为瓠果,不开裂或各式开裂,种子无胚乳,子叶肥大。花粉粒多样,可作划分亚科、族和亚族的重要性状。如花粉粒表面呈细小条纹状(翅子瓜亚科),网状(葫芦亚科),有了沟孔(马儿族,冬瓜族),散孔(南瓜族),多沟孔(小雀瓜族、佛手瓜族),也有花粉粒表面有刺的(如南瓜族和佛手瓜族)。染色体基数有x=8,10,11,12,20,还有x=7,13,14,是区分族的依据之一。本科植物在营养器官及果实多含有葫芦素(cucurbitacins)和其他萜类化合物 (triterpenoides),种子内含有游离氨基酸亚种子油和贮藏蛋白。约有 126属900种,多数种类分布在世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到温带。中国有32属约160种,主要分布于秦岭、长江以南,少数种散布到黄河以北地区。

经济植物

除瓜类作为蔬菜或水果之外,许多种类有重要经济或药用价值:

(1)雪胆属,植物的块根有雪胆素(C32H50O8)及雪胆皂苷,分解后得到的苷元之一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C30H48O3),这些化学成分对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有清热解毒,健胃止痛的功效。该属植物在中国种类较多,资源丰富。代表种有:罗锅底,产云南东北部和中部,生于阴湿山坡灌丛中,多年生草本,块根扁球形;雪胆,产湖北和四川,生于林中或灌丛中,块根肥大。

(2)盒子草,中国南北各地普遍分布,生于山坡草丛或水边;一年生草本,叶戟形,雌雄同株,雄花序总状或圆锥状,果实卵形、具2枚种子,种子表面有雕纹状不规则凸起;全草和种子药用,含挥发油,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效,主治肾类水肿、湿疹、疮疡肿毒。

(3)木鳖子,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中南半岛,生于山坡和林缘,粗壮大藤木,叶柄顶端或叶片基部有2~4个腺体,叶片3~5中裂或深裂,雄花花梗顶端具大型圆肾形苞片,雌花花梗近中部生一小型苞片;果实卵形,有刺状凸起,种子不规则,呈龟壳状;种子作外用药,对疮疡肿毒、痔漏等有效;此外还可做土农药和榨油,种子含油量达35%,可供工业用。

(4)马儿,分布于中国河南南部及长江以南地区,以及中南半岛及东南亚。生于水沟旁及山沟灌木丛中;茎细弱,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雌雄同株,花单生或几朵簇生,极小,花冠白色,雄蕊3,花药2室,果实卵形,桔红色或红色;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外用治疮疡肿毒。

(5)栝楼,产中国北部,广泛栽培;块根圆柱状,灰黄色,叶片3~5浅裂或中裂;雌雄异株,花白色,果实近球形,黄褐色;块根中药称天花粉,能解热止渴、催乳、利尿、消肿毒、镇咳祛痰;果实称栝楼,为镇咳镇静药,有解热利尿的效能。

(6)王瓜,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生于山坡、沟旁和草丛或灌丛中;块根纺锤形;叶片卵状心形,3~5裂,雌雄异株,花白色;果实球状或长圆状,种子褐色,中部有增厚的环带;块根药用,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7)罗汉果,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等地,尤以广西产量多;野生者产于山坡林中或河沟旁灌丛;草质藤本,茎、枝被黄褐色柔毛,叶卵状心形,背面密生黑色疣点,卷须顶端分2叉;雌雄异株,雄花6~10朵生于花序轴,花冠黄色,密生黑色疣点,雄蕊5,药室S型折曲;果实近球形,富含葡萄糖、果糖及各种维生素,广泛应用于饮料、调味与药用。

(8)葫芦,原产印度和非洲,中国古代有栽培;大藤本,茎生软粘毛,叶柄顶端有2腺体,叶片肾状卵形;雌雄同株,花白色,单生;瓠果形状各式,老后果皮木质,可作各种容器、瓢具和儿童玩具;种子含油量达51.5%。可作制皂原料。瓠子是葫芦的变种,果实粗细匀称,圆柱状,绿白色,果肉白色,作蔬菜栽培,供烹调用。

(9)油渣果,在云南、广西野生或栽培,木质大藤本,卷须2~5分叉,叶片3~5中裂到深裂,花淡黄色;果实大型,扁球形,有12条纵沟,具6枚大型种子(另外6枚不发育),种子长圆形,含油量达68%,可榨油食用,味甘香,也可生食。

分类

本科系统位置目前仍有争论,诸多分类学家均有不同看法。在A.恩格勒系统中将它放在变形花被类(合瓣亚纲),在桔梗目(Campanulales)之前自成一目,而现在多数系统学家认为,该科具厚珠心,通常具广袤的绒毡层组织及两层明显珠被的胚珠等重要特征,与典型的合瓣花类不相符合,并发现葫芦科同西番莲科存在一种并行现象,因此,J.哈钦森等人认为葫芦科应与秋海棠科等组成一个目,放在西番莲科及其亲缘科之后;A.Л.塔赫塔江等人也采取了类似的观点,主张将葫芦科自成一目,放在西番莲目之后,秋海棠目之前。